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的发展

    魏昕蓉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家安全意识的增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两者融合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首先,文章分析了高校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意义,强调了其在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增强国防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对当前高校在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教育融合意识淡薄、教育保障机制缺乏、教学内容模式单一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指出了制约两者有效融合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健全内容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丰富教学模式等发展路径,以期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融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校国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

    大思政课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

    杨雪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是高等院校顺利、高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砝码,旨在全面革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程并将思政教育贯穿院校各个学科、各个教育环节,由此强化新时期的育人力量并完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政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自然需要将诸多资源汇聚,且协同育人是大势所趋.文章率先论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协同育人策略,推动我国高等院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落实.

    大思政课大学生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

    抗战时期的"三一"纪念活动——以中共报纸为中心的考察

    成俊泉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一运动是朝鲜民族解放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全面抗战时期,韩人高度重视对三一运动的纪念,在重庆、桂林、西安、延安等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艺术和宣传纪念等.对此,中共许多报纸都对这些纪念活动进行了相关报道.开展"三一"纪念活动,是韩人表达中韩民族团结合作、谋求国际合法地位承认,以及对民众进行抗战动员的需要.纪念活动的多样化展开,也起到营造纪念氛围、强化民族情感的作用.

    三一运动纪念活动"三一"纪念

    红色铁路文化如何融入"大思政课"——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丁玉玲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红色文化是以时代先锋为代表的铁路人所创造,呈现的是时代的精神高度,贡献的是时代的正能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铁路人形成的不同精神品质,在今天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意义.新时代,我们要弘扬红色铁路文化精神,传承红色铁路基因,把铁路人精神世代传下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的要求,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用红色铁路文化教育铸魂育人,凝心聚力,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红色铁路文化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政治素养

    跨部门重复申请专利行为的法理剖析与遏制对策

    杨利剑苏林马文清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利作为单位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其申请日益受到重视.然而,部分申请人为了追求专利数量,利用国防专利与普通专利的审查主体差异,对相同技术方案进行跨部门重复申请,这种行为不仅导致专利权的重复授权,还涉嫌定密不当.本文深入剖析此行为的法律性质,并提出针对性的遏制对策.

    国防专利普通专利重复申请法理剖析遏制对策

    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策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为例

    姚瑶梁波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基于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要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特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为例,从爱国主义融入思政教学的时代价值、丰富内容、策略建议三个维度出发,对"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进行层层深入剖析,有力有效地将新时代爱国主义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思政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着力提升专武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赵传珍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省级层面培养基层专武干部的基地,在教学组训过程中必须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近几年,学校立足实际从如何夯实专武干部法治素养根基、提高专武干部法治教学质量、提升专武干部法治践行能力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切实培养了大批知法懂法守法的基层干部.

    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武干部湖南省人民武装学校

    新时代"数字原住民"基层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

    戚杰强汤逸萱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青少年成长在网络环境下,也被称为"数字原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信仰教育.加强数字原住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助于坚定方向、增强精神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信仰情感、实现人生价值.然而,数字原住民在信仰建设中面临网络负面影响、缺乏原生动力、实践活动不足等困境.基层社区应广泛宣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教育培训,积极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信仰基层社区信仰教育数字原住民

    "双碳"目标约束下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发展路径

    张荣康孙云龙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双碳"目标约束下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内在要求,需要在表面冲突、目标一致性和互为动力的关系中进行平衡.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面临经济发展与碳约束、能源结构与碳减排以及绿色技术与碳创新之间的风险和挑战.在"双碳"目标约束下需要从政策制度优化、科技创新引领、人与社会共建和国际合作共赢等方面探索进路,实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双碳目标中国式生态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执政合法性视域下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逻辑

    许卫中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法性问题是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构建执政合法性的中国话语体系有清晰的逻辑理路.首先,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的三重维度分析构建执政合法性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其次,构建执政合法性中国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最后,构建执政合法性中国话语体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用中国话语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故事,讲清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

    执政合法性中国话语体系必要性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