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的思考

    赵怡君
    19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形式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实施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本方向,也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行、道德情操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逐渐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文章通过思考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与影响,针对性提出高职院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路径,提高思政教学效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

    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思考

    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思

    朱平折宇婷
    199-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发布之后,劳动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各地高校也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劳动教育政策.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是在"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理念基础上提出的,二者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全方位的育人过程.经过各项劳动教育相关政策的发布及各地不同高校的积极执行,劳动教育已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二者育人的协同合力仍然道阻且长.

    劳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高职院校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路径探析

    赖丽莉王自立黄文学刘飞...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的红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高职院校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价值精神,提高高职院校党史教育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核心,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问题,筑牢思想教育阵地,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课程资源,提出运用地方红色资源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创新高职院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新的方向.

    高职院校地方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李慧
    204-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政教育

    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

    吕文静
    206-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民族团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增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及文化的自信心.通过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设计、思政课堂,宣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着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非遗文化传承民族团结高校思政育人

    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蔡一笑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并阐述了相关思想.马克思认为农村公社的内在二重性有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可能性,提出了东方社会道路的设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恩格斯对俄国社会问题以及东方道路理论随着实践的深入以及对变化着的社会发展的剖析进行了补充和发挥.在《论俄国社会问题》中,恩格斯通过对特卡乔夫的批判指出俄国并无社会主义革命的优势,但不排除俄国公社有转变成高级形式公社制的可能性.在《论<俄国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从村社制度的落后性进行分析,阐述了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非西方道路的先天条件,同时提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俄国道路土地公社制度

    新时代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

    靳朝南高腾燕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积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利用红色资源,培养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责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迫在眉睫.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党的宗旨,是我党宝贵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将时代发展与红旗渠精神结合起来,深入探讨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旗渠精神的困境,进而提出有效的传承路径,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实现民族精神和党建精神的传承.

    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传承中华民族

    梁桂华与广东早期工人运动实践

    李洋洋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桂华是广东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及佛山最早的4名中共党员之一.他出身贫农家庭,却心怀天下,在梁复燃等中共早期党员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终身拥护党的革命事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在佛山成立工会,组织工人运动;在农讲所毕业后,积极开展农民运动;省港大罢工爆发后,积极参与组织工作;广州起义爆发后,带领工人赤卫队与敌人展开激战,伤重牺牲.他一生都在致力于党的工人事业,推动了广东早期工人运动发展,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梁桂华广东早期工人运动

    诺伊迈耶及强与弱两种可持续发展——《强与弱:两种对立的可持续性范式》思想研究

    陈志琨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凸显的今天,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诺伊迈耶通过深刻理解和批判,构建了更平衡实用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他为可持续发展目标、评判标准和多元在地化做出了独到贡献.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了诺伊迈耶对环境挑战的策略.比较道德价值观、科技观、生态观揭示了他在这些核心领域的继承和创新.进一步探讨了他如何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路径,提供可操作的评判标准,并.通过多元在地化推动实践和创新.梳理诺伊迈耶的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强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思想研究

    书讯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