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深化高校国防教育路径

    孙卓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必须具备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国防教育不仅涉及军事知识,还包括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国防教育实践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构建一个高效的国防教育实践体系.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路径,旨在通过理论教育、实践训练和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综合素质.通过探究"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路径,高校能够培养出具有较高国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军训育人体系构建

    田玉龙闫思宇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防意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这一过程中,军训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出发,构建新时代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育人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军训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训练,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育人过程.本文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结合工作实践,构建"四相结合,五育并举"的新时代普通高校学生军训育人体系的构建,为深化军训育人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三全育人国防教育军训育人

    漳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路径

    汪茜芊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独特的育人价值,漳州作为福建省著名的苏区和革命老区,英雄辈出,党史事件繁多,可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提升育人效果.本文首先分析漳州红色文化在《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剖析现阶段两者融合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漳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军事理论》课的可行性路径.

    漳州红色文化《军事理论》课教学融合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应用——以识图用图与电磁频谱监测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王小宁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灵活应用不仅突破客观条件制约,而且使大学生国防教育水平得到全面加强.识图用图与电磁频谱监测虚拟仿真实验围绕国防教育实践中的"图与工具"教学,通过软、硬技术相结合的虚拟仿真技术还原真实的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虚拟实际训练场景,根据"两性一度"的原则,建立了军事技能、国防教育、四史教育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地形学、地图使用方法、电磁频谱监测等基本国防技能和党史知识.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边界,将学校日常国防教育与学生军训紧密结合,将思政元素与虚拟仿真技术结合,丰富国防教育手段.

    虚拟仿真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实践爱国主义教育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魏昕蓉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当代社会,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愈加凸显.本文探讨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的教学和实践中,以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立德树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以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的"军魂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占文信艾必求张志斌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魂是立军之基、强军之源,是我们党在建军治军实践中凝练而成的价值内核,体现着深沉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丰厚的精神滋养.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挖掘军魂育人元素,开展军魂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军魂推动大学生在思想、能力、行为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对于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南昌理工学院"一核心、三着力、四结合、六强化"四维一体的"军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时代新人军魂育人体系构建育人实践

    强军梦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构建

    覃善应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提升,中国的强军梦正逐渐成为现实.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中坚力量,高校是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主战场.构建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强军梦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意义和教育现状,梳理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提出坚持"五融合"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建设思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实现强军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强军梦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构建

    红色革命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刘琰珮卢航帅焕丽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的珍宝,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深刻而独特的价值,不仅是革命先烈精神的传承,更是激发当代学子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在当今网络时代,我们借助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让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通过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教育方法,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出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新时代青年.

    红色革命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价值内涵实现方法

    弘扬"老西藏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曲珍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西藏精神"被纳入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伟大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老西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坚守理想信念,弘扬斗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团结奉献中坚守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需弘扬和践行的精神品质."老西藏精神",虽历经百年,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能够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开创建藏援藏工作新局面,同时培育社会主义新西藏"靠得住且留得下"的建设者.因此,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坚持教育引导,弘扬"老西藏精神",利用好红色资源,加强党的宣传工作,对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营造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老西藏精神"长期建藏十八军

    当代青年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王超越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经历无数磨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向前奋斗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青年来讲,革命精神是一种价值导向、文化认同与精神激励.通过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强化历史担当意识.而缺乏这种精神,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认同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