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高润霖

双月刊

1672-4860

chinalnbj@yahoo.com.cn

010-64216541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164信箱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编辑思想,报道老年病及老年保健医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研究新进展,杂志的主编及编委均是由两院院士及国内外响有盛名的医学专家、教授等组成,杂志学术气氛活跃,根基正,质量高。支持学术争鸣,吸纳各级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及各级护理人员的学术论文,达到探索科学真理,共同提高,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手功能的影响

    顾彬王文帅诸桥直纪黄富表...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同步反复促通疗法(RFE)联合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共4周.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在FMA-UE、STEF和MBI评分上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01);且试验组在三项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同步反复促通疗法联合治疗可改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肌肉电刺激反复促通疗法偏瘫手功能

    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佳瑶刘泽键祁红婧赵赫男...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患者会遗留运动、感觉、吞咽等功能障碍.其中,吞咽障碍易使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疾病的转归.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无创的神经调节技术,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本文归纳总结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现状及其可能机制,发现临床上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时使用的频率、强度、部位、模式等参数的不同,其产生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根据双相平衡恢复理论,理想的经颅磁刺激方案应取决于患者功能结构保留度、中风类型以及分期等.此外发现,小脑刺激、经迷走神经刺激等刺激方式也对脑卒中后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改善有效果,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与非谵妄患者康复疗效及远期预后分析

    王元元张自茂
    11-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与非谵妄患者的康复疗效及远期预后.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北京市第二医院康复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日常活动能力评估(ADL)评分、术后1年的功能结局(行走、卧床、死亡).结果 54例患者中女性33例,男性21例,平均年龄(79.72±7.13)岁.谵妄组患者11例,其中女性4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82.09±8.59)岁;非谵妄组患者43例,其中女性29例,男性14例,平均年龄(79.12±6.70)岁,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9,P=0.221>0.05).谵妄组患者入院ADL评分为30(20,40)分,住院21天ADL评分为30(20,40)分,ADL差值为0(0,5)分;非谵妄组患者入院ADL评分为40(35,50)分,住院21天ADL评分为65(55,75)分,ADL差值为20(15,30)分.谵妄组康复前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14,P=0.157>0.05),非谵妄组康复前后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28,P=0.000<0.05),两组患者入院时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2,P=0.005<0.05),ADL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999,P=0.000<0.05).术后1年谵妄组患者死亡2例,存活9例,其中4例(36.4%)需要辅助装置行走,5例(45.4%)卧床;术后1年非谵妄组无死亡患者,36例(83.7%)可独立行走,6例(14.0%)需要辅助装置行走,1例(2.3%)卧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术后1月内非谵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谵妄患者,术后1年非谵妄组存活、卧床、行走能力优于谵妄组.术后非谵妄组近期、远期预后均优于谵妄组,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是改善患者整体预后的关键.

    老年康复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日常生活能力(ADL)预后

    运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影响

    李秀丽黄富表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进行康复的脑卒中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常规作业疗法、物理疗法、理疗、针灸等.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上肢功能性运动训练,试验组采用运动游戏训练.每次30分钟,1次/天,5天/周,共干预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持续表现测试(CPT)评估脑卒中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评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治疗4周后,对照组及试验组CPT正确率、命中率、平均反应时间和MBI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CPT命中率、平均反应时间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PT正确率和MBI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动游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持续性注意功能,鼓励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脑卒中运动游戏持续性注意

    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韩玉娟马艳玲徐浩明悦芳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康复治疗对不同年龄组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层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22例和老年组(60~80岁)28例,两组均给予系统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评分,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认知、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在认知、运动、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任何年龄组脑卒中患者接受系统性康复治疗后,认知、运动、平衡等功能障碍均能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但中青年组患者治疗效果相较于老年组未见明显优势,因此建议不应因为年龄因素而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常规康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高龄脑卒中患者同样需要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

    系统性康复治疗不同年龄组脑卒中认知平衡功能

    数字油画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曹译丹罗伶俐刘妮平陈明明...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数字油画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对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便利选取60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维持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额外再接受为期8周的数字油画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基础绘画技能培训、主题绘画创作和自由绘画表达.使用日常记忆功能问卷评估干预前后患者记忆功能的变化,同时收集绘画作品和治疗师的观察记录作为辅助分析数据.结果 试验组在干预后的记忆功能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显示数字油画对提升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记忆功能有积极作用.此外,数字油画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状态和心理情感表达.结论 数字油画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记忆功能,增强其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症数字油画记忆功能认知功能非药物治疗

    脑小血管病中APOE4携带与认知及步态的关系研究

    何香花胡才友江东东黄金山...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小血管病中APOE4携带与认知及步态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19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APOE4基因分型、认知评估、单任务和双任务步态分析,并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APOE4、认知和步态的关系.结果 脑小血管病患者中,APOE4携带与否与步态及认知均无关联(P>0.05);不论是单任务步行还是双任务步行中,认知功能越差,步幅、步速、足趾离地角度平均值、足跟着地角度平均值越小;认知功能的状态与步幅、步速、足趾离地角度平均值、足跟着地角度平均值均有关(P<0.001),经逐步法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后,上述步态参数仍然与认知有关(P<0.001).结论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可影响步态,认知是脑小血管病步态的标志物之一.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步态单任务双任务

    脑小血管病中脑白质高信号和影像学负荷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张为黄金山梁梅胡才友...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脑小血管病中脑白质高信号和影像学负荷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1例脑小血管病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病史采集、临床特征分析、认知评估,并行核磁共振检查,对其脑白质病变和影像学负荷进行评分.对上述结果进行分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明确脑小血管患者脑白质高信号和影像学负荷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 在脑小血管病患者中,脑白质高信号与有无中风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认知功能有关(P<0.05);影像学负荷评分与有无高血压病、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病史以及认知功能有关(P<0.05).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仍然说明脑白质高信号与有无中风病史、认知功能有关(P<0.05),提示影像学负荷评分与有无中风、心血管疾病病史及认知功能有关(P<0.05).结论 认知功能和有无中风病史是影响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和影像学总负荷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病脑白质高信号影像学负荷认知功能中风病史

    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病因学特征分析

    黄大海李昌柳廖德发胡才友...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病因学特征,为人工髋关节置换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相关住院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病因、相关基础疾病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多数为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女性平均年龄显著高于男性(P<0.05);本研究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虽高于男性,但差异无显著性;在性别分组中,手术侧别和骨折类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尤以股骨颈骨折为最常见的原因(P<0.05);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普遍伴有基础性疾病,骨质疏松和关节疾病最常见,其次为高血压、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与患者年龄、骨折类别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髋关节置换病因学特征分析骨折类别

    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Meta分析

    黄锦洪恩豪徐莹王锐...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中药熏洗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Pub Med 6个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熏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Cochrane干预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6篇文献,总计13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相比,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率更高(RR=1.16,95%CI 1.11~1.21,P<0.00001),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更低(WMD=-0.64,95%CI-0.74~-0.53,P<0.00001),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WMD=-6.81,95%CI-8.03~-5.59,P<0.00001)及 Lysholm 评分更高(WMD=4.71,95%CI 3.66~5.75,P<0.00001).结论 相比单独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联合中药熏洗可以提升疗效.

    中药熏洗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