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学会

韩启德

月刊

1001-6821

cjcp1985@126.com,cjcp1985@163.com

010-8280254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Journal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5年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一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我国临床药理学专业的学术成果;交流临床药理的科学研究、药物评价、药物治疗和教学培训等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介绍国内外临床药理专业的最新进展、学术动态;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宣传与药物评价有关的药品管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水平。刊载内容有:1.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论文,内容包括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试验、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代谢研究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2.临床药理学进展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3.新药介绍及评价;4.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经验及问题;5.临床药理方法学的研究及介绍;6.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临床药理工作者;广大的临床医师、药师、药理学及毒理学工作者、医药院校的师生以及从事药品研究、生产、管理的技术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界的科技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HPLC-MS/MS法测定儿童微量血浆中地高辛浓度

    杨志梅冯章英秦亚彬
    1331-1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检测血浆中地高辛含量,并用于患儿治疗药物监测(TDM).方法 取血浆样本10 μL经乙腈沉淀蛋白,用 Phenomenex Kinetex EVO C18(30.0 mm ×2.1 mm,2.6 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水(含0.05%甲酸和2 mmol·L-1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55 mL·min-1,进样体积:30 μL,柱温:45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扫描分析,离子通道分别选择为m/z 798.3→651.3(地高辛)和m/z 801.3→654.3(地高辛-d3).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以及稳定性.结果 地高辛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均为1.39 min,地高辛在0.25~8.00 ng·mL-1线性良好,代表性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8.08 ×10-2x+29.71 ×10-4(r2=0.995 77),批内和批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为91.00%~99.50%,稳定性良好,基质效应符合规定.本方法成功用于65例患儿的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患儿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地高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儿童治疗药物监测蛋白沉淀

    阿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研究

    BROWN D MBOYER D SDO D V孟海峰...
    1335页

    用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甘草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浓度

    黄辉邓远雄刘海艳吴慧慧...
    1336-1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甘草酸(GLY)及其主要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GA)的浓度.方法 人血浆用甲醇沉淀蛋白后,用Syner-gi TM 4 µm Fusion-RP 80A 色谱柱(2.0 mm × 50 mm,4 p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含0.1%甲酸)-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进行监测.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与准确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稀释验证和稳定性等.结果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分别在0.30~80.00 ng·mL-1和1.80~48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分别为0.30和1.80 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8.14%~109.10%和97.25%~100.87%,甘草酸和甘草次酸都没有明显的基质效应.质控样品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72%,准确度在95.38%~109.34%.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甘草酸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人体血药浓度检测及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甘草酸甘草次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代动力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消肿膏中6种乌头型生物碱含量

    夏天利赵德萍薛傲金美玲...
    1341-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UPLC-TQD-MS)法同时测定消肿膏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含量.方法 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 × 2.1 mm,1.7 µ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为40℃,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5 µL;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质量浓度均在1.0~100.0 n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101.24%.3个批样品中,6个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8、0.33、0.38、0.43、0.28、0.06 μg·g-1.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检测消肿膏中6种乌头型生物碱含量,为消肿膏的质量评价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消肿膏乌头型生物碱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含量测定

    基于人群特征的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优化及应用研究

    李鹏郭代红朱曼高奥...
    1345-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临床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的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进行功能开发与优化,持续完善性能,提升监测效率,探索模块优化方式.方法 拓展优化模块功能,增加模块自定义配置内容,并确定最优设置条件;对比优化后测试数据与前期大样本用药人群中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评价研究结果,验证模块优化程度和准确性.结果 根据监测人群特征优化后的新模块,增加了"强制医嘱关键词"功能,并确定纳入6个心电图检查相关的医嘱关键词、且出现频率不少于2次为模块优化最佳配置条件;结合前期自动监测评价研究结果,开展全药和2种单药条件下系统功能验证和比较.在真阳性病例零丢失的同时,系统报警的病例数较模块优化前分别下降了 30.75%、80.13%和90.82%,阳性预测值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 经过功能拓展与优化完善的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显著降低了病例评价人工成本,同时保持监测结果准确度不变;新模块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动监测不同模式需求且运行稳定,更具普适性和灵活性,为自动监测模块研发提供了新的思维途径.

    药源性心律失常自动监测模块优化人群特征药品不良反应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临床应用数据的伏立康唑相关肝损伤风险信号分析

    贠菊平王梓贺刘炜
    1350-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伏立康唑及其他抗真菌药物肝损伤不良事件信号进行挖掘与对比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22年3月抗真菌药物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息,以伏立康唑为目标药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确定风险信号,并与临床常用的其他系统性抗真菌药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获得以伏立康唑为主要怀疑药物的肝功能损伤相关ADE 646例次,发生时间中位数为8 d.与数据库中背景药物相比,伏立康唑与肝损伤强相关{ ROR为6.82[95%置信区间(CI)=6.26~7.42]}.与其他抗真菌药物相比,伏立康唑的肝损伤风险均较氟康唑、艾沙康唑和两性霉素B更高,其RORs分别为 2.19(95%CI=1.94~2.47)、2.31(95%CI=1.66~3.22)和 1.26(95%CI=1.08~1.48).伏立康唑肝损伤ADE信号强度前10位的分别为胆汁淤积、肝细胞溶解、混合型肝损伤、胆汁淤积型肝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增加、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伤、肝功能检查异常及肝脾肿大,且均与伏立康唑强相关(ROR>5).结论 伏立康唑与肝损伤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抗真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及药物体内的暴露量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和实验室监测,包括治疗药物监测,对于预防或及时识别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至关重要.

    伏立康唑肝功能异常侵袭性曲霉菌病真实世界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

    恩曲他滨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预防顺性女HIV感染的临床研究

    MARRAZZO J戴荣源
    1354页

    2020年版《中国药典》儿童禁忌相关药品研究

    杨钰赵瑞玲许馨文赵志刚...
    1355-1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化学药品中儿童禁忌相关品种,为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年至2030年)要求制定儿童禁用药品目录提供技术基础.方法 通过"药智网"等网站收集药品说明书,从中提取儿童禁用相关信息,对不同生产企业说明书标注儿童禁用相关信息一致的药品进行分析.结果 1 741种化学药品中不同生产企业说明书标注儿童禁用相关信息一致的药品共计240种,其中标注"禁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113种,"不宜"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53种,"不推荐"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38种,标注其他儿童禁用相关信息的36种.依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20年版)分类,涉及21个药物类别,包含抗感染药物(77个),解热、镇痛、抗炎与抗风湿药以及抗痛风药(28个),神经系统用药(20个),精神药物(16个),消化系统用药(16个),内分泌系统用药(16个)等.结论 儿童生长发育处在特殊阶段,药物在儿童体内的药理毒理特征与成人存在差异,药品用于儿童的风险获益比需要不断研究以提供更详实的用药依据,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禁忌药品说明书用药安全

    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受试者管理的关键要素

    王晶晶张菁魏琼曹钰然...
    1360-1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口吸入制剂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给药复杂性,其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在临床实施过程中比一般的口服给药难度大,尤其体现在受试者自主进行吸入给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因此在经口吸入制剂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研究团队完成的经口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经验,探讨做好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管理的关键要素及措施,旨在提高吸入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研究者的临床实施能力,确保临床试验质量.

    经口吸入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管理

    基于CiteSpace对(制)何首乌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唐芳曲丽媛岑柏宏王萍...
    1363-1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有关(制)何首乌中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讨(制)何首乌的研究重点和趋势,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制)何首乌的有关文献,并基于CiteSpace 6.1.R6软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章的发表年份、作者、作者国家、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总共纳入中文文献1 131篇、英文文献386篇,共计1 517篇.近3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中文文献发文总量先上升后下滑,英文文献的发文总量则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发文量较高的作者为肖小河和王伽伯及其团队,该团队主要从事何首乌肝损伤机制与炮制减毒研究以及临床中药学与安全用药研究.关键词分析表明,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为(制)何首乌的效毒同源成分以及肝毒性机制及早期预警监测的研究.结论 (制)何首乌效毒同源化学成分的研究一直很活跃,对于效毒同源成分转换关系与机制研究以及肝毒性机制的研究将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制)何首乌CiteSpace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效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