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军旅音乐在军队基层宣传与招募工作中的传播效果评估

    李思凡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军队基层宣传与招募工作中军旅音乐的传播效果.文章介绍了军旅音乐的重要性,分析了它在宣传和招募中的作用,并强调了潜在的优势和挑战.研究结果对于提升军队宣传与招募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军旅音乐军队基层军队招募

    从延安精神中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价值

    李依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精神符号.它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中共党员和广大群众对于理想和信仰的坚定追求,展示了高度的集体责任和牺牲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凝练,其核心价值观念如"仁爱和合"和"生生不息"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深入挖掘延安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并探讨这种逻辑联系在当下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延安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和合"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逻辑与路径探索

    沈梦佳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新时代深入剖析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所蕴涵的内在逻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这对于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历史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在逻辑路径探索

    课程思政背景下声乐课堂中红色文化融入策略分析

    盛发军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课程思政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任务,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的政治觉悟的新一代青年.声乐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声乐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思政的背景,探讨了在声乐课堂中融入红色文化的策略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声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程思政声乐课程红色文化融入策略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及路径分析

    李雨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高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等学校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随着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和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普遍提高,但由于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文化多元化的冲击等一些因素,部分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缺乏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塑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社会培育环境等途径,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分析实现路径

    新常态下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

    陆晓芬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精神管理的核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而且还是构建健康医患关系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下,要想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本文就新常态下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了研究,以期为推动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新常态医院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行政组织私法化视域下的国有企业法律属性探讨

    张赟连洁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我国行政法的研究工作上,其重点侧重于借助公法来规范行政机关的组织行为,但是面对私法形式的行政组织,关注及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国有企业是私法形式行政组织的一种较为常见、同时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文章针对私法组织的国有企业展开研究,提出了其权力来源链条,并指出了法律控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法律规制策略,以供参考.

    国企行政组织私法化法律属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

    郑丹萍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聚焦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我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作用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两者内在逻辑中的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之中,不断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路径,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以及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文化光辉、提供文化力量、夯实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文化自信高校

    新时代人民群众观及其时代价值

    包格根其尔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都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当作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自党的十八大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导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策略,以更有效的方式推进党的群众工作.研究新时代人民群众观对于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促进党群关系和谐、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较强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人民观

    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十个维度

    代萍毓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内涵丰富,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百年的光辉历程,党栉风沐雨一路走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与人民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历史经验.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意义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