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技纵横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

康健

半月刊

1671-2064

chinakjzh@zgkjzh.com

010-59796075

10002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30号

中国科技纵横/Journal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anorama Magazine
查看更多>>全新定位“人文科技”,从人文的角度诠释科技和其他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空间的种种奥秘及变迁规律。融科普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一体,文、史、哲、科相互渗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以严实作风推动创新实践

    关颖吴天鑫
    1-2页

    特色工艺技术为储气库运行提供精细"体检"

    常洁芮徐锦峰
    3-4页

    "小改小革"锚定大安全

    李毅包红艳
    5-6页

    老牌水企的绿色转型之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水务环保公司水务环保研究院创新发展纪实

    史雪陈紫君
    7-8页

    建筑施工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马殿鑫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工材料作为建筑结构的物质基础,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专业的检测手段,可以对材料的成分、强度、耐久性、防火性能等关键指标进行准确评估,从而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不仅能够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还能预防因材料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材料检测也为建筑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材料选择,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安全性以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建筑施工材料检查的目的与常见方法,探讨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以确保所用材料符合标准,保障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存在问题控制对策

    煤矿智能化机电设备能耗优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王永存马治钦
    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目前,煤矿智能化机电设备能耗优化管理系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基于此,本文开展煤矿智能化机电设备能耗优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旨在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监控、调度和优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智能化机电设备能耗优化管理研究实践

    川西须二气藏体积压裂工艺实践与应用

    张梨牛会娟黄志鹏黄霞...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西须二气藏属典型的致密气藏,存在破裂压力高、施工压力高、施工排量提高困难、加砂难度大等难题。为此,在施工中采取前置酸降破及后效射孔降破技术、多功能复合支撑剂以及超高压施工等技术措施。现场应用表明,前置酸和后效射孔技术最高降破压可达10MPa,多功能复合支撑剂的单段最高砂浓度达180kg/m3,保障了须二储量的规模开发、增储上产。

    川西须二气藏体积压裂降破压多功能复合支撑剂

    智慧边防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于程水丁裕钦白子辰
    17-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边防作为新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为边防安全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智慧边防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应用,包括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巡航等,为智慧边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智慧边防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

    突破大模型的天花板:物理语言在下一代人工智能中的作用

    杨华陈俭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大模型AI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的成功应用及局限性,尤其是在智能转化率、精度、可控性和能耗方面的潜在上限。基于符号化系统的大模型AI可能正面临智能发展的天花板。为突破这一限制,本文提出了"物理语言"概念,物理语言是一种能够直接与自然规律对话和交互的语言系统,区别于传统符号化语言。物理语言通过直接表达和操控物理世界信息,为智能系统提供了更高效的处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智能系统的转化率、精度和可控性,同时降低能耗。此外,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物理语言在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机器人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并论证了其在突破大模型AI局限性和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大模型AI物理语言智能天花板自然语言处理符号化系统AGI因果推理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的发展研究

    罗棚吴鸿郭倩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因此,储能技术的发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与储能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碳中和背景新能源储能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