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下的课程改革——以海警学院《海洋科学概论》课程为例

    周永远李敏刘明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科学概论》是海警生长警官所有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与高新科技领域密切相关.在当今世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将高新科技知识融入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也可以适应新时期海警维权执法需求,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课程改革措施具体有两方面,一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与海警维权执法相关的高新科技特色案例库,充实案例教学新内容,二是运用建模仿真、虚拟现实等手段打造高新科技特色鲜明的海洋科学教学实验室,探索实践教学新形式.为地方院校和军事院校《海洋科学概论》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海洋科学概论课程改革高新科技海警人才培养

    山西红色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韩芳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红色精神蕴含着持久的理论力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实践智慧,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充分运用山西红色精神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山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益于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激发大学生求变创新能力,通过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将"红色精神"与"思政"理论结合起来,深化校外教育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第三课堂"等路径深入挖掘山西红色精神的独特育人因素,努力为大学生精神补钙,不断激发大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争做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时代青年.

    山西红色精神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新思想"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做法

    李煜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好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现实作用,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关键要把红色文化和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红色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新思想'")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必须看到两者在育人功能上的高度契合性,同时要明确这既符合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新思想"课程教学的客观需要.红色文化融入"新思想"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更加灵活地把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以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文化"新思想"课程教学思政课

    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宋丽丽金玟赵玉尔何晴...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要求,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蕴涵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历史观教育价值.目前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遭受网络舆论冲击、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不足、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单一等现实困境,严重制约了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实现.本文探索将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此发挥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最大化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高校科研实施GJB9001C-2017标准管理评审要点

    谢娟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主动建立基于GJB9001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作为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一项关键的质量活动,是对高校自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在实施管理评审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通过选择合适的评审方法、增加管理评审的机会、提供真实的评审输入和输出信息以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达到开展管理评审的真正目的.

    高校科研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中职红色德育教育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构建策略

    余柳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职教育中的红色德育课程教学往往侧重于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深度引导.在当今中职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思政元素融入红色德育课程的必要性,发现这一举措能够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基于此,提出了深化课程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旨在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导的有机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红色德育课程思政中职思政元素

    侨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

    冉红梅许意蓝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侨批记录了广大华侨华人求生存、谋发展、建设国家与家乡的生动实践,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侨批中蕴含的诚实守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情系桑梓的精神内涵与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将侨批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度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侨批文化思政课程高校

    融合传播环境下文化传承类节目的情感转向研究——以河南广电中国节气节目《夏至篇》为例

    陶珮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融合传播环境下文化传承类节目的情感转向这一议题,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河南广电")中国节气节目《夏至篇》为典型案例,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四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揭示出文化传承类节目情感转向的表现、原因及意义.该节目通过独特的策划、情感化的表达以及多元传播手段,将夏至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当下人们的情感需求结合起来,引发观众在情感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情感转向体现出文化传承类节目的新方向和可能,提升了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情感转向也面临着情感表达真实性的把控、节气本身的基础的文化知识被忽视等问题.本研究为文化传承类节目更好地运用情感转向策略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融合传播文化传承类节目情感转向

    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山西为例

    温宇欣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作为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加之百团大战、忻口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都在山西进行,当地人民有着浓厚的革命情怀.为应对现如今国外文化对我国进行文化冲击和文化渗透,适应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振文化自信,助力山西乡村振兴的目标,在山西地区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显得极为重要.在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天然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山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问题及相应举措.

    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振兴山西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