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矿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矿业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magazine@chinamining.org

010-6833257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中国矿业/Journal China Mining Magaz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期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矿业开发的法规及法律,反映我国矿产勘察与矿业生产建设的科研成果。读者对象矿产勘查与矿山建设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新能源矿产目录"厘定研究

    张艳飞陈其慎邢佳韵龙涛...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能源体系正在加速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科学厘定我国"新能源矿产目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意义重大.首先,界定了新能源、新能源"产-储-运-用"体系、新能源矿产的概念,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涵盖重要性、关键性及新能源领域对矿产需求影响程度 3个维度的中国"新能源矿产目录"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然后,按照"产-储-运-用"的 4大环节梳理出新能源领域主要使用的43种矿产作为备选矿产清单,并通过系统评价确定了涵盖锂、铜、钒、硅(高纯石英)、钕、镝、镨、铽、铀、铂等 19种矿产的中国"新能源矿产目录";最后,分析了我国新能源矿产的供应保障情况,指出我国 8种新能源矿产高度紧缺、依赖进口,另外 11种矿产目前能够保障需求,未来极有可能面临供不应求、依赖进口的局面,亟需提前布局,加大勘查开发和投资力度,确保国家新能源矿产资源稳定供应.

    能源转型新能源新能源矿产"产-储-运-用"体系中国

    2023年中国矿产资源形势回顾与展望

    郭娟崔荣国周起忠胡容波...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全球经济展现出明显的韧性,全球矿业市场趋稳,矿产品价格震荡回落,投资者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有所增强.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回稳,中国矿业市场的发展持续向好.全国地质勘查投资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增长,采选业企业利润处于历史第二高位,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能源矿产产量创历史新高,能源结构转型加快,大宗矿产品进口持续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持续增长,对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而矿产受资源禀赋差异的限制,为了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在立足加大国内找矿力度的同时,加强矿业国际合作,提高矿产资源稳定供应能力.

    矿产资源矿业市场矿产品战略性矿产地质勘查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

    2024年全球矿业展望

    闫卫东胡容波林博磊孙春强...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 3%左右,连续第二年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速为 1.5%,发展中经济体为 4.0%.部分矿产资源国矿业GDP增速下降,影响了经济发展.受到矿业公司融资困难的影响,2023年全球矿产勘查投资小幅下降.锂、稀土继续成为矿产勘查投资热点,地区分布更为广泛.矿产品市场动荡分化,煤炭、天然气、镍、钴、锂等价格大幅下跌,而铀、铁矿石、镓、锗等价格上涨.并购成为矿山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选择,矿业投资和经营风险创多年来新高.更多国家调整或新出台关键矿产目录,制定矿产资源战略保障安全供应的文件.展望 2024年,经历连续两年的经济下行之后,世界经济有望逐步企稳,但仍面临地缘冲突加剧、政局不稳、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挑战,关键矿产投资将持续增长,原油、铁矿石等大宗矿产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矿业企业经营面临的挑战增多,供应链本土化战略可能长期影响主要经济体的矿业政策.

    世界经济全球矿业关键矿产地缘政治深海采矿

    2023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

    樊大磊王宗礼李剑王彧嫣...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世界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恢复但仍然疲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明显.俄乌冲突一波未平,巴以冲突风烟再起.地缘政治、金融动荡、脱钩断链、石油减产、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叠加,为世界经济增长和油气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增长,但不足以吸纳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持续增加的供给.2023年国际油价不断承压,呈现上半年区间震荡、下半年冲高回落的走势,布伦特(Brent)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在 9月末到达高位后回吐全年涨幅.欧洲天然气消费国开源节流并举,地区供需矛盾缓解,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持续回升向好,油气需求大幅回升,油气资源主管部门和石油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端牢能源饭碗,持续推进油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主要大中型盆地、"四新"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发现,石油产量达2.09亿t、连续保持在 2亿t水平,天然气产量近 2 300亿m3,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

    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油价勘探开发形势分析展望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矿产资源资产确认计量探讨

    时金玲
    38-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拥有量和禀赋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资产从实物角度看具有隐蔽性和高风险性,从量价角度看具有不确定性和递减性,随着我国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矿产资源资产在会计确认计量方面亟待完善.本文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在分析矿业权的量价核算模式基础之上,分析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业权价值的影响因素,探讨矿业权在取得、经营、延续、转让、注销各环节的确认计量方式,引入矿产资源资产初始价格和账面价值概念,提出矿产资源资产"累计折耗"科目,探索实现矿产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模式的应用过程和配套管理方式.

    全生命周期矿产资源管理矿产资源资产矿业权价值储量确认计量

    基于矿产资源管理视角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姜赛平刘天科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正确处理矿产资源管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可保障矿产资源持续供给与高效利用.本文通过梳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已有研究,深入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脉络、各自职能范围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政府的七方面主要职能:完善宏观调控、营造市场环境、协调产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科技创新、维护社会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而市场则基于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在同一部门以及社会各部门间的高效配置.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政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完善宏观调控方面有待加强、在营造市场环境方面有待改进、在协调产业发展方面有待完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有待提升.建议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矿产资源勘查激励机制、完善"净矿"出让前期工作政策处理费资金保障制度;优化市场环境:加快《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更新速度,建立矿产资源专业术语库;协调产业发展:弥补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推动科技创新:改革现有体制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合作,加强政策解读与宣传.

    政府与市场关系矿产资源管理经济循环要素配置

    新形势下矿储联动管理运行新机制实践探索

    姜萌蕾舒坤胡志胜宋红霞...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正式实施,标志着国家油气体制改革进入全新时期.油田公司矿业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深入了解油气体制改革政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矿业权工作有利做法,对油田公司矿业权保护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总结了A油田公司在新形势下的矿储联动管理运行新机制的实践探索.经过三年的实践,A油田公司形成了矿业权区块综合精细评价方法、报备区转采五年规划及预警机制、储采无缝衔接机制、定期自查自改制度等矿业权工作有利做法.截至目前,A油田公司新增采矿权项目13个,新增采矿权面积 404 km2,增幅 43.9%;同时,全面完成 2021-2022年油气勘查区块的核减及督查迎检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了优质矿业权,确保了油田依法合规勘查开采.通过研究提出硬退减 25%的规定不太适应于深层油气和致密油、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特点,积极争取矿业权内部流转与优化配置区块,加强矿业权工作总体规划等三点认识与建议,以更好地助力油田业务发展.

    油气矿业权储量探矿权采矿权

    "三类六区"单井效益评价方法在油田配产中的应用

    刘畅张宇张蔓陈程...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气田上游企业单独配置产量与成本造成资源配置长期不均衡的现象,传统按油井能力配产已无法满足油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投资、成本、产量等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是油田生产经营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以油井为单元建立"三类六区"效益评价方法,引入最低变动成本识别无效益产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最低变动成本及单井效益贡献值的统一优化排序,利用盈亏平衡、成本最低及利润最大三种模型测算经济产量规模,以指导高成本及无效益产量进行效益优化,提出分类治理措施.此研究应用于制定XJ油田效益配产方案,基于油田能力配产方案及成本预算方案,以油田盈亏平衡产量、成本最低产量及利润最大产量为参考,调整产量规模、优化配置成本,得到量效兼顾产量方案,为油田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单井效益评价最低变动成本"三类六区"效益配产

    "三生"空间视角下国内采矿迹地再利用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

    常江侯亚伟孟翔杨亚...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矿迹地再利用是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以"采矿迹地再利用"知识谱系框架为主题,筛选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近 30年的 442篇相关研究文献,从研究时间、作者及发文机构、热点内容与前沿趋势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立足"三生"空间视角进行归纳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①国内采矿迹地再利用关注度较强,各研究方向之间联系日渐紧密,研究机构之间网络体系趋向成熟,发展已进入平稳期.②"三生"空间视角下,围绕生产空间的土地复垦、生态园区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生活空间维度的低效用地开发、产业"退二进三";生态空间维度的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当前研究的主流开始呈现跨学科的纵深发展.③后续采矿迹地再利用的研究已逐步转向资源价值的再认识、资源型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与"三生"融合下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该研究可为采矿迹地再利用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三生"空间采矿迹地再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废弃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系统探讨

    姜鑫滕鸿伟李向东朱鋆川...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是还自然环境"历史旧账"的过程,是环境保护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该工作涉及领域广泛、投入资金量大、修复时间长、工作任务艰巨.为了优化废弃矿山环境修复工作方式,确保该项工作能够有序高效进行,首先,总结以往废弃矿山环境修复模式在构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包括模式选定流程的缺乏和模式相对应技术的不明确;其次,建立一套能够快速且准确构建的修复模式,并且根据修复模式准确锁定修复技术的工作系统,该工作系统是以矿山的实际环境情况和矿山环境修复基本原则为基础、以修复目标为导向、以修复模式为框架、以修复技术为手段的优化组合;最后,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某金矿历史遗留矿山的环境修复工程为实例,分析该工作系统对于废弃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的效果.废弃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系统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建成"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

    矿山环境修复工作系统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经济建设优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