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言静霞

双月刊

1001-7143

journals@china.com

010-62572403

100190

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我国第一个综合研究科技期刊的刊物,被《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刊宗旨,领先和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开展科技期刊研究,促进期刊事业繁荣,推动科技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全球OA期刊与论文处理费监测及我国应对策略建议

    芮啸黄金霞王昉
    1019-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监测全球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发展情况,研究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合理性及科研经费流动趋势,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和高质量学术交流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基于SCIE数据和OA期刊网站信息,对全球OA期刊出版、作者发文、OA期刊APC、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和APC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定量分析评估OA期刊APC合理性.[结果]2023年全球7754种各类OA期刊被SCIE收录,收录数量较2022年下降0.1%,APC合理期刊占比为65%.全球OA发文量下降2.2%,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量占比为29.5%.中国通信作者在5779种OA期刊上发文27.54万篇,APC支出约为52.9亿元人民币,发文量、APC支出分别较2022年增长2%、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中国通信作者OA发文的最主要基金,年度APC支出涨幅为10%.[结论]在全球发文量下降的背景下,中国OA发文量和APC支出仍逆势上涨.建议加强监管,确保OA出版的质量和合理性,同时优化科研经费的使用,促进高质量学术交流.

    开放科学开放获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监测

    科技期刊过度商业化中OA期刊的掠夺性特征研究

    黄金霞陈雪飞刘细文
    1026-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全球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出版迅猛发展,OA期刊呈现出特殊的掠夺性特征,造成的异常情况引起多方关注,有必要深入探讨OA期刊的掠夺性特征及其表现.[方法]通过对国际掠夺性期刊特征共识的梳理,以及OA期刊出版数据的多维度分析,研究OA期刊走向货币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状、掠夺性新特征.[结果]提出掠夺性期刊的特征框架,分析OA期刊的掠夺行为和掠夺后果,进一步从掠夺动机、掠夺行为、掠夺后果3个方面总结OA期刊的掠夺性特征及其表现.[结论]建议研制OA投入额度、质量控制线,测算OA成本,发布OA期刊白名单,分离科技期刊的出版功能和传播功能,大力发展非营利性OA模式,实现全球OA市场的规范化、共赢发展.

    掠夺性期刊开放获取期刊掠夺性特征论文处理费

    我国科普期刊短视频传播现状及特点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

    刘晶晶韩晓宁张昕祝叶华...
    1035-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现状,分析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特点.[方法]运用网络调研的方法,获取科普期刊抖音号传播数据;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科普期刊抖音号的传播特点.[结果]我国科普期刊抖音号建设不足,开通率有限,科普期刊在抖音号运营和影响力方面差异显著.在主题上,紧密围绕期刊的宗旨定位组织内容生产;在品牌上,打造特定人物,增加互动;在形式上,通过系列短视频推广内容,形成持续的影响力;在表达上,利用亲切的网络用语和表达句式,增强趣味性;在传播上,形成新媒体矩阵,协同增强传播效果.[结论]科普期刊作为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应顺应短视频发展的趋势,掌握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借此更好地推动科普内容建设和提升期刊影响力.

    科普期刊短视频传播抖音

    科技期刊与知识类意见领袖合作科普传播模式研究

    程富刘红霞李相袁庚申...
    1042-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科普传播中科技期刊与知识类意见领袖协同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具体实践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剖析科技期刊与意见领袖在科普传播活动中如何有效协同,揭示其合作模式的关键构成要素和运行机制.[结果]科技期刊通过与意见领袖合作开展科普传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基于系统论观点构建涵盖实施系统、质量保障与效果评估系统、激励系统的合作型科普传播模式.[结论]科技期刊应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携手创新科普形式,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

    科技期刊意见领袖科普传播合作

    基于SWOT分析的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发展策略

    邵煜亢小玉李波
    1050-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发展策略,为科技期刊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供镜鉴.[方法]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SWOT模型对我国科技期刊科普平台构建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与挑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期刊实践案例构建SWOT战略矩阵.[结果]科技期刊科普平台微观战略为:建设品牌、扩大影响,资源共享、提升质量;宏观战略为:完善机制、协同发展,科学布局、加大投入.[结论]科技期刊应做好科普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技术等优势,丰富科普内容和呈现形式,通过多元的媒体传播矩阵打造特色化的科普品牌,构建科学、传媒、公众良性互动的科普平台,为营造良好科普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期刊科普平台SWOT分析发展策略

    基于"预印本+开放评议"的我国学术出版模式探析

    方卿李子星丁靖佳
    1057-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满足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研究公开、透明的需要,尝试探索预印本与开放评议深度融合的学术出版模式.[方法]以学术出版现存问题为逻辑基点,探讨预印本、开放评议与学术出版的关系,并论述预印本与开放评议结合的理论可行性和实践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概述"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围绕出版流程、参与主体、核心特质、功能价值等4个方面阐释该模式的主要内涵与运行机理机制.[结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的实践策略:推动参与主体转变思想观念、循序渐进地公开各项内容、搭建学术期刊与已有预印本平台合作的桥梁、修订完善配套制度规范等.[结论]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学术出版模式变革提供借鉴.

    学术出版模式审稿模式同行评议"预印本+开放评议"模式

    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与智库科技期刊的共演模式研究

    张闳肆李诗颖
    1066-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与智库科技期刊的共演过程,基于生态系统共演的视角提出加强智库科技期刊建设的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网络调研法、访谈法及单案例纵向研究法,对智库科技期刊与战略科学家共同体的共演过程阶段进行理论分析;根据智库科技期刊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动态,研究智库科技期刊与战略科学家共同体在共演过程中的资源交互.[结果]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与智库科技期刊的共演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资源初建期、资源整合期和资源增益期的不同阶段相应产生资源联结与共建、资源协同与转化、资源涵养与增效等资源编排行为.[结论]应加强对智库科技期刊的科学家资源投入与整合,发挥战略科学家共同体促进智库科技期刊发展的功能,实现智库科技期刊发展与战略科学家职业成长的双向促进.

    战略科学家智库智库科技期刊共演

    国际科技期刊封面中华神话图像叙事及其启示

    崔之进
    1074-1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我国科技期刊封面中华神话图像叙事路径,传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法]分析国际科技期刊封面中的中华神话图像叙事的载体创新、符号创新、机制创新,以及由中华神话图像抽象化、对称性、时代性体现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创新等.[结果]国际科技期刊封面图像的中国龙符号、中国凤凰符号,以互文性、情节叙事,体现中华神话叙事的艺术风尚,对我国科技期刊封面应用本土文化——中华神话图像具有借鉴意义.[结论]我国科技期刊可通过封面图像强化中华神话视觉叙事策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传播、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和科学价值,为讲述中国故事与传播中国智慧搭建国际科技平台.

    国际科技期刊封面中华神话图像艺术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现状与反思

    刘杨张盈盈任红梅林璐...
    1084-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视觉化呈现并深入剖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的国际发表现状,廓清其知识结构及前沿热点,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截至2023年12月31日被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06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为样本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使用VOSviewer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首篇成果发表于1973年,2020-2023年年发文量保持在10~12篇;信息科学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的主阵地,且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在相关成果发表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际合作成果丰硕,高校与科研机构是研究成果国际发表的主导力量;中国医学期刊是重点研究对象.研究热点主题为文献计量与期刊评价、医学期刊实验报告质量与标准、国际化、开放获取、出版实践;国际合作、培育世界一流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是前沿热点.[结论]应提升科研人员尤其是科技期刊出版从业者在此领域的国际发表能力与动力,鼓励其全面客观地展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为推动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国际发表知识图谱VOSviewer

    学者型编辑及其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内容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魏秀菊廖艳
    1095-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的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学者型编辑的概念、特征、学术作用、来源等,并就学者办刊、编辑人才的发展、培养潜力及发展可行性等相关问题展开探讨.[结果]学者型编辑以专业学术素养为最核心的素养,通过选题策划与组稿、参与审稿、参加学术会议,对提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发挥重要作用;学者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有学者引进和编辑学者化两种途径.在我国主要期刊运营模式下,学者型编辑是提升期刊内容质量的重要资源;应实施编辑分类管理及评价,发挥学术编辑的学科优势而非一味鼓励其向复合型人才发展,避免非学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且难以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办刊;我国科技期刊中高学历编辑占比较高,学科学者多兼职编委、主编等,这使学者型编辑队伍建设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及潜力.[结论]学者型编辑是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的关键主体因素.

    学者型编辑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编研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