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河北省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密度变化情况,为做好灾区病媒生物防制、科学有序地指导媒介生物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8-10月河北省7个洪涝灾害受灾地市21个县(市、区)192个安置点每日蚊、蝇、鼠密度监测数据,蚊、蝇密度监测采用目测法,鼠密度监测采用鼠迹法,利用R 4.2.2软件,采用Wilcoxon 符号秩检验、Friedman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安置点蚊、蝇、鼠平均密度分别为1.05只/(人工·h)、0.45只/m2和0.037处/2 000 m.全省安置点蚊密度总体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监测的第1天平均蚊密度最高,达1.97 只/(人工·h),低于10只/(人工·h)的杀虫(蚊)参考指标;蝇密度总体呈缓慢波动下降趋势,监测的第1天和第25天平均蝇密度较高,分别为0.71和1.00只/m2,接近或达到1只/m2的杀虫(蝇)参考指标;鼠密度呈迅速下降趋势,监测的第1天平均鼠密度最高,为0.181处/2 000 m,远低于5处/2 000 m的灭鼠参考指标.共完成安置点及其周围、厕所、垃圾点3类生境12 586处点位、1 353 104 m2面积的杀虫灭鼠工作.2023年8月洪涝灾区媒介生物传染病发病数729例,高于2022年同期(t=-1.429,P=0.002)、2021年同期(t=-0.929,P=0.119),与2020年同期持平(t=-0.024,P=1.000),高于洪涝后期2023年9月(W=44.500,P=0.013),2023年8-9月未报告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病例,报告鼠源疾病斑疹伤寒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等蝇类机械性携带、传播相关疾病1 215例,其每日发病数与蝇密度相关性不显著(r=-0.195,P=0.146).结论 2023年河北省洪涝灾区安置点蚊、蝇、鼠密度较低,当密度超过杀虫、灭鼠参考指标时启动应急杀虫灭鼠,有效地控制了灾区病媒生物密度,防止了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