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王鼎盛 张杰

月刊

1674-7275

Physics@scichina.org

010-64015835

100717

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Journal SCIENTIA SINICA Physica,Mechanica & Astronom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刊物。《中国科学》任务是反映中国自然科学各学科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以论文形式报道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和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中国科学》作为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也受到高度重视。国际上最具有权威的检索刊物SCI,多年来一直收录《中国科学》的论文。1999年《中国科学》夺得国家期刊奖的第一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贝叶斯推断从中子星性质确定状态方程

    单梓扬杨钧评焦学胜袁大庆...
    12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讨论了当前天文观测中中子星最大质量、1。4倍太阳质量中子星半径、潮汐形变以及声速限制等对状态方程的约束。如果3倍饱和密度以上状态方程的多方参数取y=2。9,同时使用上述四种限制约束的Skyrme相互作用下的核物质参数的均值和偏差为:不可压缩模量K0=243。4±22。0 MeV;对称能因子S0=29。3±2。9 MeV;对称能斜率L=74。4±14。8 MeV;同位旋标量有效质量m*/m=0。79±0。13;有效质量劈裂参数fI=0。08±0。30(中子有效质量小于质子的有效质量)。当考虑3倍饱和密度以上状态方程的多方参数取y=2。45-2。9时,约束出的K0均值增加了 11%,S0均值降低了 2%,L均值减少了 20%,ms*/m均值降低了4%,但是参数fI均值减小了 88%。特别是,如果仅利用中子星的质量小于2。05M☉的数据来进行约束,发现其所需的参数组对应的中子有效质量大于质子有效质量。不同中子星质量区约束出的fI符号的差异表明,未来进一步约束有效的Skyrme相互作用的状态方程的参数还需结合重离子碰撞分析。

    核物质状态方程有效质量劈裂中子星贝叶斯推断

    重离子储存环上纵向肖特基频谱的模拟与分析

    陈冬阳汪寒冰汶伟强原有进...
    14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为重离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验平台。肖特基频谱系统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束流诊断装置之一,其获取的频谱信息不仅能够用于束流品质的非拦截式实时监测,而且可作为一个核心的观测工具而广泛地应用于束流冷却动力学分析、原子核基本性质测量等物理实验之中。本文结合理论推导和模拟分析,系统地研究了连续束纵向肖特基频谱的性质,重点分析了束团束纵向肖特基频谱的结构及其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由束团束肖特基频谱准确重构离子束动量分布的方法。最后,结合在储存环CSRe上所获得的纵向肖特基频谱,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研究将为储存环上相对论能量重离子束的激光冷却过程中的束流冷却动力学分析以及束流状态诊断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基于肖特基频谱所开展的随机冷却、电子冷却以及原子的核质量和寿命测量等物理实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纵向肖特基频谱束流诊断快速傅里叶变换

    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对13C(α,n)16O反应数据分析

    唐诺程孙小军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核天体领域,13C(α,n)16O反应是超铁元素合成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中子源反应之一,该反应截面会对s-过程和i-过程核素丰度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多个团队测量该反应的数据,但在质心系能量Ec。m。=0。27MeV以下的数据分歧最高达130%,导致外推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通过甄别数据,分别选取两类数据进行训练,系统地对13C(α,n)16O反应在质心系能量Ec。m=0。1-6 MeV区域内的测量数据(共13个团队的测量数据总计2210实验点)进行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数据处理方式均能很好地重现测量数据,特别是共振峰信息;(2)我国锦屏深地核天体测量平台(JUNA)测量的数据具有更可靠的外推置信度。

    13C(αn)16O反应贝叶斯神经网络方法反应截面S因子

    集成石墨烯的全介质超表面的光吸收调制和图像显示功能研究

    聂国政谢明鑫李宗霖陈智全...
    169-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单层二维(2D)材料中实现完美吸收对于新一代片上集成光子元器件至关重要。然而,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和法布里-珀罗腔的完全吸收机制存在着调谐能力差,稳定性低以及制备过程复杂等问题。连续体中的束缚态(BICs)被认为是增强光-物质相互作用的理想平台。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近红外区域支持对称保护的BIC(SP-BIC)的全硅超表面,打破超表面的面内对称性使其转换成具有非凡Q因子的准BIC(qBIC)模式,此时将单层石墨烯引入以组成临界耦合吸收系统。在不改变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仅通过控制入射波的偏振角实现了93。8%的光吸收调制效率。基于此石墨烯-超表面理想吸收体,实现了光学数字"0-1"开关和超表面图像显示功能,有望为新一代片上集成光学元器件提供理论指导。

    连续体束缚态石墨烯光吸收调制图像显示

    岩石脉冲压裂的增压现象与机制

    黄炳香李恒赵兴龙陈树亮...
    17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冲压裂是实现缝网压裂的有效途径。现场进行脉冲压裂时管路存在高频振动的现象,同时室内实验与现场试验均发现,与恒排量水力压裂相比,脉冲压裂可以在较低泵注压力下将岩石压裂,即存在脉冲低压破岩现象。针对此现象,本文通过原理性实验和模拟,发现脉冲压裂中存在增压现象,具体包括管路中的增压以及裂缝内的增压。从管道内水波叠加、水柱振动和裂缝内水压汇聚三个角度解释了脉冲增压现象和机制。揭示了"水波叠压增压"、"水柱共振增压"、"缝尖汇聚增压"三类增压机制,很好地解释了岩石脉冲压裂过程中的"低压脉冲致裂"现象。对于脉冲压裂,多数泵注条件下,管道内存在水波叠加增压,只是增压幅值有差别,且增压效果有限。少数泵注条件下(泵注频率等于或接近水柱固有频率),才会存在水柱共振增压,且增压效果显著。对于类似楔形结构的裂缝,其内通常存在汇聚增压,且增压效果明显。

    脉冲压裂增压现象叠加增压共振增压汇聚增压

    前驱体溶液胶体工程调控无机CsPbI2Br钙钛矿结晶及光电性能

    王桂强王东升陈凯飞常嘉润...
    193-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合适的带隙,无机CsPbI2Br钙钛矿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光伏材料。提高CsPbI2Br钙钛矿膜质量是进一步提高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关键之一。本文通过前驱体溶液胶体工程调控CsPbI2Br钙钛矿的结晶过程,从而显著提高CsPbI2Br钙钛矿晶体膜质量。将4-甲氧基苯硫酚加入CsPbI2Br前驱体溶液,4-甲氧基苯硫酚的-SH基团与前驱体中Pb2+间较强的配位作用促进了前驱体溶液中胶体粒子的分解,减少了前驱体结晶成核点数量,降低了钙钛矿结晶成核速率和晶体生长速率。较少的晶体成核点和较低的晶体生长速率导致形成晶粒尺寸大、结晶度高、缺陷少的高质量CsPbI2Br钙钛矿膜。所组装的碳基无空穴传输层CsPbI2Br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取得14。08%的高光电转换效率。这些结果表明调控前驱体溶液胶体性质是一种提高无机钙钛矿质量及其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有效方法。

    胶体工程结晶调控CsPbI2Br钙钛矿光电性能

    六方氮化硼中声子耦合的室温单光子发射

    陆欣
    2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子是飞行的量子比特,将单光子与其他量子体系耦合是实现光子计数操控量子态的前提。最近的研究报道了六方氮化硼(hBN)中声子耦合的单光子发射,通过电子跃迁模型解释了声子参与的缺陷态激发和单光子发射过程,这一结果为室温单量子水平下操控电子-声子耦合提供了可能。

    单光子二维材料声子缺陷发光

    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