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
中国煤炭

黄盛初

月刊

1006-530X

mt@zgmt.com.cn

010-84657853 8465780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中国煤炭/Journal China Co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煤炭行业专业期刊。宣传国家工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报道煤炭工业科技成果,以及世界煤炭工业与煤炭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自然发火气体指标及其有机官能团响应特征研究

    侯玉亭张英超孙计全时东文...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煤自然发火气体产物与有机官能团的内在关联,通过程序升温实验和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分析了低温氧化阶段煤自燃气体产物释放规律,阐述了煤自燃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预测了高温阶段气体产物变化.结果表明,煤自燃的临界温度及干裂温度分别为50 ℃和90 ℃,释放的碳氧气体及烃类气体随温度升高呈现抛物式增长.临界温度后,各类官能团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含氧官能团、羟基和脂肪烃变化最明显.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出不同官能团和气体产物的关联度,发现羰基(C=O)是影响碳氧气体和烃类气体最主要的官能团.最后结合官能团在高温阶段的含量变化,推测出煤样在高温阶段释放的气体浓度呈现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

    煤自燃气体指标气体产物临界温度干裂温度官能团关联度

    矿用液压式履带底盘纠偏系统研究与应用

    殷世锋钞希林刘伟刘云飞...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矿用液压式履带底盘在移动行走中出现的履带底盘直行跑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履带底盘纠偏系统及控制方法,使其避免因行驶跑偏导致的作业失效甚至碰壁事故;该系统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对履带行驶偏差进行智能感知,利用西门子PLC控制器完成对纠偏信息的实时数据处理与指令控制.详细阐述了履带纠偏控制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并基于模拟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履带偏移角度或距离超出设定值时,纠偏控制系统开始工作,该系统可控制液压式履带底盘的偏移角度范围为-5.5°~6°,偏移距离最大不超过24 cm.

    矿用液压式履带底盘纠偏超声波测距控制系统

    酚醛树脂泡沫充填材料反应温度和膨胀倍数影响因素研究

    杨春满王凯于潇沣王利红...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酚醛树脂泡沫快速的发泡性能和高膨胀倍数,能够使其在极短的时间将煤矿冒落区的大空穴充满,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而发泡剂和助剂是影响酚醛树脂泡沫的主要因素,对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进行了比较,测试了膨胀倍数、最高反应温度、抗压强度、固化时间和泡孔结构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量的化学发泡剂要优于物理发泡剂,而将两者混合使用后可以取得更好的发泡效果;随着发泡剂添加酚醛树脂泡沫膨胀倍数逐渐增加,当膨胀倍数超过40倍后其抗压强度将低于标准指标要求,因此膨胀倍数在25~40倍时为最佳;添加高热容助剂可以有效降低最高反应温度,但添加量过大时会延长酚醛树脂泡沫的固化时间导致成型慢,进而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助剂添加量在10%~15%时,可以有效降低最高反应温度,并对固化时间影响较小.

    充填材料酚醛树脂泡沫反应温度膨胀倍数固化时间泡孔结构

    煤矿机器人防爆外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研究与应用

    王海燕张梅代卫卫郭伟柱...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金属材料制作井下机器人防爆外壳整体重量大、续航时间短、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安徽玄离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纤维复合增强材料作为井下巡检机器人的防爆外壳.对可做煤矿机器人防爆外壳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关性能和安全性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巡检机器人采用这种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复合增强材料后,机器人总重量只有220 kg,是采用传统金属材料制作同类产品重量的1/10,可以节省90%以上的设备制造成本,并可大幅降低能耗,从而增加了续航时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性能.

    煤矿机器人防爆外壳复合增强材料碳纤维巡检机器人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煤矿掘进机自动截割方法研究

    张铁聪陈华州赵俊杰王利景...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掘进工作面设备自动化控制存在的缺乏可视化人机交互控制、缺乏掘进工作面数字孪生动态建模、缺乏巷道模型与掘进机定位导航系统融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孪生技术的煤矿掘进机自动截割方法;该方法利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的巷道模型生成截割模板,实现掘进机对预设截割断面的自动化截割,可达到人工远距离、可视化控制掘进机安全自动作业的目的.介绍了数字化巷道和掘进机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数据驱动逻辑,并对掘进机自动截割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粉尘等对掘进机自动化截割的影响,降低了人员现场作业风险和劳动强度,解决了掘进机远程截割精确度低、巷道断面成型质量差等问题.

    数字孪生技术掘进机自动截割数字化巷道远程截割地理信息系统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远程集控漏电试验平台设计研究

    崔智明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目前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特征及漏电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导致漏电的影响因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远程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以及漏电检测技术的统筹运用,立足煤矿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的自身实际,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远程集控漏电试验平台.对该平台的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其中的重要构成部件,如监控系统、漏电试验电阻箱等和相关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具体介绍;并对低压漏电试验的有效性进行了现场有效验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符合煤矿远程低压漏电试验的相关要求,大幅降低了由于漏电而产生的停电、送电安全风险,提高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远程在线安全监控能力.

    低压供电系统远程漏电试验漏电试验电阻箱软硬件系统设计电力在线监控

    我国工业领域绿氢发展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杨铮温倩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是未来工业领域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之一,我国水电解制氢技术以碱性电解技术为主,适合波动性新能源的PEM电解技术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从经济性和碳排放两方面对绿氢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绿氢成本还较高,未来随着新能源电力成本的下降以及碳排放成本的上升,绿氢将逐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绿氢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绿氢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随着我国绿氢化工项目的加速推进,在行业脱碳进程中应重点考虑不要盲目加快绿氢的工业应用进程,需要国家层面在绿氢制备和工业消纳领域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同时建议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进度.

    "双碳"目标可再生能源制氢水电解制氢工艺竞争力分析绿氢工业应用

    燃煤电厂CO2捕集的减排效率研究与展望

    张全斌周琼芳
    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客观评价不同CO2捕集技术的能耗水平,判别CO2捕集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减排效率概念和计算模型.CO2减排效率表示某种CO2捕集技术的有效减排能力,即捕集单位CO2所发生的CO2有效减排量,减排效率模型对CO2捕集技术的能耗进行归集和平准化计算,其值越大表明减排效果越佳.利用减排效率模型测算,目前我国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理论极值为98%,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分别达到80%、70%和58%~68%.经工程应用实践验证,减排效率模型能满足评价要求.最后对CO2捕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随着捕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O2减排效率将超过90%.

    燃煤电厂"双碳"目标减排效率CO2捕集能耗

    俄罗斯露天煤矿发展研究

    倪坤王妍刘闯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俄罗斯露天煤矿的资源、生产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俄罗斯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典型地区的技术应用,梳理了俄罗斯露天煤矿装备特点、主要装备应用情况以及俄罗斯露天煤矿主要的生态保护措施.研究得出:俄罗斯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丰富,其探明储量占比达到俄罗斯煤炭资源总量的72%以上,露天煤矿产量占俄罗斯煤炭产量75%以上,露天煤矿是俄罗斯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俄罗斯露天煤矿的开采工艺主要采用轮斗连续开采工艺,同时无运输倒堆工艺使用也较多,挖掘机、自卸卡车、吊斗铲等与开采工艺相对应的装备近些年取得了新的发展.在煤炭开发利用的同时,俄罗斯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环境安全问题,在机构设置、法律法规、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诸多进展,减少了露天煤矿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露天煤矿煤炭生产开采工艺露天装备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