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死亡在炎症微环境中抑制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

    徐小倩孙卫国朱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铁死亡在炎症微环境中抑制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培养PDLSCs,将不含药物培养基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炎症组用含有10 μg/L TNF-α的培养基处理,铁死亡激动剂组用含有10 μg/L TNF-α及10 μmol/L Erastin的培养基处理,铁死亡抑制剂组用含有10 μg/L TNF-α及1 μmol/L Ferrostatin-1的培养基处理.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1,TfR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4)的表达水平及成骨诱导分化后的钙结节数量、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力、成骨标志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水平.结果:炎症组TfR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GPx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炎症组处理第3、5、7 d时的增殖活力,成骨诱导第21d时的钙结节OD540水平,成骨诱导第7d时的Runx2、OCN、OPN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铁死亡激动剂组的上述指标低于炎症组、铁死亡抑制剂组的上述指标高于炎症组(P<0.05).结论:炎症微环境下铁死亡的激活抑制PDL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

    牙周膜干细胞炎症微环境铁死亡增殖成骨分化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侧柏叶酊对斑秃小鼠IL-7/IL-7Rα信号通路和Tregs细胞亚群的影响

    苏家光黄家灿罗世斌陈信津...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1 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侧柏叶酊(Platycladus orientalis tincture,POT)对斑秃(Alopecia areata,AA)小鼠治疗作用以及对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 7,IL-7)/白细胞介素7受体α(Interleukin-7 receptor α,IL-7Rα)信号通路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亚群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雄性C3H/He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AA模型],M+1565 nm组(1 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AA),M+POT组(POT治疗AA)、M+1 565 nm+POT组(1 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POT治疗AA),每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C组和M组皮损组织中Tregs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所有组血液中单个核细胞中Tregs细胞亚群的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皮损组织中IL-7和IL-7Rα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M组皮肤组织IL-7和IL-7Rα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而且Tregs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5).与M组比,M+1 565 nm组和M+POT组IL-7的表达均降低(P<0.05).与M组比,M+1 565 nm+POT组IL-7和IL-7Rα的表达均降低,且Tregs细胞比例都显著增加(P<0.05).结论:1 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POT治疗可以抑制斑秃小鼠IL-7/IL-7Rα信号并减少Tregs细胞的比例.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斑秃小鼠侧柏叶酊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7受体α调节性T细胞群

    无水乙醇灌洗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颈部巨囊型淋巴管畸形的临床分析

    吴雅莹林文雄汪城河刘长江...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水乙醇灌洗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颈部巨囊型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7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共19例颈部巨囊型淋巴管畸形患儿,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37 d~12岁,平均35个月,体重4.2~48 kg,平均13.66 kg.10例位于左颈部,9例位于右颈部,9例合并囊内出血.先行无水乙醇反复灌洗囊腔,再行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观察不良反应,随访至少6~12个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儿中3例进行2次治疗,所有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也出现如术区肿胀、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无水乙醇灌洗联合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儿童颈部巨囊型淋巴管畸形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颈部淋巴管畸形无水乙醇灌洗聚多卡醇泡沫硬化治疗儿童

    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对比

    凌尧兰雪君欧敏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4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45,传统开放手术)、B组(n=50,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及C组(n=49,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比较三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美学效果[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长于A、C两组(P<0.05);B、C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均少于A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均多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C两组VSS评分均低于A组,且B组VSS评分较C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术比较,经口腔前庭入路与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均更好,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同时经口腔前庭入路具有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多,美学效果好等优势,经腋窝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临床可依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经口腔前庭入路经腋窝入路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美学效果

    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

    石定刘宗义荣向科宋永斌...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7月,笔者科室采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患者6例,缺损面积为1.6 cm×2.8 cm~3.5 cm×4.5 cm,缺损范围均大于拇指周径的1/2,不超过3/4,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3.2 cm~4.0 cm×5.0 cm,供区移植全厚皮片.术后通过电话、微信和门诊随访皮瓣外观、感觉及手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9.4个月,所有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均未发生感染,皮瓣外观良好,两点分辨觉8~22 mm.供区植皮均成活良好,2例供区愈合后遗留线性瘢痕.手指功能: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C形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术后疗效满意.

    拇指皮神经皮瓣软组织缺损修复

    股前外侧皮瓣在头面部较大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林琛张希龙邓向东李松涛...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2年10月就诊于笔者科室的头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并行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6~62岁)进行回顾性分析,头面部软组织缺损面积为8.0 cm×5.0 cm~18.0 cm×14.0 cm,部分可见颅骨及钛网外露.彻底清创后,切取合适大小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予以封闭创面,切取皮瓣面积为13.0 cm×10.0 cm~20.0 cm×15.0 cm.大腿供皮区予以直接间断缝合或刃厚游离皮片移植加压包扎.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皮瓣存活、瘢痕、功能恢复及满意度情况.结果:6例移植皮瓣全部存活,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牵拉移位及功能障碍,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对于头面部较大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是一项临床可行且效果良好的修复方式.

    股前外侧皮瓣头面部软组织缺损钛网外露修复临床应用

    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

    王会军步晓惠鲁冰齐荣荣...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的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21年12月,笔者科室应用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5~52岁,平均年龄32岁;致伤原因中重物砸伤13例,机器挤伤10例,电击伤2例;损伤部位中环指9例,小指7例,中指6例,食指3例,创面大小2 cm×3 cm~3 cm×5 cm.结果:本组中2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良好,1例皮瓣远端发紫,经换药,创面愈合,未影响手术效果.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采用逆行掌背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指背中近节骨关节外露创面,手术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二期手术,能够满足对手的功能与外形的修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手指骨关节外露创面掌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糖尿病足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联合时间依赖ROC的生存分析

    文博王汐玉燕辛莫然...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时间依赖ROC曲线联合生存分析预测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ulceration,DFU)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笔者科室住院治疗的DFU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设计研究因素为年龄、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血谷丙转氨酶值(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血谷草转氨酶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碱性磷酸酶值(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谷酰转肽酶值(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血乳酸脱氢酶值(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白蛋白、血糖控制情况、血尿素氮值、血肌酐值、下肢血管病变、Wagner分级、是否存在骨质破坏、有无介入手术、有无截肢(趾)、有无植皮、是否吸烟共19项.连续数据以时间依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time-ROC)计算最佳截断值转化为分类数据,以K-M法计算复发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预测模型,C-index评价模型准确度.结果:共纳入74例DFU患者.糖尿病足愈合后的1、2、3、4年复发率分别为:12.1%、24.8%、33.8%、43.3%.是否吸烟(P=0.002)、Wagner分级(P=0.004)、是否存在骨质破坏(P=0.038)、是否合并下肢血管病变(P<0.001)、年龄大小(P=0.034)、肌酐值高低(P=0.045)、有无截肢(P=0.022)是DFU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P<0.001,HR=19.805)、年龄≥73岁(P=0.009,HR=9.429)、血肌酐值≥66μmol/L(P=0.024,HR=5.423)是DFU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足复发的预测模型:Y=2.986X1+2.244X2+1.691X3(吸烟=X1,年龄水平=X2,肌酐水平=X3),C-index=0.888,模型准确性高.结论:基于时间依赖ROC联合生存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判断糖尿病足复发率的准确度高.

    糖尿病足复发危险因素生存分析时间依赖ROC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美皮康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郑军严中飞刘港黄晨昕...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美皮康敷料用于临床压力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临床诊断为压力性溃疡的80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给予VSD治疗,n=37)和观察组(给予VSD联合美皮康敷料治疗,n=43),统计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美皮康敷料治疗压力性溃疡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美皮康敷料压力性溃疡创面疗效

    面部挫裂伤患者应用改良美容缝合术的效果探讨

    张修周戴复王粟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美容缝合术治疗面部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面部挫裂伤患者125例,根据就诊时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传统清创缝合术组(对照组,63例)和改良美容缝合术组(观察组,62例).于术后7d拆线时比较两组近期伤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于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两组远期瘢痕情况(包含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4个方面),并统计患者对瘢痕的满意度.结果:术后7d拆线时,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丙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乙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等VSS评分及VSS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瘢痕的满意率为91.94%,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清创缝合术,改良美容缝合术治疗面部挫裂伤,近期伤口愈合较佳,远期瘢痕较轻,患者满意度高.

    面部挫裂伤改良美容缝合术瘢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