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孙悦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引领下的亿万中华儿女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改革与建设历程中所铸就的一种独树一帜的文化.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的场合均对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利用表达了殷切的期望.正是因其内涵丰富和意义深远,红色文化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认识不足、供需失调、建设形式单一等现实困境下,我们必须以历史为基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拓展红色文化育人的新途径,更要不断加强红色文化教学实践,让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发挥其独特的推动作用.

    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党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胥镕远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党史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党史教育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入手,然后指出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最后从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强化实践育人以及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党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路径.通过这些路径的探索和实践,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对党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党史教育高校思政教育教育路径探索

    "大思政课"视域下陕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张会子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陕北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遗产,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契机,以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搭建红色文化互动平台、社会实践与文化浸润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探讨将陕北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大思政课"陕北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进路

    张宇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导员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是辅导员工作创新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进一步深化传承红色基因,应树立传承红色基因意识、丰富辅导员实践育人活动、建立辅导员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实施,加深理论与实践结合,全方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高职院校辅导员红色基因实践

    红色歌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路径

    李昕阳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音乐作为文化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激发着人们的情感共鸣与深思.红色歌曲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作为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精神产物,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与革命精神.将红色歌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刻挖掘历史背后的情感价值,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本文旨在通过这一创新方式,探析红色歌曲在教学中的创新路径.

    红色歌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路径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性意义

    黄思铭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结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取得的成就,也是人类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伟大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理论上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新发展,在道路上超越了西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文明发展道路,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也为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意义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姚远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而在高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强化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点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阻碍,探讨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

    文豪谢伦晞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以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首先分析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通过强化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加强红色文化与党建工作的融合研究以及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旨在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地方红色文化高校党建文化融入

    西墙峪村对传承发展县域红色文化的实践与启示

    韩洪亮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对山东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对沂蒙人民充满感情,革命老区沂水县地处沂蒙革命老区腹地,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诞生地、八路军山东纵队创建地、《大众日报》创刊地,也是沂蒙精神主要发祥地之一,该县把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突出"头雁领航",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成"红绿"融合,奋力破局,再建新功,昔日红色穷山村成为"宿民居、游青山、忆历史"的网红打卡地,探索出一条老区山区村实现乡村振兴好路子.2023 年 5 月 22 日,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举行,省委书记林武同志带领全省乡村振兴现场会与会人员到沂水县西墙峪现场观摩;6 月 18 日,央视《对话》特别节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走进西墙峪村,林武书记在这里分享了五级书记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秘诀;这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见证一名兵支书和一个贫困山村蝶变,西墙峪村这个沂蒙腹地小山村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红色基因乡村振兴乡村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

    康雕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为适应时代需求,高职院校需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及制度.本文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教育的创新思路.通过融入时代元素、运用现代技术、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具体路径,旨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践方面,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及拓展教育平台等举措,以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背景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