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

黎乐民

月刊

1674-7224

chemistry@scichina.org

010-64016732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化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Chi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前言:手性发光材料专刊

    钟羽武郑佑轩卢华刘鸣华...
    1143-1144页

    基于圆偏振发光材料的应用探索

    赵珊珊庄涛涛
    114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偏振发光材料具有特殊的旋光性,在光电器件、信息安全、3D显示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圆偏振发光材料一般存在发光不对称因子较低、合成复杂、可加工性不足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严重受限.作为一种准一维光子晶体,胆甾相液晶具有周期性螺旋结构和手性放大功能,为提高圆偏振发光材料的不对称因子提供了可能.本文系统介绍了本课题组基于手性液晶材料构筑的一系列高性能圆偏振发光结构体系及其在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探索.

    圆偏振发光发光不对称因子3D显示信息交互

    有机硼氮(B/N)圆偏振发光手性分子的研究进展:合成、结构及其性能表征

    薛雨婷孙翠萍陈磅宽
    1153-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偏振发光(CPL)分子作为一类特殊的手性发光材料,近年来在材料科学、光学传感、信息加密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主族元素的掺杂是调控圆偏振发光分子手性光学特性的有效策略,最近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该综述旨在探讨主族元素掺杂对圆偏振发光分子结构及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在硼氮(B/N)掺杂手性分子设计及其圆偏振发光性能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在此,我们从轴向、螺旋和平面手性分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并系统分析了手性分子结构与其独特手性光学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圆偏振发光手性有机硼化学

    圆偏振发光无机量子点:合成策略及发光机制

    蔡佳蓉赵伟闫雯慧王欣钰...
    1165-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荧光亮度与发光不对称性的高效整合对制备高质量圆偏振发光材料至关重要.这类材料在加密信息传输、三维(3D)成像和手性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无机量子点作为发光单元,因其高稳定性、可调光致发光特性和高荧光量子产率,被认为是新一代显示应用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要实现同时具备高荧光亮度和强发光不对称性信号的无机量子点的制备面临巨大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手性配体对量子点表面不完全钝化而导致的缺陷态的形成,以及手性配体与量子点相互作用产生的手性发光控制机制尚不清晰.本综述从量子点的合成与手性功能化途径着手,系统综述了手性量子点的合成策略,包括水相直接合成、后合成修饰、及水/油界面介导的合成,并详细描述了这些合成方法的化学本质、对应材料的性质及方法本身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一步地,根据相关经验方程,给出了圆偏振发光、荧光及手性信号的影响规律.结合电偶极和磁偶极对材料电子跃迁的影响,分析了圆偏振发光、荧光及手性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揭示无机量子点圆偏振发光的产生和性质调控内在规律,为高质量圆偏振发光量子点的制备提供科学指导.

    圆偏振发光量子点手性合成发光机制

    手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圆偏振发光研究进展

    陈玉婷董胜贺王鹏鹏
    1178-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偏振发光(CPL)是手性材料受到激发后发射出具有差异的左旋或右旋圆偏振光的独特光学现象,可以应用于量子计算、信息加密和三维显示等领域.随着纳米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CPL性能的手性稀土纳米材料因其出色的光学稳定性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并具有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手性稀土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稀土元素的光谱特性及早期手性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详述了如何构筑具有CPL的手性稀土纳米材料,强调了合成过程中手性结构对发光性能的调控特点,并通过主-客体策略讨论了如何通过稀土发光客体与手性主体的选择来优化CPL性能.最后,探讨了CPL稀土纳米材料领域面临的挑战,如发光性能和手性控制等问题,并对手性稀土纳米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手性圆偏振发光手性稀土纳米材料主-客体策略

    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设计合成及其圆偏振发光研究进展

    丛莉崔彬彬
    1194-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其出色的光电性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半导体材料之一,通过将"手性"分子引入到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晶体材料中就可以得到"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结合了钙钛矿的优良光电性质和手性特征,故产生了圆二色性(CD)、圆偏振发光(CPL)、非线性光学(NLO)、自旋电子学、铁电性和手性诱导自旋选择性(CISS)效应等独特光电功能的可能性,在光电子学、光学材料、光伏材料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研究发展情况,如制备方法、晶体结构、手性产生机理、圆偏振发光和圆偏振光检测等;此外,总结了该类材料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这对了解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光电性质和构建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为开发设计新型的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提供了思路.

    手性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光电性质圆偏振发光圆偏振光检测

    稀土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能研究进展

    赵艳波李洁詹传郎
    1212-1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偏振发光不仅能直观地反映手性发光体系的激发态结构信息,而且在3D显示、手性识别、信息存储、光电器件及生物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圆偏振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是当前发光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综述从配合物和配体角度详细介绍了提高发光量子效率的结构设计策略,系统地总结了手性稀土发光配合物圆偏振发光性能的研究进展.本综述探讨了创新的结构设计策略,旨在开发性能卓越、结构稳定的手性稀土配合物,促进圆偏振发光材料领域的发展.

    手性稀土配合物圆偏振发光发光性能结构

    圆偏振发光材料的手性反转

    卞佳林付阔刘国锋
    1233-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圆偏振发光(CPL)材料因其在3D显示、光电器件、手性传感识别及不对称合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构建手性方向可调的高性能CPL材料是满足不同领域实际应用需求的关键所在.本文概述了近五年来利用各种外场刺激(如光、温度、溶剂、pH、离子等)调控CPL材料手性反转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CPL材料手性反转的潜在应用,并针对当前CPL材料手性反转研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圆偏振发光超分子手性手性反转自组装发光材料

    基于机械互锁分子的新型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宋景霖陈超王威杨海波...
    1250-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机械互锁分子领域的快速发展,化学家们开始尝试将发光基元引入机械互锁分子中,并探究其独特的发光性质.相比于发光小分子,机械键的存在使所得的功能化机械互锁分子表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进一步地,通过巧妙地应用机械互锁分子独特的动态性,成功设计构筑了多样化具有突出刺激响应光学特性的机械互锁分子,并探索了其在光催化、光学传感、智能发光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将手性元素引入机械互锁发光体系中,其圆偏振发光性能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机械键对发光性能的调控、刺激响应型机械互锁发光材料、手性机械互锁分子的圆偏振发光性能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机械互锁分子的新型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轮烷索烃机械键刺激响应性圆偏振发光

    有机近红外圆偏振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刘建勋梁宁冯岩松姚长江...
    1277-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红外圆偏振发光(NIR-CPL)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功能材料,在光学显示、生物探测和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NIR-CPL材料的研究范围逐渐涵盖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聚合物以及有机小分子等多个领域.本综述聚焦近年来纯有机NIR-CPL材料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出有机NIR-CPL分子的设计策略,为研究者在设计并合成有机NIR-CPL材料提供了理论和策略.此外,对有机NIR-CPL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思路.

    近红外发光圆偏振发光手性不对称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