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研究论文支撑数据审查:逻辑、方法与实施框架

    孟美任彭希珺华宁张晓林...
    873-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保障研究可检验性、可重复性出发,探索论文支撑数据审查的逻辑、方法和初步实施框架,为建立可循证操作、可细粒化验证、可自动计算的支撑数据审查机制提供基础.[方法]根据科技界和科技期刊界关于科研可靠性的基本原则,在简要总结研究论文支撑数据的政策与实践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化分析方法和循证设计方法,体系化设计和建立支撑数据审查的原则、架构、指标和实施建议.[结果]设计基于可计算证据链进行审查的原则机制,提出数据可用性声明审查、支撑数据FAIR度审查、支撑数据与研究结论对齐度审查的三层审查结构,初步提出可规则化、可操作、可测度、可评价、可计算的论文支撑数据审查框架和初步指标体系,并提出迭代实施原则与建议.[结论]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论文支撑数据审查的体系化程度、透明度、可评价性和实施效率,从而提高研究论文评审质量.

    研究可靠性支撑数据数据可用性声明FAIR同行评议数据文件审查数据元数据审查数据与结论对齐度审查可计算证据链

    开放科学视域下科技期刊的知识转化路径研究

    李福李正风
    88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开放科学理念与政策视域下科技期刊的功能定位,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期刊在知识生产网络中的积极作用,创新科技期刊的知识转化应用路径.[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案例研究和逻辑论证,将开放科学背景下科技期刊的知识转化路径与传统科技期刊知识转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提炼总结出科技期刊的知识转化路径创新策略.[结果]围绕研究人员、学术机构、政府、公众等不同对象,提出科技期刊多元知识转化路径和融合集群发展模式.[结论]开放科学视域下,科技期刊在知识生产网络中处于行动主体地位,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变革与创新知识转化路径,可以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与质量.

    科技期刊知识转化知识网络学术共同体开放科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重塑科技期刊产业的影响、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陈晓峰沈锡宾
    890-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给科技期刊业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与风险,提出科技期刊业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挑战的关键举措.[方法]基于文献综述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期刊业应用的最新进展,构建"需求—风险"二维分析框架,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分类评估;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多维解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作者、编辑、审稿人、读者等主体的影响;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从前瞻政策、技术创新、服务升级、人才培养、伦理治理等方面系统提出推进科技期刊业智能化转型的对策建议.[结果]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科技期刊选题策划、学术写作、同行评议、编辑出版、学术传播等环节,极大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但也带来内容同质化、学术造假等问题隐患.不同利益相关者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诉求各异,既有效率提升、成本节约等普遍需求,也面临版权侵权、职业替代、伦理失范等风险挑战.[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驱动科技期刊业态重塑,亟须统筹布局、多管齐下,在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伦理规范,促进人机协同,构建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融合发展新生态,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期刊产业融合发展应用场景应对策略

    国际重要数据库的最新收录规则研究与案例分析

    陈勇佘诗刚胡小洋黄玲...
    899-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梳理国际重要数据库的最新收录规则,为我国科技期刊申请相关数据库收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调研法、对比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对国际重要数据库的遴选标准以及期刊被剔除原因进行系统梳理,并针对代表性成功申请案例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国际重要数据库对于期刊的遴选均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及规范化程序,我国科技期刊在申请时必须严格遵循申请流程和规范,认真细致地做好申请准备工作,必要时可预先进行自评估或参考最新的成功申请案例.[结论]加入国际重要数据库是我国科技成果传播和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是科技期刊大国向科技期刊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应积极推进科技文献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出版、传播和服务平台建设,从而真正实现我国期刊出版国际化的创新可持续发展.

    科技期刊国际重要数据库遴选标准申请案例

    面向元宇宙时代的预印本学术交流实践与发展路径

    陈一奔刘畅段鹏程
    907-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厘清元宇宙赋能预印本的实践基础、现实挑战与未来发展路径,探索在元宇宙的时代语境下预印本自身的发展与挑战,以及其对传统学术期刊和学术出版生态的改造与革新.[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智能技术服务学术生产、平台场域聚合学术发布、多方协作开展学术评议、多元途径助力学术扩散4个环节梳理元宇宙赋能预印本的实践基础.[结果]在面向元宇宙时代的发展中,预印本存在数字技术门槛较高、虚拟现实联动脱节、同行评议流程薄弱、相关人员认知有限等诸多现实挑战,应着力整合产业集群、吸引学术合力、借力智能工具、强化沉浸体验.[结论]在充分了解元宇宙时代预印本学术交流现实挑战的基础上,充分激发技术活力与学术活力,促进学术出版数字化和出版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出版强国建设.

    预印本元宇宙学术出版学术交流ChinaXiv

    CSSCI期刊更正声明分析及建议

    徐红萍
    915-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3-2022年知网、万方、维普中CSSCI期刊的335篇更正声明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规范CSSCI期刊更正声明撰写和发布、助推CSSCI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2013-2022年知网、万方、维普中的CSSCI期刊更正声明并去重,统计更正声明的期刊分布、年度分布、更正时滞、更正内容,以及数据库应该发布而未发布更正声明的论文及其被引情况、数据库和编辑部更正声明发布情况等.[结果]更正声明期刊、年度、更正时滞分布不均衡.更正声明题目表述不准确、信息要素不齐全,更正内容主要涉及封面封底信息、作者及基金项目信息、参考文献和脚注尾注、语言文字和图表等.数据库中存在大量应该发布而未发布更正声明的问题论文.更正声明都未与更正论文进行链接,更正论文都未标注更正标志;知网和万方不提供免费下载功能,万方不提供在线阅读功能;大部分期刊未设置更正声明栏目,绝大部分期刊未在网站发布更正声明.[结论]相关部门要制定更正声明规范、加强更正声明监管;编辑部要建立健全更正规范制度、及时撰写和发布更正规范,提高审编校质量、减少更正声明数量;数据库要提高更正规范意识、加强与编辑部及内部之间的沟通交流.

    CSSCI期刊更正声明编辑部数据库规范制定制度健全

    我国科技期刊短视频平台知识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站的实证分析

    武文颖森巴提·叶冉潘瑜琦相天雨...
    924-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科技期刊在B站平台的知识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提出促进科技期刊在短视频平台优化知识传播内容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在"启发-系统式"模型的分析框架下,将B站平台上419个科技期刊视频的传播效果进行量化,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因素.[结果]发布者特征(账号权威性、账号名称、评论区互动)、推送特征(标签数量、发布时段)、内容特征(视频内容、视频类别、视频时长、讲解人物、呈现方式)均会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其中内容特征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为突出.[结论]为了在社交媒体环境中有效传播科学知识,知识生产者应构建积极的科学家形象,深入理解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逻辑,以提升知识产品的传播效率和影响.此外,还应注重在内容转化过程中采用适合大众理解的显性化表达方式.

    科技期刊短视频平台启发-系统式模型知识传播B站

    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推文主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周丽方琪何金龙曾蕴林...
    932-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高阅读量推文主题,以揭示用户关注的热点和偏好,指导制定推文主题优化策略,旨在提升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方法]以"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检验医学")为例,采用Python编程筛选出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投放的阅读量排名前100的推文,基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对100篇推文主题识别与分析,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推文主题优化策略.[结果]"检验医学"高阅读量推文主题为"新冠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政策文件"主题、"医疗行业行为规范"主题、"职业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主题.依据主题识别和分析结果提出多声部复调式(系列化子主题开发、新视角主题演绎及案例主题集萃)推文主题优化策略,以拉伸推文主题的叙事张力,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从而提升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推文主题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结论]识别和分析"检验医学"高阅读量推文主题,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推文主题优化策略,为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高阅读量推文未来主题的研究创新与空间拓展提供依据.

    检验医学期刊新媒体推文主题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阅读量

    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知识服务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

    郭亿华
    941-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知识服务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策略,为科技期刊知识服务的提质升级提供参考.[方法]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收录的20种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为对象,主要在期刊官网及微信公众号搜集其开展的知识服务的具体形式,以及调查地理学科技期刊集群平台——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所开展的知识服务形式.[结果]大部分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知识服务为第一层次的数字信息服务(基本服务如网络首发、论文推荐、论文查询服务)和第二层次的知识产品服务(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而第三层次的知识解决方案(工具与应用、移动与社交服务、多媒体服务)的形式和数量较为有限.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的知识服务略显单一,主要为第二层次的知识产品服务,虽涉及第三层次的知识解决方案,但相关资讯更新滞后.[结论]总体上,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知识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形式较为单一,未来可从以下方面优化:完善较易实现的知识服务形式,提升用户体验感;做好工具服务,助力科研;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实现知识服务"内容+";策划重点选题并创新内容生产形式,推进行业应用和决策辅助;储备期刊的私域流量,作为知识服务的精准对象;依托学科集群网开展知识服务,并建立社交平台.

    科技期刊知识服务数字信息服务知识产品服务知识解决方案地理学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编校工作的探索与分析——基于ChatGPT和150余款国产大模型的实测

    夏丽云岳于佳徐敏赟丁懿楠...
    948-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梳理和测试当前互联网中可获取和使用的大模型在编校方面的表现,明晰现有大模型的强项与不足,为编辑人员选用大模型进行编校提供参考,为推动模型编校能力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等级差错文本,综合使用文本对比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根据模型回答的结果判断其准确率与稳定性.[结果]发现已有58款大模型具备编校能力;展示36款大模型处理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文本时的表现;归纳大模型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国产大模型与ChatGPT相比具有优势.[结论]在实践层面,编辑可以选择合适的模型辅助编校工作;建立知识库,探索个性化的模型编校方式;使用角色设定和思维链询问方法以提高效率;进一步提升信息素养和专业技能.

    大模型人工智能编辑校对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