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军转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军转民
中国军转民

苏宁

月刊

1008-5874

chinajzm@126.com;bianjibu@chinajzm.com

010-82803380

100088

北京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7层

中国军转民/Journal Defense Industry Conversion in China
查看更多>>宣传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报道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和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习强国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价值

    孟磊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一代的思想观念往往很大程度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学生是未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构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的作用不可磨灭.处于时代发展的新出口,高校的思政工作推进落实刻不容缓.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推进思政课程的开展与推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是实现国家伟大复兴、追求富强目标的航标,更是实现个人梦想、保证人民福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通过学习强国党史文化,大学生能够对于我们国家的国情国策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学习强国党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王辉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红色文化融入的方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

    新媒体时代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

    温朝芳陈冬颖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媒体时代时代潮流,以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为方向,提炼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提出"平台为舞台、高校为衔接、学生为核心,政府、社会为支撑""四位一体"提升对策.

    新媒体红色旅游资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后疫情时代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现状研究

    张乐慧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我国疫情还存在零星分散、反复反弹等情况,需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紧抓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工作尤为重要.在社会遭遇疫情的考验与冲击背景下,只有加强高职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可以确保学生坚定地与党和国家站在统一战线,更利于高职院校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和端正学生思想认知,从而培育出合格且优秀的时代新人.文章重点剖析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现状并引申出培育策略,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育人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后疫情高职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现状

    高校思政课教师直面学生关切问题的三重追求

    李娜刘晓航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野下,洞察高校学生的成长需求,是思政教育重焕活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枢纽.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敢于直面学生关切的问题,重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理论需求,切实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与实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追求"不怕问"的学科素养,不断夯实师生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追求"怕不问"的学习素养,培养学生从存疑到释疑的问题意识,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追求"见问则喜"的学问素养,实现教学相长的师生双赢局面.

    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三重追求

    大学生职业教育与思政教学融合的实效性研究

    于丽娜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进入新时代,经济飞速发展、技术产业的迭代升级,大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也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工作的中心点,在职业教育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实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推动二者在育人发展上的协同性,对于建立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代如何提升思政教育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职业教育思政教学

    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

    马明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党员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直接影响党员形象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内涵,调查梳理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现状及不足,优化加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效果的新路径,为增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梁方婵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和时代价值,并对其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国家和社会实践需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通过强化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的措施,旨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培养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分析

    裴红娟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党建工作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尤为关键,为此,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与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引领、丰富党员教育内容、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以及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旨在推动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党的事业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

    姚敬磁周雪坤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退役士兵大学生是普通高等学校的特殊群体,他们具备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过硬的军事技能、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有效破解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开展中的困局.普通高等学校可组织成立退役士兵社团、开展退役士兵进课堂、进宿舍、进班级活动、协助参与大学生军训、助力征兵宣传、参与学生宿舍内务管理等途径,使退役复学大学生退伍不褪色,为高校国防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

    退役复学大学生国防教育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