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论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

李志民

月刊

2095-2783

lwzxbj@cutech.edu.cn

010-62514378,62514339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中国科技论文/Journal Sciencepaper Onl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7180,国内标准刊号:CN11-5484/N)是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学术刊物,主要报道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内具有重要意义和创新性的最新成果。由《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编辑部出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2006年8月创刊以来,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内外多家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塔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带白垩系沉积古环境及沉积特征研究

    孙迪张立强黎立贾彤...
    741-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带白垩系勘探潜力大,但对其沉积演化的认识仍存在争议.基于柯东101井白垩系克孜勒苏群及库克拜组细粒沉积物的微量元素测试结果,结合岩心、露头及测录井资料,讨论了柯东构造带白垩系沉积古环境及沉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柯东构造带白垩系克孜勒苏群及库克拜组的古气候指标Sr/Cu、Rb/Sr和δEuN的平均值分别为56.37、0.12和1.48,氧化还原指标U/Th、V/Cr、V/(V+Ni)和δCeN的平均值分别为0.29、0.52、0.62和0.86,古盐度指标w(Li)和Sr/Ba平均值分别为26.27 μg/g和0.014.微量元素指标指示了干旱、强氧化、低盐度的陆相淡水环境.在克孜勒苏群及库克拜组沉积过程中,干旱强度及盐度自下而上呈现增强的趋势,氧化强度呈减弱趋势.柯东构造带白垩系沉积相纵向上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潮坪的演化特征,其中克孜勒苏群及库克拜组整体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沉积速率整体较快,东巴组演化为海相潮坪沉积;横向上,柯东构造带白垩系自西向东表现为沉积物粒度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相较于研究区东部,西部表现为克孜勒苏群下段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对发育、库克拜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厚度较大且粒度相对较粗、东巴组以潮间带更为发育的沉积特征.

    柯东构造带白垩系微量元素古环境沉积演化

    不同温度下预氧化煤自然发火特性研究

    李高静董宪伟王福生周建...
    752-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问题,将东欢坨气煤分别进行80、160、230℃预氧化处理,以此研究氧化煤自燃特性的差异.采用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用实验、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实验联合分析,对不同预氧化温度下煤孔隙变化及自燃氧化前期的特征气体和活化能变化进行研究,以此探讨煤样自燃倾向性变化.研究表明:预氧化程度越高,煤样大孔含量越大,自燃危险性越高;在程序升温实验中检测出主要气体为CO、CH4、C2H4、C2H2;各类气体产生的初始温度随预氧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预氧化煤样释放的CO、CH4气体速率有超越原煤的趋势;通过热重发现煤样特征温度点(T1、T2、T3)和煤样活化能会随预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得出预氧化煤样的自燃氧化能力强于原煤;煤样在低温氧化环境下,煤孔隙的结构变化和内部能量变化共同影响煤自燃倾向性.

    二次氧化自燃自燃倾向性孔隙结构活化能

    海上超高温高压井取心工具关键性能评价及应用研究

    张波涛罗鸣张万栋刘峰...
    760-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上油田部分深井和超深井储层存在超高温、超高压、安全压力窗口窄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钻井取心作业过程中易发生井漏以及卡钻等复杂情况,使用常规的钻井取心工具取心效率低,无法满足取心作业要求.因此,在分析了海上超高温高压井取心技术难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适合海上超高温高压井的免投球钻井取心工具,并对螺纹连接强度、分水接头和取心钻头水动力学以及悬挂总成摩阻3个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取心工具在室温和超高温(250℃)条件下的螺纹强度均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分水接头及取心钻头结构设计合理,产生的压降较小,悬挂总成的摩擦阻力较小,内筒工作比较稳定.海上超高温高压井钻井取心工具在乐东区块2口超高温高压井取心作业过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WC-9井和LS-2井的井底温度分别为205.2℃和212.3℃,压力系数分别为2.29和2.31,2口井的取心收获率均达到了100%,岩心成柱性能好,取心钻头未明显磨损,应用效果较好,适合在海上类似超高温高压井进行推广应用.

    超高温高压井取心工具关键参数螺纹连接强度水动力学摩阻

    内焊钢筋-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

    倪敬尧邓年春彭修宁陈召桃...
    769-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提高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与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研究不同形式的内焊钢筋对两者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形式钢管内焊钢筋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推出试验,对试验结果设置参数以比较不同内焊钢筋构造措施对两者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合曲线与试验现象描述了滑移发生过程.应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内焊钢筋构造措施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钢管内焊钢筋构造粘结力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内焊钢筋的构造措施可以大幅度提升钢管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强度;随着钢筋环数的增加,界面粘结强度逐渐增大.

    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内焊钢筋结构推出试验粘结力

    基于双荷载箱自平衡法的黄土地区桩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王锦涛魏进卞海丁
    77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双荷载箱自平衡法在黄土地区的适用性,以陕西地区某城市立交工程2根抗压试桩为研究对象,对桩基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分析了桩底压浆前、后桩基承载力的提升程度及组成差异,并从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3个方面对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压浆后桩基极限承载力相较于压浆前提升了51.74%,其中桩端阻力值增加到压浆前的2.5倍,且占桩基承载力的比重明显增大;双荷载箱自平衡试验中,桩身轴力在上荷载箱处产生并达到最大值,向桩顶和桩底逐渐衰减,轴力向下衰减速率明显更快;桩侧摩阻力由上荷载箱处开始发挥,沿桩身传递过程中,由于桩土相对位移逐渐减小,最终衰减至最小值;下部桩身桩端反力-位移曲线与传统静载试验的荷载-位移曲线类似,但两者桩周土应力场存在差异.

    桥梁工程自平衡法双荷载箱桩底压浆桩基极限承载力荷载传递规律

    凹槽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的影响

    李蓝宇韩吉昂张文渔钟兢军...
    785-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多翼离心风机噪声,改善其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蜗舌处不同凹槽分布对多翼离心风机气动性能和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减弱了叶轮出口射流-尾迹与蜗舌壁面干涉作用,叶轮与蜗舌之间的通道内部高涡量减小,流动稳定性增强.蜗壳壁面附面层厚度减小,回流及旋涡情况改善,反向压差引起的流动阻力减小,流动损失减小,出口气流动能提升,风量增大.L50G11型多翼离心风机风量增幅为3.17%,全压效率降幅为4.81%,气动性能变化不大;监测点的平均噪声降低,最大平均噪声降幅为4.7 dB,降噪效果最突出;L75G22型多翼离心风机监测点平均噪声值最大降幅为3.51 dB,噪声情况改善;风量增幅为4.30%,全压效率增幅为3.34%,气动性能优势明显.

    多翼离心风机蜗舌凹槽气动性能噪声

    强嵌挤ATB-30沥青稳定砾石级配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李龙王勇刘杰朱世煜...
    794-8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破碎砾石制备ATB-30混合料的可行性及其路用性能,首先,采用逐级填充法和变I法,分别以最小空隙率和最优力学性能为判断标准设计粗集料级配和细集料级配;其次,研究不同砂浆用量(m砂、1.03m砂和1.06m砂)下各0~4.75 mm集料与4.75~9.5 mm集料质量比(2∶1、3∶1和4∶1)对ATB-30沥青稳定砾石力学强度的影响规律,提出ATB-30沥青稳定砾石的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最后,对其进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并与规范级配中值进行对比,评价其路用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I=0.75时的细集料级配最佳,19~37.5 mm集料和9.5~19 mm集料质量比为7∶3时的粗集料级配最佳;在砂浆用量为1.03 m砂下,0~4.75 mm集料和4.75~9.5 mm集料质量比为3∶1时的力学指标最优,此时粗细集料比例约为7∶3,与规范级配中值相比,提出的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ATB-30沥青稳定砾石的高温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性能可分别提高约21%、9%和3%.

    道路工程强嵌挤骨架密实级配变Ⅰ法逐级填充法ATB-30沥青稳定砾石路用性能

    基于HRI的高密度立交群出入口驾驶人精神负荷

    刘影陈正欢杨迪孔繁星...
    802-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驾驶人在高密度互通立交出入口时精神负荷变化与驾驶环境的相关性,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内环快速路上4座立交(3座小净距立交及1座普通立交)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47位驾驶人的实车驾驶试验.使用生理仪连续采集了驾驶人的心电数据,计算了驾驶人经过立交分流点、合流点前后的心率增长率(heart rate increase,HRI),以HRI作为驾驶人精神负荷评价指标,明确了驾驶人在立交出口和入口的精神负荷变化规律,对出口和入口的精神负荷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环境熟悉程度及分流方向对驾驶人精神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净距立交出入口驾驶人HRI存在6种变化模式,较普通立交出入口存在的5种变化模式更多样化;小净距立交出口和入口的HRI均值变化呈相反的趋势,且HRI均值及特征分位值均表现为入口HRI略大于出口HRI;合流和分流行为都会使驾驶人的精神负荷产生明显波动;立交间距离过短,会导致驾驶人经过立交出口和入口时的HRI增大,精神负荷增加;环境熟悉程度对驾驶人经过立交出口和入口分合流点时的HRI存在显著影响,驾驶人第2、3次经过相同立交出口和入口时的HRI波动明显减小;驾驶人经过立交左侧分流点时的HRI较右侧分流点更高,精神负荷更大.

    互通式立体交叉高密度立交立交群心率增长率立交出入口驾驶行为精神负荷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务域数仓应用研究

    何海涛杨敏
    812-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业界大数据方法论的实践对高校场景化业务支撑有限、大数据视角的教育数据价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利用的问题,探索高校数据仓库建设方法路径.以构建可持续迭代的智慧校园数字基础设施为目标,以大数据维度建模方法论为基础,结合高校数据自身的特点,以教务域数仓的建设为例,通过深入了解源业务系统、丰富数仓建模知识,总结出了一套对高校来说切实可行的建模思路和方法论,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数据整合、标准化数据管理、建模方法和建设方式等方面.该方法为发掘数据价值、促进校级能力整合、推动高校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

    智慧校园数字化转型分布式数据仓库维度建模教务域

    非线性广义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迭代学习趋同控制

    周星宇王广旭戴喜生
    820-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类含有扰动的非线性广义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其在不同通信拓扑协议下闭环Dα型迭代学习一致性趋同跟踪问题.首先,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特性及广义的Gronwall不等式,给出非线性广义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在固定通信拓扑下一致性趋同误差收敛的充分条件.然后,将所得到的理论结果推广到通信拓扑随迭代变轴变化的情形,并分析了被控多智能体系统趋同跟踪误差的收敛特性.最后,通过2个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所提闭环Dα型迭代学习趋同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迭代学习控制非线性广义分数阶多智能体系统收敛性分析趋同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