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炭地质

赵克荣

月刊

1674-1803

zhgmtdzh@163.com

010-56575176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外环西路26号院25楼

中国煤炭地质/Journal Coal Geology of China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玻璃基淤泥固化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刘洪涛梧松陶东新陈必权...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淤泥固化及其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宁波地区淤泥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玻璃基淤泥固化剂制备固化土,通过室内试验、固化机理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固化土的力学性质.室内试验给出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随固化剂掺入比改变的规律,并指出存在最佳掺入比为7%;固化机理分析表明随着固化剂掺入比增加,固化土颗粒由鳞片状或条块状向团块状变化,团块体积呈增大趋势,固化土孔隙率小幅增大,中值孔径亦小幅增大,固化土由黏性土向粉土化转变;现场试验取心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室内试验值的70%.结果表明,水玻璃基淤泥固化剂加固淤泥土方案切实可行.

    岩土工程淤泥固化无侧限抗压强度压缩模量载荷试验

    黔东北地区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孕灾地质环境研究

    杨晶晶肖玉安泉刘浩...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东北地区是一个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属于贵州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域.为了深入研究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孕灾地质环境规律,以黔东北地区沿河县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孕灾地质条件实地调查成果资料,结合历年地质灾害数据,详细阐述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分布的总体特征,总结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深入分析各类孕灾因子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孕灾地质条件,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三大孕灾地质条件区,为减轻地质灾害风险、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受月平均降雨量影响十分显著;空间分布情况受地层岩性特征影响较大;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孕灾地质条件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等,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为外部诱发因素;区内易滑地层主要为中志留统秀山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下奥陶统大湾组等;易崩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大湾组、下志留统雷家屯组、中二叠统茅口组;不同灾种的斜坡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滑坡主要发育于凹型和折线型斜坡,崩塌则多发育于凸型斜坡;研究区内地表水系与地质灾害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性,区内乌江流域水系沿线200m范围内发生地质灾害数量占灾害总数的9.74%.

    地质灾害孕灾条件滑坡沿河县

    复合生物膜微生物修复河道水环境技术

    赵俊昌宋国晗王子诺杜仲泓...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扩大,水生态环境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沿河农村和工矿企业对河道水体的影响尤为严重.作为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中的氨氮和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环境治理和水生态系统修复治理迫在眉睫.加之沿河工矿企业生产废水流入河道内,导致河道水体的污染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根据山西省阳泉市郊区温河治理水质提升工程为例,通过"高效生态浮岛+复合曝气生物膜修复"多方位立体式水生态净化技术和新型绿色生物膜修复技术,最终净化塘出水氨氮≤1.1mg/L,总氮≤1.3mg/L,水质指标达到地表Ⅳ类标准.运行成本0.12元/m³,低于同类型最新技术"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运行成本的3~4倍,值得应用推广.

    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修复氨氮有机污染物高效生态浮岛复合曝气生物膜

    广东徐闻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小连
    74-7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广东省徐闻县113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本的采集和分析,探讨该区域内硒含量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受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域耕地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在 0.04~0.82 mg/kg,硒含量平均值为 0.32 mg/kg;其中暗黄棕壤土壤中硒元素平均水平为最大,达到0.41 mg/kg;从地理区域看,位于南部的南山镇和与其相邻的徐城街道和城北乡硒平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乡镇地区,硒含量分别为0.51,0.41,0.42 mg/kg.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中硒元素含量明显不同.滨海冲积物的平均硒含量最高,达到0.35 mg/kg,其次为玄武岩开发的耕地,平均硒含量为0.30mg/kg.综上,土壤类型和土壤母质可能是影响硒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

    富硒土壤空间分布土壤类型土壤母质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