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刘起勇

双月刊

1003-4692

bingmei@icdc.cn

010-58900731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杀虫、灭鼠、防治病媒传染病的专业期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已连续3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563页

    家蝇抗药性相关羧酸酯酶MdαE7 G137D和乙酰胆碱酯酶V260L与F407Y突变的核酸检测方法

    刘鹃刘鹏王雅伟余小梅...
    564-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策略,可用于家蝇抗药性相关羧酸酯酶MdαE7 G137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V260L与F407Y突变的分子检测方法.方法 2022年6-7月,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威远、隆昌、市中和东兴5个县(市、区),采用诱蝇笼或捕虫网采集家蝇成虫,用无水乙醇保存,带回实验室操作.根据家蝇羧酸酯酶MdαE7和AChE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单只家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家蝇MdαE7基因和AChE编码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产物,根据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来区分家蝇个体的基因型.结果 采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长度分别为213、170和133 bp的PCR产物MdαE7-137,AChE-260和AChE-407.MdαE7-137经Bst XI酶切后,电泳检测显示26和187 bp 2条条带为137位点敏感纯合子(GG),仅213 bp 1条条带为抗性纯合子(DD),26、187和213 bp 3条条带为杂合子(G/D).AChE-260经Sa1 I-HF®酶切后,电泳显示170 bp 1条条带的,为AChE 260位点敏感纯合子(VV),显示26和144 bp 2条条带的,为抗性纯合子(LL),显示26、144和170 bp 3 条条带的,为杂合子(V/L).AChE-407经Eco RV-HF®酶切后,电泳条带存在133 bp 1条条带的,为AChE 407位点敏感纯合子(FF),存在31和102 bp 2条条带的,为抗性纯合子(YY),存在31、102和133 bp 3条条带的,为杂合子(F/Y).结论 建立的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简便、准确性高,可分别用于快速检测野外家蝇种群中抗药性相关的羧酸酯酶MdαE7 G137D、AChE V260L和AchE F407Y突变的频率.

    家蝇羧酸酯酶MdαE7乙酰胆碱酯酶抗性突变检测方法

    云南省元江-红河流域居民区蚊类的构成和分布特征

    郭小连罗春海吴林波魏春...
    569-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和了解云南省元江-红河流域居民区蚊虫的种类与分布,分析该地区蚊种构成和分布特征,为该地区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022年7-8月和2023年6月在元江-红河流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共选择5个县(市)的9个乡村居民区为调查样区,使用诱蚊灯法在夜间开展蚊类的调查取样.使用Excel 2013汇总数据并分析,计算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I)确定优势蚊种,对不同地区的蚊密度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纬度与丰富度和密度相关性的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2次现场调查共捕获雌蚊2亚科7属29种,共计76 710只.三带喙库蚊(I=0.73)和中华按蚊(I=0.21)是流域的优势蚊种.在所有蚊种中,三带喙库蚊密度最高,为430.57只/(灯·夜),其次是中华按蚊,密度为126.79只/(灯∙夜).不同区域的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773,P=0.152).元江-红河流域由北向南,随着纬度的降低,蚊虫物种丰富度(rs=-0.678,P=0.045)和蚊密度(rs=-0.745,P=0.021)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 元江-红河流域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密度较高,建议防控部门加强蚊媒密度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的监测.

    蚊虫种类分布特征元江-红河流域居民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0、2023年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抗性调查

    牛明杰赵秀云秦玫贺光忠...
    576-580,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家蝇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其变化情况,初步分析原因,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蝇类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和2023年采用点滴法对雌性家蝇进行抗药性测定,通过DPS 18.10软件对数据处理得到半数致死剂量(LD50)、回归方程和抗性倍数,并与2016年抗药性水平数据比较;通过现场查看及询问填表的方式获取2019、2021和2022年石嘴山市零售和集中采购卫生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石嘴山市2020年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4.70、144.72和2.66,2023年抗性倍数分别为37.65、25.89和6.07倍;2016、2020、2023年家蝇对残杀威抗性水平为低抗,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均为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总体呈现升高趋势,对溴氰菊酯和残杀威抗性倍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石嘴山市2019、2021和2022年共使用16种杀虫剂防制家蝇,其中以拟除虫菊酯类为主,各年使用种类分别占总杀虫剂种类的66.66%、41.67%和42.86%;按使用量统计,拟除虫菊酯类每年使用量最大,各年使用量分别占总用量的82.31%、36.36%和59.08%.结论 石嘴山市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与3类杀虫剂在本地的使用情况一致.建议选择与上述3种杀虫剂无交互抗性的其他类型杀虫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家蝇抗药性发展.

    家蝇杀虫剂抗药性宁夏回族自治区

    2015-2021年辽宁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疟疾样本复核结果

    王博孙英伟李鑫王子江...
    5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5-2021年辽宁省各地市上报的疟疾病例样本,在省级参比实验室进行检测复核,并根据实验结果评估各地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的疟疾诊断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疟疾诊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上报的血涂片样本进行镜检复核,疟疾病例的抗凝血样本进行巢式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采用χ2 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组间检出率、检出率与上报阳性率间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21年累计复核380份疟疾病例样本,其中恶性疟阳性样本270份,间日疟20份,三日疟11份,卵形疟34份,阴性45份.上报病例样本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市,共278份,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3.16%.对各地市实验室检测的复核结果分析显示,沈阳市检测符合率为95.36%,大连市为92.97%,全省实验室平均符合率为90.13%.比较镜检和巢式PCR 2种方法的结果,巢式PCR检测阳性率为87.63%,血涂片镜检阳性率为74.47%,2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96,P<0.001).结论 辽宁省各地市疾控中心在血涂片镜检和核酸检测能力虽然逐步提高,但检测水平不均衡,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继续加强实验室人员检测能力培训,稳固实验室检测队伍人员应有的检测水平,做到送检样本的及时精准检测与反馈,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疟疾参比实验室符合率复核结果辽宁省

    本刊关于论著类文章的界定说明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辑部
    586页

    山东省烟台市长角血蜱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调查研究

    赵颖珠李春辉刘成娟王婷...
    587-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烟台市长角血蜱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情况,为烟台市防控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降低蜱危害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4-10月在烟台市牟平区、开发区、蓬莱区、海阳市、栖霞市、招远市、莱州市等地开展蜱监测,采用体表检蜱法和布旗法分别采集家畜体表的寄生蜱和野外环境中的游离蜱.采用巢式PCR法对采集的长角血蜱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SPSS 22.0软件对不同组间阳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共捕获1 698只蜱,均为长角血蜱,其中寄生蜱1 097只,游离蜱601只.将采集的913只寄生蜱与游离蜱按不同地区、不同来源和发育阶段及有无吸血进行分组,提取DNA,获得413份样本,共检出13份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核酸阳性样本,阳性检出率为3.15%,最小感染率1.42%;其中寄生蜱检测出11份阳性样本,包括2份犬源蜱样本和9份羊源蜱样本;游离蜱检测出2份阳性样本.寄生蜱阳性样本均为成蜱,游离蜱阳性样本中,1份为幼蜱,1份为成蜱;不同来源蜱样本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2,P=0.423).开发区、莱州市寄生蜱中分别检出3份和6份阳性样本,蓬莱区游离蜱中检出1份阳性样本,招远市则在2份寄生蜱和1份游离蜱样本中检出阳性,不同市(区)之间蜱样本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8,P=0.038).结论 长角血蜱作为烟台市的优势蜱种,且多个市(区)不同来源的长角血蜱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潜在致病风险较高,应加强蜱生态学监测及相关病原体检测,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长角血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病原体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土壤金属元素含量调查研究

    张娇李建云刘芳张喆...
    593-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土壤中金属含量,探讨土壤中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与非疫源地进行土样采集,各采集30个样地.X射线荧光分析仪测量土壤中钾、铁、钙等13种金属元素含量,应用Excel 2019软件录入并整理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两地金属含量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元素含量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与非疫源地土壤中13种金属元素中均是钙(Ca)含量最高、其次为铁(Fe)和钾(K).疫源地与非疫源地样地土壤中钾、铁、铷元素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23,P=0.015;Z=-2.034,P=0.042;t=2.860,P=0.005).疫源地与非疫源地各元素含量之间多数呈正相关,如钾与铅、钙与铁、铁与铅等(均P<0.05).结论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土壤中富含钙、铁、钾元素,疫源地和非疫源地样地中大多数金属元素存在相关性,金属元素对鼠疫流行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鼠疫土壤金属元素鼠疫自然疫源地

    2023年云南省4个县(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张荣兵段婧陈莉华郝林会...
    598-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云南省4个县(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特征,为云南省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3年云南省报告的所有登革热病例,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景洪市、瑞丽市、勐腊县4个县(市)的登革热暴发时间节律特点,用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率或构成比采用χ2检验,两组非正态计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4个县(市)登革热暴发疫情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3年,云南省共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3 748例,报告发病率为29.42/10万.4个县(市)共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0 012例,占全省72.83%(10 012/13 748),报告高峰期时期为6月15日-11月11日,高峰日为8月30日,4个县(市)输入病例、报告本地病例、向外输出病例数在时间分布上基本一致,不同月份3者间报告病例数有一定的相关性(rs 输入-本地=0.901,P=0.006;rs 本地-输出=0.893,P=0.007;rs 输入-输出=0.793,P=0.033);人群分布方面,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人群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自由职业、学生,构成比分别为31.25%(2 795/8 945)、16.88%(1 510/8 945)、14.21%(1 271/8 945)、10.90%(975/8 945)和8.09%(724/8 945);年龄分布上,20~<70岁组占80.00%(7 818/9 772),报告发病率最高为70~<80岁组(1 244.41/10万),最低为0~<10岁组(306.55/10万),随着年龄增加,报告发病率有增加趋势(χ2趋势=985.310,P<0.001);病例地区分布呈现以人口密集和流动人口较大的口岸或城区乡镇聚集性为主,边境地区乡镇多发,内陆郊区乡镇多为散发的态势.国家级口岸乡镇报告本地病例最多,为7 054例,发病率为1 341.09/10万,无口岸或地方通道的乡镇报告发病率最低,为250.60/10万.随着开放水平的提升,各乡镇报告的本地病例发病率之间有增长趋势(χ2趋势=4 610.937,P<0.001).各乡镇报告发病率与当地人口密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s=0.446,P=0.006).结论 2023年云南省4个县(市)登革热病例主要以口岸或城区乡镇聚集性为主,登革热暴发疫情有明显的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特点,应以边境地区人口密集和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区和口岸乡镇为重点,高度关注传染源和媒介向低风险地区的远距离输出.

    登革热暴发特征口岸云南省

    棘球蚴病病例病灶型别分布特征横断面分析

    薛垂召刘白雪王旭伍卫平...
    604-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棘球蚴病病例病灶型别、部位、数量等分布,为棘球蚴病诊断、防治和病例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选择2012-2016年中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病灶影像学分型资料较完整的病例,描述性统计病灶分型分布,使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型别病灶数与相应型别病例数的关系.结果 纳入研究的4 014例病例中,囊型、泡型棘球蚴病病灶各型别病例占比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囊型棘球蚴病各型别不同省份病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803~534.097,均P<0.05),除内囊破裂型(Ⅲ型)外的其他型别不同职业病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囊型CL、多子囊型(Ⅱ型)、实变型(Ⅳ型)、钙化型(Ⅴ型):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均P<0.05;Ⅰ型:χ2=104.534,P<0.001].泡型棘球蚴病浸润型、液化空洞型、钙化型病例各型别不同省份病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均P<0.05),各型别不同职业病例数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1;P=0.009;P<0.001).同时罹患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病例中未发现有液化空洞型合并囊型病灶、囊型钙化型(Ⅴ型)合并泡型病灶.四川省(Z=-2.630,P=0.009)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Z=-2.254,P=0.024)囊型病灶各阶段病例占比的依次降低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各型别囊型病例中≥90.92%的病例病灶占位部位为肝脏.各型别病灶数与相应型别的病例数呈显著的负指数幂关系(均P<0.05).结论 我国棘球蚴病病例在病灶分型上有地域、职业特性,病灶主要位于肝脏.病灶分型横断面分析可以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分析的重要补充,为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棘球蚴病病灶分型病灶数量病灶部位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