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林副特产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中国林副特产

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佟立君

双月刊

1001-6902

zglftc@sohu.net

0453-6527409

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山街165号

中国林副特产/Journal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林业局主管的全国性技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应用技术为主,报道林业多种经营的管理决策,体制改革探讨;报道山野菜、中草药、果树、油料、香料等经济植物、食用菌以及野生动物的种植(养殖)、开发、产品加工、资源调查等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省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陈智明
    83-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花椒主产区之一,云南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悠久的花椒种植历史.云南花椒产业更是关系到国内花椒市场的稳定发展.所以,以云南花椒产业为核心,首先对当地花椒产业重要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对该产业现状展开研究,找出其中潜在的问题,并最后给出推动当地花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期望对维稳国内花椒市场有所帮助.

    云南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蒲公英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李若婷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易于种植、易存活、无病害.含有黄酮、甾醇、多糖、酚类、有机酸、生物碱等较为复杂的化学成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对近年来有关蒲公英的化学成分、药用、饮品食品、保鲜、饲用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蒲公英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蒲公英化学成分药理保健保鲜饲用

    麦积花椒幼园间作模式及主要价值

    杨恒吉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椒是一种集食用、药用等多用途的经济树种,随着科技的不断攀升,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研发价值.依据麦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花椒种植历史,探索性总结了麦积花椒幼园间作的六种不同套种模式.通过幼园间作充分挖掘利用土地资源,拓展椒园增值空间和功能价值,提高椒农经济收入,解决剩余劳动力,而且增加了固土保肥时效,有效促进椒树生长发育和提前挂果.从而达到椒树"以园养园"和"以短养长"的目的,幼园间作套种模式是林果经济树种高质量发展及提高椒园整体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花椒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展望和思考.

    花椒间作模式主要价值前景

    博峪河林区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屈俊池
    92-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建设与发展关系着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林区管理的重点与核心工作.林业病虫害会导致林木生长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树木死亡.通过分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探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为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管护中心林业建设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确保其森林发挥正常的生态效益.

    博峪河管护中心有害生物防治对策建议

    临沂市林业生态修复中封山育林的研究

    阚荣飞马济华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林业资源保有量持续降低,开展生态修复建设迫在眉睫.封山育林是生态修复最有效的举措,可促进植被快速繁育,起到保水固土,固碳释氧.基于此,阐述封山育林的作用,分析目前临沂市封山育林工作开展的困难,提出多方面改进建议,以期为临沂市林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封山育林生态修复绿化更新

    甘肃洮河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防治措施

    孙瑞江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态绿化提出各种相关政策,有效推动生态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来看,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林业技术发展并未达到预期水平,出现各种病虫害现象,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影响到生态林业建设质量.针对该种情况,政府部门要提高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程度,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基本情况来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生态绿化效果.以甘肃洮河区域为例,分析甘肃洮河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研究整个区域病虫害类型和危害原因,列举几种常见的病虫害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

    林业生态病虫害防治甘肃洮河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乡村造林绿化机制研究

    林晓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造林绿化是乡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乡村经济后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为此提出对新农村建设视域下乡村造林绿化模式及长效管护机制的研究.根据实际的造林绿化需求及标准,进行乡村造林绿化现状的分析.针对生态环境与功能不匹配、造林绿化结构过于单一以及绿化养护标准不统一等探究乡村造林绿化存在问题.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设定造林原则、树种选择与标准制定、多阶段乡村造林绿化模式三部分完善造林绿化结构.以此为基础,制定生态景观、林地分类与评级、乡村造林景观+创新载体、增强长效管护意识,以此来完成乡村造林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逐步营造更为稳定、持续的乡村发展环境.

    新农村建设乡村造林绿化模式设计长效管护管护机制乡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