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葫芦巴碱结合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作用及PCSK9/LDLR通路的影响

    姜海斌蒋锐杨丽洁
    1794-1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葫芦巴碱联合有氧运动对高脂血症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饲料喂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高脂饲料+15、45 mg·kg-1的葫芦巴碱)、联合组(高脂饲料+45 mg·kg-1的葫芦巴碱+有氧运动),每组11只大鼠.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水平及肝组织谷草转氨酶(GOT)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联合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1.81±0.10)、(6.68±0.77)、(5.10±0.44)、(3.57±0.47)和(2.40±0.35)mmol·L-1,6-keto-PGF1a 水平分别为(841.47±86.74)、(536.03±36.50)、(664.06±52.44)、(759.19±52.30)和(824.45±67.62)pg·mL-1,GOT水平分别为(11.95±0.88)、(18.20±1.81)、(15.05±1.10)、(13.32±0.98)和(12.47±0.83)U·L-1,IL-1β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9、2.21±0.17、1.57±0.10、1.26±0.16和1.14±0.09,PCSK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7、0.88±0.08、0.71±0.08、0.60±0.04 和 0.52±0.07,LDLR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12±0.13、0.52±0.07、0.74±0.11、0.84±0.08 和0.96±0.11.模型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高剂量实验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葫芦巴碱联合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抑制PCSK9表达,并上调LDLR表达改善脂代谢,从而对高脂血症大鼠发挥降脂作用.

    葫芦巴碱有氧运动高脂血症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通路脂代谢

    卡维地洛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吴伟锋曹莹冯浩健吴财能...
    1799-1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对糖尿病肾病(DKD)小鼠肾功能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用腹腔注射150 mg·kg-1链脲菌佐素(STZ)的方法构建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实验组小鼠灌胃给予10 mg·kg-1·d-1卡维地洛,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NaCl.实验过程中每周监测小鼠空腹血糖(FBG).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尿液中的白蛋白肌酸酐比(UACR)、尿酸(UA)含量、肾组织铁(F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同时,对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给药8周后,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UACR分别为(12.43±1.13)、(63.01±20.78)和(19.79±1.94)mg·mmol-1,UA 含量分别为(132.10±10.14)、(174.40±7.06)和(135.00±3.95)μmol·L-1,Fe 水平分别为(7.49±0.81)、(9.98±0.46)和(7.02±0.60)μmol·g prot-1,SOD 活性分别为(34.56±0.58)、(30.27±1.22)和(34.43±1.36)U·mg prot-1,MDA含量分别为(5.49±0.31)、(7.72±0.17)和(4.46±0.32)nmol·mg prot-1.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卡维地洛可以减轻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铁死亡,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发生有关.

    卡维地洛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氧化应激铁死亡

    橙皮素通过Nrf2-ARE通路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翟鑫铎金敏刘宇
    1803-1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橙皮素(HSP)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SP预处理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预处理组(ATRA+I/R)、HSP+ATRA预处理组(HSP+ATRA+I/R),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打开腹腔暴露双肾.其余各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用灌注24 h的方法建立RIRI模型.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确定肾组织损伤水平;用微板法检测血清肌酸酐(Scr)水平;用脲酶法检测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试剂盒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物还原酶1(NQO1)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HSP预处理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分别为(0.20±0.45)、(4.20±0.84)和(2.40±0.55)分;Scr含量分别为(55.52±11.23)、(207.10±19.22)和(105.60±18.11)μmol·L-1;IL-6含量分别为(33.66±6.83)、(172.50±8.09)和(105.40±10.03)pg·mL-1.假手术组、模型组、HSP预处理组、ATRA预处理组和HSP+ATRA预处理组SOD水平分别为(57.04±3.44)、(37.29±3.60)、(51.61±9.41)、(32.55±5.58)和(37.40±3.66)U·mg·prot-1;Nrf2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37±0.24、0.57±0.28、1.31±0.34、0.44±0.17 和0.77±0.25;HO-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0.26±0.14、0.57±0.30、1.32±0.61、0.53±0.28 和 0.67±0.50.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肾小管损伤评分、Scr、IL-6、SOD指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SP预处理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HSP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上调其下游抗氧化蛋白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对肾的损伤,进而改善RIRI.

    橙皮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氧化应激

    黄芩苷对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炎症调节作用研究

    吴志明李曾艳
    1808-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苷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用弗氏完全佐剂构建模型)、低剂量实验组(20 mg·kg-1黄芩苷)、高剂量实验组(40 mg·kg-1黄芩苷)和阳性对照组(5 mg·kg-1 Rho激酶抑制药Y-27632),每组10只,连续治疗4周.检测大鼠关节肿胀度,并评估Lequesne MG评分;收集关节液和软骨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软骨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实验检测软骨组织中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蛋白激酶1(ROCK1)、Rho相关蛋白激酶2(ROCK2)mRNA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软骨组织中RhoA、ROCK1、ROC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治疗4周后膝关节直径分别为(9.88±0.34)、(9.96±0.31)、(13.54±0.70)、(13.35±0.54)、(11.89±0.37)和(11.67±0.41)mm,IL-6 水平分别为(19.82±1.78)、(20.69±1.84)、(83.26±4.45)、(83.62±4.71)、(42.30±2.98)和(38.44±2.53)pg·mL-1,TNF-β 水平分别为(8.86±1.41)、(9.45±1.37)、(33.71±2.63)、(34.14±2.83)、(23.71±1.93)和(20.85±1.69)pg·mL-1,RhoA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3、1.04±0.11、1.69±0.26、1.64±0.20、1.24±0.18 和 1.14±0.17,ROCK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5、1.02±0.12、1.48±0.19、1.53±0.21、1.21±0.17和 1.16±0.18,ROCK2 mRNA 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4、1.06±0.11、1.41±0.20、1.43±0.18、1.18±0.17 和 1.15±0.16.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或低剂量实验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或低剂量实验组比较,上述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芩苷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减轻膝骨关节炎大鼠炎性反应.

    黄芩苷膝骨关节炎炎性反应关节肿胀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通路

    苯溴马隆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研究

    孙丽琴费扬徐晓艳楼琴华...
    1813-1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苯溴马隆在高尿酸血症(HUA)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方法 将30例HUA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例.3组分别接受单次口服苯溴马隆25、50、100 mg;B组结束单次给药试验后,继续口服苯溴马隆50 mg,每天1次,连续用药28 d.用液质联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苯溴马隆的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SUA)水平.结果 单次口服苯溴马隆片在25~100 mg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t1/2分别为(11.67±1.85)、(12.84±1.22)和(13.25±1.02)h;tmax分别为(2.84±0.15)、(3.07±0.18)和(3.15±0.25)h;Cmax分别为(2.21±0.85)、(2.67±0.68)和(3.25±0.72)mg·L-1;AUC0-24h分别为(14.25±3.25)、(18.20±3.34)和(19.25±3.44)mg·h·L-1.连续给药后,药物的吸收程度与速度无明显变化,在体内有蓄积;经口服苯溴马隆28 d治疗,10例HUA患者的SUA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8例患者的SUA水平<360 μmol·L-1.结论 单次口服苯溴马隆片在25~100 mg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连续口服治疗剂量的苯溴马隆片可显著降低HUA患者SUA水平.

    高尿酸血症苯溴马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范理菊安静董占军
    1818-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开发一种基于聚苯乙烯纳米纤维的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液中氨磺必利、奥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方法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并以聚苯乙烯纳米纤维为吸附剂制备固相萃取小柱萃取人尿液中的4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色谱柱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3 μL.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定量下限、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4种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均为1~100 ng·mL-1,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定量下限为1 ng·mL-1,检测限为0.01~0.10 ng·mL-1.4种分析物的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2.34%~14.48%,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5.75%,基质效应基质效应在85.00%~115.00%.各样品在自动进样器中放置24 h稳定性 RSD 为 2.19%~12.06%;冻融 3 次稳定性 RSD 为 3.65%~13.81%.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适用于尿液样本中微量分析物的提取和测定,为抗精神病药物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抗精神病药物尿液样本

    卡泊芬净血药浓度预测模型对血液科真菌感染患者预测准确性的验证与评价

    谢栋毕重文段蓉王一浩...
    1822-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卡泊芬净(CPFG)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为血液科真菌感染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使用CPFG进行抗真菌治疗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PFG血药浓度监测,探讨CPFG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另选取30例患者作为验证组,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患者0.5、9、24 h的平均血药浓度分别为(12.54±4.38)、(6.80±2.76)、(4.13±2.16)μg·mL-1,平均 AUC0-24h为(152.05±57.60)µg·mL-1·h,2 例患者 AUC0-24h低于参考值(98 µg·mL-1·h).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0.5 h血药浓度呈现相关性(P<0.05),与其余2个时间点血药浓度及AUC0-24h间无相关性(P>0.05).体质量和白蛋白(Alb)浓度与0.5、9、24 h血药浓度、AUC0-24 h呈现相关性(P<0.05),其余指标与各时间点血药浓度和AUC0-24 h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0.5 h血药浓度影响因素为性别、Alb浓度及体质量,9和24 h血药浓度以及AUC0-24h的影响因素为Alb浓度和体质量(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日剂量与CPFG 0.5、9、24 h的血药浓度和AUC0-24h均具有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日剂量也为CPFG血药浓度影响因素之一(P<0.05).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 体质量、Alb与CPFG血药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相关,可据此预防规避卡泊芬净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

    卡泊芬净真菌感染血药浓度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泛癌分析揭示SPP1与多种肿瘤的临床预后相关性

    陈洁张默门展宇陈琳...
    1827-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分泌性磷酸蛋白(SPP1)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评估在人类泛癌中的差异表达和预后价值.方法 癌症样本数据来自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Gene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利用CPTAC数据库研究SPP1在泛癌中的基因差异表达,利用GEPIA2数据库研究SPP1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利用CbioPortal工具评估SPP1在32种肿瘤中的基因突变改变形式.结果 在32种肿瘤类型中,SPP1 mRNA表达在8种癌症中有差异,仅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蛋白表达下降,其余癌症中蛋白表达均增加,基因的表达在肿瘤分期中具有特异性;SPP1 mRNA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呈负相关;SPP1在肿瘤中的基因活性与低甲基化相关,即低甲基化可以激活致癌基因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成、凋亡、增生,进一步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SPP1以错义突变为主要基因突变形式,基因的改变与前列腺癌、胃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结论 基于泛癌分析成功验证了 SPP1在人类癌症中的特异性,特异性表达与癌症患者的临床预后紧密相关,说明SPP1可以作为癌症预后的靶点.

    分泌性磷酸蛋白预后DNA甲基化基因突变泛癌分析

    诊断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一代放射性试剂Copper Cu 64 dotatate

    胥明珠陈超阳魏然张玄龄...
    1832-1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09-03,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美国RadioMedix公司研发的Copper Cu 64 dotatate(商品名:Detectnet)用于成人患者生长抑素受体阳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Copper Cu 64 dotatate是一种放射性诊断试剂,与生长抑素受体结合并发射正电子(β+)的放射性核素,其发射量允许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本文现对其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CopperCu64dotatate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抑素受体

    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 PET显像的Piflufolastat F 18

    石静天杨婷陈超阳魏然...
    1835-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05-27,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美国Lantheus公司的Piflufolastat F 18注射液(18 F标记的诊断显像剂,商品名:PYLARIFY®)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病变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以便更加准确地识别前列腺癌的疑似转移或复发.Piflufolastat F 18被FDA批准用于2种适应证:第1个是对首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初步分期;第2个是鉴别前列腺癌生化复发患者病灶的再分期.

    PiflufolastatF18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