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论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李志民

月刊

2095-2783

lwzxbj@cutech.edu.cn

010-62514378,62514339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科技论文/Journal Sciencepaper Onl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7180,国内标准刊号:CN11-5484/N)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由《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编辑部出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06年8月创刊以来,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差分进化改进混合核极限学习机的指纹定位

    韦嘉恒刘伟李卓刘博...
    600-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指纹定位泛化性能弱、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混合核极限学习机的指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型的Logistic混沌映射提高差分进化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同时利用动态控制参数法避免差分进化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然后通过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自适应调整混合核极限学习机的参数,提高训练效率.在线阶段,利用混合核函数提高极限学习机的学习性能和泛化性能,并引入L1惩罚函数防止过拟合.其泛化能力相较于单一核极限学习机提升明显.该方法有92%的测试点定位误差小于0.5 m,平均误差相较于加权K近邻法(weighted K-nearest neighbor,WKNN)降低了32.6%.

    混合核极限学习机Logistic混沌映射差分进化算法指纹定位

    改进YOLOv8表格行列单元格结构检测

    任强玛依热·依布拉音艾斯卡尔·艾木都拉
    607-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办公文档中涵盖了大量的表格数据,因此智能化表格结构识别需求日益剧增,但表格结构紧密相连且表格结构类型复杂多变,从而导致表格结构检测难度极大.针对该问题,在YOLOv8的基础上,以ICDAR19-cTDaR表格单元格结构和TabStructDB表格行列结构为实验对象,提出了一种新型表格行列单元格结构检测方法.首先,为了增强表格单元格及行列特征提取能力,引入了可变形卷积网络(deformable convolution network,DCN).其次,引入了空间通道重构卷积(spatial and channel reconstruction convolution,SCConv),该卷积不仅特征提取能力强而且能够减少冗余特征从而降低复杂性和计算成本.根据以上引入的卷积设计了一个新的模块——DSC模块以替代C2f中的Bottlenck模块,并命名为C2fDSC模块.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表格结构的角落局部特征提取,在YOLOv8的骨干网络上加入了显示中心特征调节(explicit visual center feature adjustment,EVC)模块.最后,将原模型的损失函数替换为MPDIoU,在解决密集目标回归精度问题时,相较于原始模型损失函数,MPDIoU损失函数边界框回归的准确性和效率更高.实验结果表明,该表格结构检测算法在数据集ICDAR19-cTDaR上取得了目前最佳的实验效果(SOTA),单元格查准率、查全率和F1值分别为91.7%、82.3%和86.7%,在数据集TabStructDB表格行列检测中也取得了非常实用的性能结果.

    YOLOv8EVC模块C2fDSC模块MPDIoU损失函数最佳性能

    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

    冯飞鹏范昭王明洁冯旭冉...
    615-620,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对基质沥青高温流变性能的影响,以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三大指标和布氏旋转黏度研究了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性能随胶粉掺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然后设计了6种试验方案,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探究了6种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在胶粉掺量为42%时,可以同时满足良好的性能与施工要求;在高温流变性能试验中,与单一改性沥青相比,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G*)、车辙因子(G*/sin(δ))、蠕变恢复率(R)得到明显提高,相位角(δ)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具有更强的弹性性能、高温抗车辙能力、变形恢复能力和抗变形能力;随着胶粉掺量从21%增加到42%,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弹性成分随之增多,变形恢复能力与抗变形能力更强,高温流变性能更好.

    高掺量橡胶粉SBS高掺量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不同温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乔雨田刘永峰张璐姚圣卓...
    62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温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温湿度-电流(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current,TRH-C)模型.该模型纳入阴阳极流道的水流量和膜水含量,揭示了电流阶跃变化条件下温湿度对电流密度分布和膜水含量分布的影响规律.根据实验单电池真实的流道构型,建立了简化的PEMFC几何模型并划分计算网格,将TRH-C模型耦合至多物理场计算软件COMSOL中;建立了PEMFC测试平台,对不同温湿度工况下的PEMFC进行了测试,PEMFC的运行温度为65℃和70℃、进气湿度为50%和75%;分析讨论了不同工况下的极化曲线、膜电流密度分布和膜水含量分布云图.研究结果显示:TRH-C模型对PEMFC输出性能的预测较为精准,其对电压和功率密度的相对误差在运行温度为70℃、进气湿度为50%、电流密度为0.018 A/cm2时最大,最大值分别为7.306%和8.837%;提升运行温度和进气湿度均有助于改善PEMFC的性能,运行温度升高,膜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波动较小,膜水含量有轻微降低;进气湿度升高,膜电流密度分布更均匀,膜水含量升高.研究为优化进气策略控制以及提高输出性能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

    运行温度进气湿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