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奇霉素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谢朋飞陈元璐陈菡周燕...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共入组48例受试者.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250 mg.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样品中阿奇霉素的血药浓度,用WinNon-Lin8.1计算和分析阿奇霉素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空腹条件下单剂量口服阿奇霉素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19.89±127.35)和(330.41±122.11)ng·mL-1;AUC0-192h分别为(2 423.04±587.15)和(2 489.97±685.73)ng·h·ml.1;AUC0-∞ 分别为(2 753.40±644.96)和(2 851.71±784.05)ng·h·mL-1;tmax分别为(2.60±1.11)和(2.62±1.13)h;t1/2 分别为(76.76±15.14)和(79.83±17.14)h.空腹条件下,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max、AUC0-192h、AUC0-∞几何均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7.52%~107.18%、91.46%~105.80%和91.17%~105.06%.结论 空腹条件下阿奇霉素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阿奇霉素胶囊药代动力学生物等效性安全性

    高脂高热量饮食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甲硝唑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赵娜郭彩会刘亚丽宋浩静...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在空腹和高脂高热量饮食情况下甲硝唑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本方案按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的试验设计.空腹和高脂高热量饮食条件下共入组47例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甲硝唑片200 mg,给药前后按规定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甲硝唑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甲硝唑片空腹和高脂高热量饮食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4 799.13±1 195.32)和(4 044.17±773.98)ng·mL-1,tmax分别为 1.00 和 2.25 h,t1/2 分别为(9.11±1.73)和(9.37±1.79)h,AUC0-t分别为(5.59±1.19)× 104 和(5.51±1.18)× 104 ng·mL-1·h,AUC0-∞分别为(5.79±1.33)× 104 和(5.74±1.32)x104ng.mL-1·h;高脂饮食后服药较空腹条件下服药,tmax延迟1.25 h(P<0.01),Cmax、AUC0-t、AUC0-.虽有不同程度的较少或降低,但影响较小(均P>0.05).结论 高脂餐饮食对甲硝唑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较小,虽然不会显著改变药物的吸收程度,但是会使达峰时间明显延迟.

    甲硝唑片高脂饮食药代动力学食物效应

    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石盼盼沈芬宋丽梅赵丰丽...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为该药的一致性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中心、单剂量、随机、开放、空腹和餐后、两周期、两交叉试验设计,空腹与餐后试验各纳入中国成年健康受试者24例,随机交叉单次口服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0.4 g,按时间点采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用Phoenix WinNonlin 8.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空腹组受试者服用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布洛芬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1.07±7.43)和(50.10±7.64)μg·mL-1,AUC0-t分别为(122.78±20.62)和(119.94±21.03)μg·h·mL-1,AUC0-∞ 分别为(125.84±21.31)和(122.64±21.87)μg·h·mL-1;餐后组受试者服用精氨酸布洛芬颗粒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布洛芬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 下:Cmax 分别为(17.47±3.56)和(17.89±4.47)μg·mL-1,AUC0-t 分别为(114.33±17.12)和(122.13±29.46)μg·h·mL-1,AUC0-∞分别为(134.04±36.72)和(133.96±30.35)μg·h·mL-1.两制剂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如下:空腹组Cmax97.96%~106.02%、AUC0-t 98.77%~105.14%、AUC0-∞ 99.34%~105.19%;餐后组 Cmax 92.37%~103.05%、AUC0-t 93.31%~99.56%、AUC0-∞ 93.89%~102.91%.结论 本研究中精氨酸布洛芬颗粒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具有生物等效性.

    精氨酸布洛芬健康受试者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生物等效性

    用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他莫昔芬与活性代谢物吲哚昔芬的浓度及应用

    林晓东王哲董瑶瑶陈瑞杰...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中他莫昔芬及其活性代谢物吲哚昔芬的浓度.方法 以乙腈为沉淀剂沉淀蛋白,用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18 μm,2.1 mm×50 mm)进行分离,以甲醇乙腈为流动相,以地西泮为内标物,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离子通道为他莫昔芬m/z 372.0→72.1,吲哚昔芬m/z 374.0→58.2,地西泮m/z 285→192.9.结果 他莫昔芬和吲哚昔芬分别在 1~500 ng·mL-1(R2=0.999 5)、0.5~250 ng·mL-1(R2=0.999 9)线性关系良好;他莫昔芬及吲哚昔芬在低、中、高3个质控浓度下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并在低温放置及反复冻融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样品处理简便、专属性强、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人血浆中他莫昔芬和吲哚昔芬的浓度.

    他莫昔芬吲哚昔芬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联用法血药浓度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2023年第58号)

    王超群
    116页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红细胞内甲氨蝶呤及其谷氨酸聚合物浓度

    张桂杰廖婷接红宇陈文瑛...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简单地测定人红细胞中甲氨蝶呤(MTX)及多聚谷氨酸甲氨蝶呤(MTXPG2和MTXPG3)浓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三元液相色谱系统串联荧光检测器,使用C18-WP柱(20 mmx4 mm,5 μm)作为在线固相萃取柱,Athena C18-WP柱(150 mm ×4.6 mm,3 μm)作为分析柱.红细胞裂解液用硫酸锌-10%甲酸的甲醇(100:90,v/v)沉淀蛋白,柱后添加H2O2光化学衍生MTXPGs,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74 nm,发射波长为470 nm,柱温为40 ℃,进样体积为100 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稳定性.结果 MTX/MTXPG2和 MTXPG3在 12.5~400.0 nmol·L-1 线性良好,MTX的标准曲线为y=763.8x-2 961.1(R2=0.999 5),提取回收率为60.7%~66.1%;MTXPG2的标准曲线为 y=1 017.8x-239.8(R2=0.998 4),提取回收率为 67.2%~67.3%;MTXPG3 的标准曲线为 y=1 069.1x-819.6(R2=0.999 4),提取回收率为62.9%~70.1%;日内精密度RSD<8.8%,日间精密度RSD<10.8%.结论 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采用在线固相萃取富集及分离目标化合物,简化了样品前处理步骤,提高分析效率,适用于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内MTX、MTXPG2和MTXPG3浓度.

    甲氨蝶呤多聚谷氨酸甲氨蝶呤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类风湿性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反复发热的病例分析

    邓美玉于旭红张令晖陈玲...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反复发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4例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反复发热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结果 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82~86岁,发热时间24~37 d,其中3例肺部病变轻,1例肺部病变重.在4例患者中,2例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片初始剂量20 mg·d-1),2例初始剂量较大(甲泼尼龙40 mg·d-1),退热时间2~4 d.肺部病变轻的3例患者应用激素疗程短,为3~6周;肺部病变重的1例应用激素疗程长,为23周.结论 对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反复发热的病例,如肺部病变轻微,可试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短疗程治疗;如肺部病变重,可适当增大剂量,延长疗程.

    糖皮质激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反复发热老年患者

    治疗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新药:Ritlecitinib

    张明名朱宝强杨诗语胡佳强...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Ritlecitinib是一款作用于Janus激酶3和肝细胞癌激酶家族的抑制药.2023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 Ritlecitinib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患者的重度斑秃.多项临床研究观察到患者使用Ritlecitinib后毛发再生,使用期间总体安全且耐受性良好.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安全性及用法用量作一介绍.

    Janus激酶抑制剂青少年重度斑秃Ritlecitinib

    编码心肌肌小节的基因突变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研究现状

    陈亚芬王成怡于丽霞董树素...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心肌粗肌丝编码的肌球蛋白重链7(MYH7)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3(MYBPC3)基因突变是造成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主要原因,少部分由编码细肌丝的慢骨骼和心脏型肌钙蛋白C1(TNNC1)、心脏型肌钙蛋白T2(TNNT2)、心脏型肌钙蛋白I3(TNNI3)、肌动蛋白α心肌1(ACTC1)及原肌球蛋白1(TPM1)等基因突变所致.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来编码心肌肌小节的基因突变导致HCM的详细机制及其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HCM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肌小节基因突变发病机制

    肾溶质清除率增加高发疾病动物模型建立研究

    杨舒罗轶凡初阳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常见脓毒症、烧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脑损伤等重症患者出现的肾溶质清除率增加,称为肾功能亢进(ARC).当该类患者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后,药物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水平,从而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近些年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因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于ARC研究的动物模型的开发.因此基于ARC相关危险因素建立相应的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ARC发生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临床ARC高发的疾病入手,对其相关的动物模型进行综述,旨在为ARC动物模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肾溶质清除率增加动物模型脓毒症烧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创伤性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