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羧甲司坦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敬王坤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羧甲司坦片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肺功能、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COP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羧甲司坦片,每次0.5 g,每天3次,口服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氧化应激指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评估测试情况(CAT)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分别为(83.26±3.88)%和(75.12±3.87)%,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3.67±0.31)和(3.11±0.22)L,FEV1分别为(1.65±0.17)和(1.43±0.11)L·s-1,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为(36.81±3.09)和(23.25±2.10)U·mL-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分别为(73.49±3.45)和(53.13±3.55)nmol·L-1,丙二醛(MDA)分别为(12.74±1.14)和(10.09±1.10)nmol·mL-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为(328.30±16.96)和(462.44±17.73)U·mL-1,CAT 主观指标分别为(11.04±2.00)和(18.03±3.23)分,运动指标分数分别为(4.16±1.80)和(6.66±1.76)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分别为(29.39±2.38)和(40.90±2.80)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31.96±2.04)和(40.04±2.57)pg·mL-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分别为(41.50±3.03)和(72.23±4.63)pg·mL-1,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20.0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羧甲司坦片、沙丁胺醇气雾剂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通气情况,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沙丁胺醇气雾剂羧甲司坦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反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牛洁婷王文娟赵莉左亮亮...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PCI术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 mg,bid),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5 mg,bi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入组40例.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别为(30.23±5.28)和(36.58±7.05)U·L-1,心肌肌钙蛋白 Ⅰ(cTn Ⅰ)分别为(1.04±0.18)和(1.25±0.31)ng·mL-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0.29±6.32)%和(34.39±5.62)%,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分别为(15.72±2.83)%和(9.55±2.05)%,一 氧化氮(NO)水平分别为(47.41±5.85)和(41.28±3.37)μmol·L-1,内皮素 1(ET-1)分别为(70.53±8.29)和(83.62±10.11)ng·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MACEs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5.00%,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AMI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具备治疗AMI患者PCI术后心力衰竭的效果,能够有效抗心室重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管内皮功能心室重构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谢凤刘大伟于长青陈芯荛...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吲哚布芬结合氯吡格雷在伴阿司匹林禁忌证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伴阿司匹林禁忌症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吲哚布芬片200 mg,qd,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凝血-纤溶系统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微循环功能指标,并统计MACE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均有39例纳入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9.49%,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57.13±3.16)%和(55.65±3.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分别为(61.29±3.46)和(63.78±3.12)mL·m-2,心脏指数分别为(3.68±0.31)和(3.41±0.28)L·min-1·m-2,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分别为(57.37±2.57)和(55.29±2.74)mL·m-2,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水平分别为(46.29±4.18)和(49.37±5.24)ng·mL-1,抗凝血酶 Ⅲ(AT-Ⅲ)分别为(131.04±10.65)%和(120.95±9.73)%,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分别为(0.54±0.09)和(0.46±0.10)U·mL-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别为(3.52±0.61)和(4.03±0.59)g·L-1,PT 分别为(15.43±0.65)和(14.92±0.57)s,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恶性心律失常1例,对照组的MACE有急性心肌梗死2例、恶性心律失常3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2例、支架内发生急性血栓事件1例,试验组、对照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2.56%和20.51%,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伴阿司匹林禁忌症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给予吲哚布芬结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患者心功能及微循环功能,改善凝血-纤溶功能,并能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降低MACE发生率.

    吲哚布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禁忌证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凝血功能纤溶系统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王海彦桑丽丽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二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初始剂量每次0.5 g,qd,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和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每天2.0 g;试验组在二甲双胍组的基础上加服阿格列汀,初始剂量每次25 mg,qd,根据耐受性逐渐增加至每天50 mg.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并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入组48例,试验组入组42例.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分别为(6.07±0.89)和(6.87±0.82)mmol·L-1,餐后 2 小时血糖(2 h PG)分别为(7.86±1.59)和(8.92±1.65)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6.45±0.53)%、(7.01±0.58)%,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别为(2.76±0.83)和(3.37±0.89)mmol·L-1,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分别为(1.51±0.44)和(1.98±0.52)mmol·L-1,血糖标准差(SD)分别为(1.07±0.27)和(1.41±0.33)mmol·L-1,空腹胰岛素(FINS)分别为(14.64±2.47)和(9.40±2.85)μU·L-1,C-肽分别为(1.82±0.45)和(1.41±0.49)μg·L-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别为2.34±0.52和2.87±0.64;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3例、消化系统反应5例、头晕2例(4.76%)、皮疹2例,对照组发生低血糖2例、消化系统反应4例、头晕1例、皮疹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57%和16.67%,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T2DM有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对于控制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具有显著效果.

    阿格列汀二甲双胍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胰岛β细胞功能

    盐酸利托君、间苯三酚、硫酸镁用于孕20周后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研究

    李娟邓金梅刘江南李小兰...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间苯三酚、硫酸镁对孕20周后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保胎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保胎治疗的先兆流产(孕20周后)患者按队列法分为A组(予以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 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宫缩抑制后持续滴注12~18 h,之后改为口服盐酸利托君片)、B组(予以间苯三酚注射液40 mg+5%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宫缩抑制后停药)和C组(予以硫酸镁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快速静脉滴注后再次给予硫酸镁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宫缩抑制后持续滴注12 h).观察3组患者起效时间和宫缩消失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孕酮(P)、雌二醇(E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药物不良反应、保胎有效率.结果 A组40例,B组38例,C组42例.A组、B组和C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1.71±0.34)、(2.29±0.23)和(4.51±1.12)h,组间两两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宫缩消失时间分别为(1.34±0.32)、(2.24±0.26)和(2.36±0.28)d,B组、C组与A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A组、B组和C组的血清P水平分别为(78.64±10.34)、(69.35±10.52)和(68.76±11.13)ng·mL-1,E2 水平分别为(672.25±85.63)、(623.25±92.31)和(624.12±93.65)pg·mL-1,β-hCG 水平分别为(6.95×104±1 258.65)、(6.75×104±1 274.43)和(6.70×104±1 327.59)mU·mL-1,B组、C组与A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C组的心悸发生率分别为25.00%、0、9.52%,A组与B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50%、2.63%、26.19%,C组与A组和B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19.05%,C组与B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5.00%、0、11.90%,C组与B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保胎有效率分别为92.50%、94.74%和73.81%,A组、B组与C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的起效时间短,可作为控制病情的首选,间苯三酚在保胎效果上与盐酸利托君相当,且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具有优势,临床对于盐酸利托君使用耐受不佳的患者可优先考虑间苯三酚.

    盐酸利托君间苯三酚硫酸镁先兆流产性激素保胎效果

    妊娠期轻度慢性高血压的治疗

    吴焕贤
    179页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王金宝黄琳张卫东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罗沙司他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RA)患者临床疗效及微炎症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尿毒症MHD RA患者.对照组给予rHuEPO 120 U·kg-1的剂量皮下注射,蔗糖铁注射液100 mg,血液透析2 h后由透析器静脉端缓慢滴入大于30 min,每周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罗沙司他胶囊治疗,起始剂量100 mg,每周3次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尿素氮(BUN)、血清肌酸酐(SCr)、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转铁蛋白(TRF)、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血小板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PL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2例和28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30例/32例)和75.00%(21例/28例),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Hb分别为(113.64±12.58)和(104.39±11.67)g·L-1,Hct 分别为(31.51±4.33)%和(28.72±5.47)%,TSAT 分别为(21.11±1.26)%和(19.57±1.29)%,SF 分别为 161.25±7.91)和(210.68±9.02)ng·mL-1,TRF分别为(13.06±1.29)和(16.57±1.45)g·L-1,BUN 分别为(21.90±4.41)和(24.37±3.51)mmol·L-1,Scr 分别(862.56±97.81)和(980.30±99.67)μmol·L-1,NLR 分别为(1.30±0.29)%和(2.01±0.41)%,PLR 分别为(86.57±16.55)%和(104.82±26.31)%,hs-CRP 水平分别为(4.82±0.36)和(6.57±0.55)mg·L-1.试验组的上述指标除BUN和Scr外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血钾升高、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12.50%和21.43%,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可有效提高尿毒症MHD RA患者的疗效,缓解贫血状态,降低机体微炎症反应.

    罗沙司他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微炎症反应

    肝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研究

    彭涛杨沔金梁斌沈雷斌...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入选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队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的HAIC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1~21 d联合口服瑞戈非尼160 mg治疗,28 d为1个周期.治疗28 d后评价近期疗效,比较2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远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入组38例和对照组入组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6.32%和9.5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05%和47.62%,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分别为(10.06±2.33)和(14.67±3.50)μg·L-1,糖类抗原 199 水平分别为(41.39±10.25)和(62.19±15.38)kU·L-1,糖类抗原 242 水平分别为(8.67±2.12)和(13.04±3.17)kU·L-1,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分别为(36.52±9.18)和(45.22±9.01)kU·L-1,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分别为(26.44±6.72)和(33.17±8.20)U·L1,谷丙转氨酶水平分别为(22.98±5.78)和(30.89±7.62)U·L-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3.7和2.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1.7和9.4个月.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32%和59.52%,在统计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IC联合瑞戈非尼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临床获益较好.

    瑞戈非尼肝动脉灌注化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肿瘤标志物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张志敏李永乐牛小龙武广义...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脑氧代谢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降压)、B组(给予瑞芬太尼降压)、C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降压).比较3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氧代谢[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并记录试验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后12 h,A 组、B 组和 C 组的 APTT 分别为(17.26±2.77)、(17.37±2.92)和(31.11±4.74)s,GABA 分别为(18.74±2.71)、(19.22±2.60)和(23.37±2.59)mmol·L-1;停药后 3 min,A 组、B 组和 C 组的 CaO2 分别为(139.31±9.03)、(140.90±8.70)和(131.75±10.11)mL·L-1,SjvO2 分别为(63.59±2.23)%、(63.40±2.44)%和(68.82±3.36)%;C 组的上述指标与 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和C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2%、27.50%和7.32%,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有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可改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维持脑氧代谢平衡,减少认知功能损伤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膝关节置换术老年凝血功能脑氧代谢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基于肿瘤增殖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卵巢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临床研究

    刘易陇何霞宋学武童荣生...
    195-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联合肿瘤增殖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构建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收集2009-2013年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的临床信息.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组织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水平.用Lasso-Cox回归筛选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分析分别用于评估模型判别、校准和临床净获益能力.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模型风险评分预后价值.结果 共纳入131例EOC患者,按6∶4随机分配到训练集(n=79)和验证集(n=52).Lasso-Cox回归共确定7个变量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中模型1、4和6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911、0.943和0.968,一致性指数为0.86[95%置信区间(CI)为0.81~0.91],验证集中模型1、4和6年总生存期的AUC分别为0.830、0.797和0.828,一致性指数为0.71(95%CI为0.64~0.78).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校准曲线显示,模型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结果 之间一致性良好(均P>0.05).DCA分析显示,模型临床净获益均优于TNM分期.模型高风险评分患者的总生存期(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P<0.01)更差.结论 基于肿瘤增殖和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成功开发并验证了卵巢癌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高效、简便的辅助工具,有助于实现卵巢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增殖免疫卵巢癌列线图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