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陈贤义

月刊

2096-4528

zglcyszz@pmph.com

010-5978720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创刊于1972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期刊。以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规范继续教育为特色(与中国医师协会培训部共同主办继续教育栏目,答题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学分),为没有进修机会的医务工作者搭筑一个适宜自学提高的学习平台。内容突出新颖、实用,使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钊张昀昊胡涛张宏昭...
    1204-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近中期效果。方法 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做腹腔镜肝切除术(LH)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应用常规方法切除的患者50例纳为对照组,选择应用精准肝蒂解剖法切除的46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及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 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探讨两组术后1年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总体生存率(OS)。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d TBIL、ALT、GGT、AS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GGT、AST、IgA、IgG、IgM水平均恢复至术前,对照组TBIL、ALT、GGT、AST水平仍高于术前,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IgA、IgG、IgM水平仍低于术前,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P<0。05)TK1、CA19-9、AF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0%,对照组为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RFS分别是78。26%(36/46)、58。0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分别是86。96%(40/46)、82。00%(4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精准肝蒂解剖技术相较于常规方法切除治疗PLC,其近期效果理想,主要体现在改善肝功能、免疫功能及肿瘤因子水平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上,且中期无瘤生存获益显著。

    原发性肝癌腹腔镜精准肝蒂解剖技术近期效果中期效果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晓斌张海光马丽丽吕立丽...
    1209-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与单纯替吉奥化疗在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行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行单纯替吉奥化疗的79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糖蛋白抗原199(CA19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A199、MMP-2、TS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CA199、MMP-2、TSGF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复合消融联合替吉奥化疗较单药替吉奥化疗对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胰腺癌冷热复合消融替吉奥复发率生存率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构建

    李建珍李星星惠娜
    1213-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测模型,评价其预测患者眩晕发生的效能。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个月,将随访期间出现眩晕的96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随访期间未出现眩晕的204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列线图构建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预测效果。结果 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高血压、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为后循环、吸烟、合并高血压、CRP水平高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列线图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模型构建,结果显示模型C-index为0。804(95%CI 0。756~0。852),提示模型辨别度良好;绘制校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良好;绘制决策曲线显示,阈值在0。00~0。90范围内的净受益率大于0,始终有临床意义;在验证组中绘制ROC曲线检验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模型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眩晕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31,灵敏度为67。31%,特异度为68。37%,有一定预测效果。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仍有眩晕发生风险,可能与病变部位、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及CRP水平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患者眩晕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眩晕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联合前倾角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郭振中刘晓宁李朝阳薛磊...
    1218-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前倾角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应用经验定位法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应用联合前倾角定位技术的患者6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假体脱位发生情况、术髋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H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观察组患者的OHS评分及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前倾角技术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使髋关节功能更好恢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联合前倾角假体脱位髋关节功能

    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下胫腓与皮质骨螺钉固定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的疗效对比

    耿洋寿好阁席俊伟高山...
    12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与皮质骨螺钉固定(CBT)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和对照组40例(采用皮质骨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美国足踝学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及踝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内侧关节间隙(MCS)、下胫腓关节间隙(TFCS)、胫腓骨重叠(TFO)、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β-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β-CTX)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及康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较术前明显降低,TFO较术前明显升高,而两组患者术后MCS、TFCS、TFO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GP、BALP较术前明显升高,β-CTX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BGP、BALP高于对照组,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 CBT,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应用于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损伤中效果更为显著,可通过提高维持下胫腓稳定性,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康复,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踝关节骨折下胫腓损伤缝线环抱Nice结弹性固定皮质骨螺钉固定

    应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对比分析

    薛宇全
    1225-1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用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59例患者为观察组;根据组间基线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髌下入路相比,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更优,同时能减少术中C形臂机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膝前痛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胫骨干骨折半伸膝位髌旁外侧入路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

    儿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1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李丹陈吉钢王燕妮
    1229-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儿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效果,并探讨预后与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24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同时复习近20年的相关病例报道文献,中文文献收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0例,英文文献收集38例,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结果 11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均来源于先天性巨痣,黑痣相对平均面积为(13±5。92)%TBSA,5例患者出现皮肤溃疡,1例出现颅内转移。1例患者在外院术后半年转入,其余均为首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9例患者采取单一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除1例未测外,其余10例HMB-45抗体、S-100蛋白、Melan-A抗原阳性率均为100%。就诊时分期:IA期1例,ⅡB期3例,ⅡC期1例,ⅢB期2例,ⅢC期2例,Ⅳ期2例。术后9例患者存活,中位生存期为66个月(2~13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11。00±15。23)个月,总体生存率为81。82%。结论 本研究及结合相关病例文献,早期完整手术切除有助于降低儿童黑色素瘤的死亡率,并延长其生存时间。

    恶性黑色素瘤黑色素痣混合植皮先天性巨痣

    常规超声联合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在子宫肌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陈烨魏梅梅李小心徐杜娟...
    1235-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CUS)联合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在子宫肌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组)和5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为研究对象,经腹CUS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包膜、回声、血流信号分布情况、供血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应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观察病变的弹性图像特征;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得病灶及正常子宫肌层的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上述各参数差异。分别对CUS及CUS+ARFI进行一致性检验,并比较诊断效能,即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内部回声不均匀,供血动脉RI水平高于子宫肌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I模式下子宫腺肌病多以均匀或不均匀的灰色为主、与周边肌层组织分界欠清晰,子宫肌瘤组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灰色弹性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模式下子宫腺肌病组SWV均值和子宫肌瘤组SWV均值均高于子宫正常肌层SWV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子宫腺肌病组与子宫肌瘤组SWV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在对子宫肌层病变的诊断中,CUS+ARFI检查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与CU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S+ARFI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高于C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S联合ARFI技术为诊断子宫肌层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声触诊组织量化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

    儿童癫痫共患抽动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许唯唯姚丹李济世
    1239-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癫痫共患抽动障碍(TD)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癫痫患儿279例,根据患儿是否合并TD将其分为TD组28例和非TD组25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儿童癫痫共患TD的危险因素。结果 279例癫痫患儿共患TD的发生率为10。04%(28/279)。两组患儿在家庭关系、居住区域、癫痫起病年龄、癫痫病程、癫痫控制情况、TD家族史、抗癫痫药物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家庭、癫痫起病年龄<2岁、癫痫病程增加、TD家族史、癫痫控制不佳、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可能是影响儿童癫痫共患T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单亲家庭、癫痫起病年龄<2岁、癫痫病程增加、TD家族史、癫痫控制不佳、联合使用抗癫痫药物可能是影响儿童癫痫共患TD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以关注。

    癫痫抽动障碍儿童共患疾病影响因素

    泻肺定喘方对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症状、血生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年华李亚群赵萍徐杨...
    1242-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泻肺定喘方对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症状、血生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83例痰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定喘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血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两组治疗后主证及次证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和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结论 对痰热闭肺证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泻肺定喘方进行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血生化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不增加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

    小儿重症肺炎痰热闭肺证泻肺定喘方疗效血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