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卓大宏

月刊

1001-1242

rehabi@263.net

010-64218095

100029

北京市和平街北口中日友好医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系统和相关高级神经中枢的功能障碍,以及心肺功能障碍的康复。先后为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收录。1996年1月成为光盘国家工程中心北京清华信息系统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首批入编期刊。199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为上网科技期刊,可即时全文入载国际互联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个性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李响张洪蕊杨帅霍飞翔...
    835-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6例,在观察期间对照组和干预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对照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体位引流结合震动排痰,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呼吸训练.观察周期为6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率、拔管时间及拔管成功率的情况.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PEF)、膈肌活动度(DEq、DEd)、膈肌增厚率(DTF)均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6周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PEF、DEq、DEd及DTF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干预组的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干预组的拔管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呼吸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缩短气管套管的拔除时间,提高拔管的成功率.

    呼吸训练气管切开肺功能拔管

    成年柔性扁平足动静态足弓功能探究

    白啸天霍洪峰
    840-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比正常足和柔性扁平足患者静态和动态足弓功能差异,探究柔性扁平足患者足弓功能特征,为不同足型足弓功能性区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招募30例成年男性受试者,采用足印法初步区分正常足和扁平足,采用提踵测试和被动足趾抬高测试筛查,柔性扁平足筛选出正常足16例,柔性扁平足患者14例.通过自然站立和正坐不同负重位足弓高度差计算静态足弓刚度,通过三维动作捕捉和足底压力测评支撑中期开始时刻足弓相对高度、足弓相对高度变化值、足弓相对高度变化率和行走时中足冲量占比,采用偏相关(控制步速)分析静态足弓刚度和动态足弓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静态足弓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柔性扁平足患者静态足弓刚度低于正常足(P<0.05);动态足弓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正常足和柔性扁平足行走支撑中期足弓相对高度和高度变化率均逐渐降低,柔性扁平足患者行走支撑中期开始时刻足弓相对高度、支撑中期足弓相对高度变化值和变化率均低于正常足(P<0.05),柔性扁平足行走支撑期中足冲量占比高于正常足(P<0.05);偏相关分析表明,步速校正后,支撑中期开始时刻足弓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变化值和相对高度变化率与静态足弓刚度呈中等显著正相关(r=0.580-0.679,P<0.05),中足冲量占比与静态足弓刚度呈低度显著负相关(r=-0.478,P<0.05).结论:行走过程中,足弓在支撑中期持续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渐减小;柔性扁平足患者静态和动态足弓对负重的适应能力均低于正常足,提高柔性扁平足患者足弓的负重适应性是足踝康复的关键;足弓刚度与动态足弓功能存在相关性,对不同足型足弓功能性划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扁平足足弓足功能生物力学

    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对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的影响:基于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亚组分析结果

    王萌陆晓刘守国彭志行...
    847-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对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来自16家国内三甲医院的558例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五味甘露藏药药浴组(279例)和康复对照组(279例).两组均给予现代康复治疗,五味甘露藏药药浴组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五味甘露藏药药浴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疗程均为4周.根据改良Ashworth评分,将痉挛程度为0-1级作为一组,1+-2级作为一组,3-4级作为一组,生成1*、2*、3*三个痉挛亚组.观察各亚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变化.结果:对于痉挛程度为1*(改良Ashworth 0-1级)的亚组,治疗2周、4周,随访3个月、6个月,痉挛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痉挛程度为2*(改良Ashworth 1+-2级)的亚组,治疗2周、4周,随访3个月、6个月,痉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于痉挛程度为3*(改良Ashworth 3-4级)的亚组,大部分数据反映两组患者肌痉挛情况与治疗起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五味甘露藏药药浴可改善脑卒中后伴肢体痉挛患者肌痉挛,痉挛程度为1+-2级的患者受益度最大.

    五味甘露药浴脑卒中肌痉挛运动功能

    基于积极体验与反向传播算法的护理床形态设计评价方法

    杨冬梅王莉张健楠王鹏菲...
    852-857,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升用户使用护理床时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出了一种符合用户积极体验需求的护理床形态设计评价方法.方法:依据积极体验影响因素与行为分析法,获得用户使用护理床时的行为特征与对应的积极体验需求,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质量屋构建积极体验需求与护理床功能模块的匹配关系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和语义差异法对护理床形态进行感性意象评价,结合幸福感评价构建积极意象线性回归公式;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建立护理床形态特征要素与感性意象的映射模型;基于映射模型与线性回归公式建立护理床形态积极意象评价模型.结果:将符合用户积极体验需求的护理床功能造型特征要素编码重组,输入到评价模型中,输出4组幸福感评分较高的整体设计方案,结合眼动实验对比李克特量表法与模型预测的幸福感评分,误差<0.1证实了模型有效性.结论:该方法构建的积极意象评价模型可有效获得符合用户积极情感需求的护理床形态设计方案,拓宽了相关产品的积极体验设计研究思路.

    感性意象形态设计积极体验BP神经网络护理床眼动实验

    北京康复医院脑卒中患者预期居家康复需求调查及影响因素

    韩莹莫林宏刘爱贤
    858-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脑卒中患者出院前预期居家康复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制定最优化出院后居家康复方案.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自行设计问卷对2022年6-11月于神经康复中心住院的145例2周内计划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问卷回收率95.2%.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其居家康复需求得分的主要因素(P=0.000),且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需求与生活自理能力呈负相关(r=-0.4222,P<0.0001).居家康复技术需求状况分析发现:康复训练计划、定期评估和随访、中医推拿和针灸、药物治疗和残余肢体功能训练为居家康复技术需求前5位.结论:不同生活自理能力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均有居家康复需求,但需求程度不一致.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意愿较高、需求较大,医疗单位应该重点关注并加强其出院前居家康复指导.

    脑卒中居家康复需求生活自理能力问卷

    Y平衡预测运动损伤风险可行性:1项前瞻性诊断试验meta分析

    李福有李华帅郭成根徐浩然...
    863-869页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马恒芹张庆苏王博盖佳琳...
    870-877页

    物理治疗专业临床实践评估反馈问卷中文版作为学生康复胜任力评估工具的研究

    赵玉洁陈居涵郑晓
    878-881页

    叙事医学教育对康复治疗专业实习生学业成绩、共情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陈欢袁光辉田莉谭洁...
    881-885页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在校学生科研核心素养抽样调查分析

    高梦婷张心雨郭雨婷张旖宸...
    886-8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