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林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

耿玉德

双月刊

1673-5919

zglyjj@126.com

0451-82191383 82192031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中国林业经济/Journal China Forestry Econom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国家林业局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业务指导。中国林业部经济学会林业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共同承办的全国性林业企业管理方面的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交通条件改善对农户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西南山区农户面板数据

    闵师赵龙强潘聪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村地区能源转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之举。基于西南山区农户面板数据,联合使用随机效应二值选择模型和Mundlak方法,实证检验了交通条件改善对农户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条件改善对农户生活能源绿色转型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农村道路硬化使得农户采用绿色生活能源的概率提高了5。45%。机制分析表明交通条件改善通过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传播现代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户生活能源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户主教育水平较高和居住在远离乡镇地区的农户,交通条件改善对其生活能源绿色转型发挥了更大作用。从供给侧视角补充了影响农户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因素,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推动农村地区生活能源绿色转型的政策设计提供了参考。

    生活能源绿色转型交通条件改善家庭收入现代生活方式

    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评价体系建构

    万深玮柯水发
    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重点国有林区的三生空间进行了建构并明确了其与五大文明和五大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三生空间与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应当涵盖林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森工企业的现代化、林人自身的现代化、林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与林区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五个维度;其次,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明确了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性,强调了建构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应当坚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共识兼备、真实反映与数据可得性兼备、全面性与突出重点兼备三项原则;最后,从重点国有林区的现实情况与改革的实践经验出发,选取符合五个维度的36项指标构成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现实情况,借助三生空间的框架提出在林业生产上重视森林数量与质量并举、在林人生活上重视居民共同富裕、在林区生态上重视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三条启示,以期对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进行学理性阐释并建构一套适用于中国重点国有林区的现代化评价体系,促使重点国有林区现代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总目标,并为中国式重点国有林区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三生空间林区现代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林业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索——基于"森林康养+"的林下经济新业态分析

    陈思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森林康养+"模式在林下经济发展中迅速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一林下经济新业态不仅为传统的林业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且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种创新和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森林康养+中医养生+生态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及发展要素分析,为"森林康养+"模式提出了建立配套产业协调发展联盟、打造个性化健康与养生定制服务、系统完成产业融合功能区设计和建立并推动林下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林下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参考。

    产业振兴森林康养生态旅游

    数字经济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张琦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数字经济与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四个维度阐述数字经济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从数字增效、数字驱动、数字创新和数字融合四个角度设计实现路径,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高度融合的同时促进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实现路径

    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效应研究

    陈红王焱荣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责任,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主产区农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利用2011-2021年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粮食主产区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总体趋势呈现上升的态势;②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显著提升主产区各省份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③数字普惠金融对主产区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存在马太效应,即对于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强度大。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于农业绿色生产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农户数字普惠金融的素养、建设灵活的信用评级系统的对策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绿色发展粮食主产区门槛效应

    社会资本、技术感知对茶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茶叶主产区溧阳市茶农调研数据

    马凤才余婷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江苏省茶叶主产区溧阳市365位茶农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资本、技术感知与茶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揭示了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禀赋对茶农技术采纳行为存在异质性影响,以期促进溧阳市茶业绿色化、有机化。结果发现:①社会资本和技术感知正向促进茶农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②社会网络在技术易用性感知;社会信任在技术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社会规范在技术有用性感知对茶农技术采纳行为存在中介作用。③茶农个人特征和家庭禀赋对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采纳行为影响有着显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种植年限和茶园种植面积四个方面,受教育程度、家庭从事茶叶种植人数、茶叶生产年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比值这三个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社会资本技术感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结构方程

    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实证检验

    郑美琪陈彪杨丹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测度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进行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存在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通过推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得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地方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上述实证结果说明,在市场化转型的基础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从而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

    未来我国人口中长期发展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24-2050)

    米红侯妍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将经历短时期的零增长或轻微性负增长,随后实现恢复性增长,进入高原期阶段。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人口生育政策调整的时期,需要通过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来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持续对公共服务产生压力,需要完善人口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促进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关注"一老一小"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人口与公共服务的优质共享需要建立完善的育儿友好型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数字赋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时丹丹肖家男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我国以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加速突破,赋予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以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智慧化转型。通过数字赋能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转型逻辑,分析数字赋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转型的演化机理及现实困境,从提升主体意识、建立公开共享新格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治理体系、完善舆情治理法律保障、加强网络舆情数字化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数字赋能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的优化策略,为政府突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字化治理困境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助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是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G20数字赋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智慧治理

    数字政府建设是否促进共同富裕?——来自三次分配的机制检验证据

    张羽飞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富裕和共享的有机统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政府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选取农村居民收入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指标,并通过三次分配制度来探索数字政府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机制分析表明,政商关系和税收制度在数字政府促进共同富裕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服务在数字政府促进共同富裕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为数字政府建设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

    数字政府共同富裕政商关系税收制度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