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黎乐民

月刊

1674-7224

chemistry@scichina.org

010-64016732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化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Chi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柔性二维层状穿插框架对碘甲烷的高效捕获

    郝梦婕杨慧王祥科马胜前...
    2323-2324页

    金属萘菁:高性能空穴传输材料的"未来之星"

    朱为宏
    2325-2326页

    利用工程化热释电与光动力纳米复合材料实现近红外光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

    杨震黄维
    2327-2328页

    室温磷光液晶高分子构筑的高效有源光波导材料

    胡俊王猛杨洪
    2329-2330页

    一种兼具高光利用效率和高显色指数的半透明有机太阳电池

    段春晖
    2331-2333页

    完善评审机制,提升评审质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机制试点工作为视角

    黄艳饶德伟王领詹世革...
    23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性是科学基金的根本,公正性是科学基金的生命.科学公正地完成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是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助力科技体制升级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2021-2023年"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Responsibility,Credibility,Contribution,RCC)评审机制试点工作情况,对所采集的"负责任"和"讲信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总结了阶段性工作成效与试点经验,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与实施举措.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RCC化学科学部

    复杂体系激发态研究的挑战与新机遇

    帅志刚王林军易院平彭谦...
    2348-2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活动专项"复杂体系激发态结构与动力学过程"研讨会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成果.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针对有机/高分子和量子点等体系的激发态问题进行了论述;接着,分析了复杂体系激发态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然后,探讨了复杂体系激发态领域未来面临的一些重要挑战与新机遇,其中涉及复杂体系激发态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复杂体系的激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激发态理论研究的通用模拟软件开发、激发态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技术等四个方面内容;最后,凝练了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学科发展布局的资助建议.

    复杂体系激发态有机/高分子量子点电子结构和动力学光电应用

    基于单线态氧的类芬顿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何瑶杨晴罗靖沅刘怀元...
    2361-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均相类芬顿氧化技术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氧化剂利用率低以及水基质消耗严重的限制.近年来,以单线态氧(1O2)为主要氧化物种的类芬顿反应,因强亲电性、较长的半衰期和较强的环境抗干扰性能,在选择性降解复杂废水中的目标污染物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类芬顿反应中1O2的生成机制,阐述了影响1O2选择性生成的关键因素;其次,深入分析了多种用于检测和识别1O2非自由基的方法,指出了它们在定性和定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应策略;最后,介绍了1O2主导的类芬顿技术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类芬顿单线态氧选择性检测识别水处理

    O2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汪玉洁王振伟耿德超陈亚楠...
    2377-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阴阳离子氧化还原机制能够提供超过250 mAh g-1的高比容量,使其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不同于传统O3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独特氧排列构型的O2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显示出相对更高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和结构稳定性.受限于材料表面发生的不可逆氧损失、电解液氧化和循环过程中结构完整性对首次库仑效率、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等的影响,O2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进程缓慢.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O2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晶体结构和储锂机理认识,以及结构调控、抑制电解液氧化和缓解应变效应等改性策略对提升材料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和功效,并对该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推进O2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产业化开发应用.

    O2型富锂锰基材料氧化还原可逆性结构稳定性正极改性锂离子电池

    力致发光变色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毛正旭鲁婷婷杨永晟赵震...
    2387-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力致发光变色材料作为一种智能光响应材料,能够响应外力刺激作用,表现出光物理信号的可逆转变.此类材料具备操作简便、响应灵敏、易于观测、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开关、安全密保、数据记录、安全防伪等诸多领域.配合物材料将金属离子引入到有机分子堆积组装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光热稳定性,配位驱动丰富分子间堆积模式,为新型力致发光变色材料的设计提供突破口.本综述对近五年力致发光变色配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综合分析了此类材料的构筑策略、性能研究方法及潜在应用价值,并从机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早日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及实际应用.

    力致发光变色光响应材料配合物堆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