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王大成

月刊

1674-7232

life@scichina.org

010-64015399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Journal Science in China(Series C)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种业创新的基础:反刍动物表型组与表型测定技术

    吕锋骅李孟华
    913-915页

    天然放牧系统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石福于景小平黄小丹马志远...
    916-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气候事件(极端降水、极端干旱、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等)频发,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所致.因此,实现碳中和、提高气候韧性、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甲烷(CH4)是大气中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第二大温室气体,但其增温潜势较后者更强.反刍动物肠道发酵可产生大量CH4,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导致饲料能量的损失.天然放牧型畜牧业作为甲烷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天然放牧型畜牧业系统中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及其减排策略和管理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应用于放牧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核算方法和监测技术,以期为中长期减少放牧家畜生产系统碳足迹战略以及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参考.

    温室气体甲烷天然放牧系统减排措施测量方法

    农业反刍动物重要乳性状表型测定方法及研究进展

    王语浓唐永杰张雅丽苏峰...
    93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性状作为农业反刍动物的重要经济性状,其表型测定指标内容丰富,测定方法繁多复杂.为进一步凝练重要乳性状表型测定内容,以更好地培育改良中国特色的乳用动物种质资源、创制产量品质优异的新基因资源,本文从乳性状表型测定的常规乳性状表型与特色乳营养成分性状表型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中红外光谱检测法,以及特色乳用畜种简介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农业反刍动物的重要乳性状表型的详细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农业反刍动物泌乳性状乳成分表型测定方法高通量测定

    肉用牛、绵羊脂肪组织特性、发育规律及其评鉴方法

    蒋宗佑玉金燕唐高建石英子...
    94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肪组织是动物的主要能量储存器官,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能够调控机体能量稳态.对于反刍家畜而言,脂肪组织关系到御寒能力、免疫力、繁殖力、肉品质、饲料转化效率等多个生存与生产相关的重要性状.动物脂肪组织储存于皮下、内脏、肌间、肌内和骨骼等5个主要部位.依据脂肪细胞的类型又可以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两大类.目前针对肉用牛、绵羊白色脂肪组织的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而褐色脂肪组织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反刍动物皮下、肌内等部位脂肪已建立了生产评价体系,但尚无针对褐色脂肪的评价标准.本文从动物健康与生产实际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肉用牛、绵羊脂肪组织特性、发育规律及其鉴定与评价方法.

    反刍家畜脂肪发育评鉴方法

    反刍家畜高海拔低氧适应性性状的鉴定研究现状与展望

    万星刘雅婧黄家辉吕锋骅...
    964-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应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为应对某种环境所演化出的特定表型性状.在高海拔环境条件下,氧气成为影响生物生存的最主要环境因子.世居高原的生物(牦牛)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生物体演化出适应于高海拔低氧的适应性性状.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反刍家畜(绵羊、山羊、牛)在短期内(约3000~5000年)同样适应了高海拔低氧环境,并形成适应性性状.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高海拔低氧适应性的性状以及各性状的鉴定方法,比较了传统与基于信息技术的高通量鉴定方法,并展望了精准适应性表型鉴定方法下的高海拔低氧适应性性状遗传机制解析,以期为未来高海拔地区品种改良和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反刍家畜高海拔低氧适应性性状鉴定方法

    反刍动物繁殖性状主要表型鉴定的研究进展

    曾诚王一非夏荣欣邓凯平...
    981-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繁殖性状是繁殖周期内发生繁殖事件相关性状的集合,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性状.繁殖性状表型鉴定对挖掘与繁殖力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解析"表型-基因型-环境型"内在关系,揭示优异繁殖性状形成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动物繁殖性能选育提高和动物平衡育种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繁殖性状主要表型鉴定的内容与方法,讨论了反刍动物繁殖性状表型鉴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合理选用和改进动物繁殖性状表型鉴定方法提供参考,也为提高反刍动物繁殖性状的选择效率和遗传进展提供支撑.

    反刍动物繁殖性状表型鉴定评价方法

    绵羊和山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忠慧刘晨曦马为红邓凯平...
    989-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用性能表型特征直接决定了羊肉的产量和品质,肉用相关性状鉴定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挖掘优异肉羊种质资源,培育优良肉羊品种,促进肉羊遗传改良.目前,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多以人工测量方式为主,存在耗时、费力、低通量等不足.随着机器视觉、光谱成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进步,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已向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模式转变,逐渐实现了表型高通量精准鉴定.同时,数据信息量大、图像算法处理复杂等问题成为智能表型鉴定方法的重要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内容以及表型鉴定方法现状,以期为合理选用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方法提供参考.

    绵羊和山羊肉用性能表型鉴定测量方法

    畜禽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应用场景分析与架构研究——以反刍家畜为例

    张俊李凯邵庆勇马兴跃...
    1002-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研究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种质资源数据,这为构建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奠定了基础.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精准鉴定、种质创新与商业育种、育繁推一体化与市场监管等重要工作逐步开展,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业务清晰且维度复杂的应用场景,包括众多利益攸关者、巨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和众多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领域驱动设计分析种质资源大数据应用场景,以反刍家畜为例从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模式、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数据利用等多个方面开展大数据平台架构技术研究,构建了4层结构的畜禽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并结合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分析讨论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种质资源应用场景维度模型架构技术大数据平台

    氨基酸感知系统mTORC1和GCN2调控机体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及功能的作用机制

    叶钰怡黄宇健印遇龙任文凯...
    1012-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基酸感知系统感知细胞内外氨基酸水平,不仅能够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还参与调控机体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mTORC1和GCN2是真核生物体主要的氨基酸感知系统的组成部分,本文简要综述了mTORC1和GCN2感知氨基酸水平的机制,着重探讨了mTORC1和GCN2调控机体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常见免疫相关疾病中的功能,以期为预防或治疗常见免疫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氨基酸免疫代谢mTORC1GCN2炎症

    生物样本库建设中的低温生物学

    胥义郭宁杨国梁占太杰...
    1021-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样本库作为精准医疗、动植物优良育种以及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石,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高质量生物样本库建设的需求愈发迫切.低温是实现活性生物样本高质量保存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低温生物学在生物样本活库建设应用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多层级低温损伤机制、低毒绿色低温保护剂开发、玻璃化保存工艺优化、复温损伤避免以及自动化低温存储技术等.这就亟需临床医学、细胞生物学、动植物学、微生物学与低温生物学等多学科融合来突破现有瓶颈,为生物样本资源的高质量保藏和应用提供重要保障.

    生物样本库低温生物学低温保存低温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