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栾奕

双月刊

1007-9564

mtyx@heinfo.net

0315-3725999;3725386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央级全国性技术类医学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和诊疗新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唐山市某眼科医院2018年-2023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路瑜臻岳淑玲吴冰冰张晓松...
    399-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唐山市某眼科医院在2018年-2023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以期揭示在该地区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唐山市某眼科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确诊为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龄段患者数量及其构成比,分析白内障手术患者在就诊年份、年龄、性别分布上的构成差异以及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及眼压的变化情况,分析2018年-2023年在该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从年份的角度来看,2018年手术人次最多,为816例;2018年-2023年的总例数(人次)呈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手术病例数最少,为379人;在此之后手术人次有所上升,在2023年已达到620例.分析2020年和2021年该院白内障手术患者总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于2020年1月23日我国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提示这种现象可能和2020年严格的防控措施导致的就诊人数和检测数量减少有关.发现白内障通常在中老年时开始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构成比逐渐升高.我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以61~75岁和76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为主要构成人群;19~40岁和41~60岁两个年龄段的白内障患病人群在2018年-2023年中构成比逐渐上升,19~40岁的白内障患者构成比由2018年的0.2%上升至2023年的2.4%;41~60岁的白内障患者构成比由2018年的11.2%上升至2023年的20.8%.在性别分布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者的构成比在各个年份均高于男性患者.各年份术前眼压为(17.210±2.681)mmHg,而术后一天的眼压为(18.230±4.311)mmHg.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 2018年1月—2023年12月唐山市某眼科医院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提示老年、女性群体可能更易患白内障.白内障作为择期手术,公共卫生防控措施或策略是影响白内障患者就诊就医的重要原因.

    白内障手术月份性别年龄新冠病毒肺炎

    饮茶对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纵向变化的影响

    王云宇凡雨星吴于婷李亚奇...
    405-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队列研究探讨农村地区饮茶频率与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纵向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5月-2014年12月于苏州市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所有参与免费健康体检项 目的人群开展基线调查,对入组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年度体检,收集饮茶量、认知水平、抑郁状态和血压等信息,并在2015年-2020年期间,每2年追踪随访一次,根据测量出的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结果计算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饮茶信息由自制问卷获取,按照研究对象的饮茶频率进行分组.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饮茶频率与TyG指数纵向变化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纳入4 391人,6年期间一共开启1次基线研究和3次随访,每位纳入研究的参与者的随访次数均≥2次,平均随访5.3年.与不饮茶人群比较,饮茶人群TyG指数更低,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分组后发现,不饮茶人群的TyG指数在Q2、Q3、Q4分布占比逐渐升高,而其他饮茶组的TyG指数在Q2、Q3、Q4分布占比逐渐降低(x2=42.085,P<0.001).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相对于不饮茶人群,饮茶人群(即使饮茶频率每周或每月≤1天)的TyG指数在随访期间下降(P<0.001),调整模型混杂因素后,结果未发生较大改变,并且结果显示在每周饮茶4~5天的频率下,TyG指数下降效果最佳.结论 饮茶频次和TyG指数的下降相关,尤其是每周4~5天的饮茶频率.

    饮茶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

    外周血NLR、PLR、CEA、NSE和CYFRA21-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候梦圆李春阳沙晓雨高勇...
    414-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2023年6月该院以免疫治疗为基础治疗的162例晚期N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基线2周内的外周血(NLR0和PLR0计数、CEA0、NSE0和CYFRA21-10水平)和第2周期免疫治疗前2周内的外周血(NLR2和PLR2计数、CEA2、NSE2和CYFRA21-12水平).采用RECIST 1.1评估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个周期的疗效和最佳疗效,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5个外周血指标与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和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P=0.024)和病理类型(P=0.038)与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2、PLR2、CEA2、NSE2、CYFRA21-12 预测免疫疗效的能力较 NLR0、PLR0、CEA0、NSE0、CY-FRA21-10和△ NLR、△PLR、△CEA、△NSE、△CYFRA21-1 强,五个指标(NLR2、PLR2、CEA2、NSE2 和 CY-FRA21-12)串联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强.低水平 NLR2(<2.56)、PLR2(<148.53)、CEA2(<2.65ng/ml)、NSE2(<17.73ng/ml)和CYFRA21-12(<2.68ng/ml)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较好(P<0.05),低水平 NLR2(<2.56)、PLR2(<141.93)、CEA2(<21.83ng/ml)、NSE2(<10.00 ng/ml)和 CY FRA21-12(<2.99ng/ml)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较好(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490,95%CI:1.419~8.584,P=0.007)、PLR2(OR=0.346,95%CI:0.141~0.845,P=0.020)和 CYFRA21-12(OR=0.305,95%CI:0.119~0.779,P=0.013)为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LR2(OR=0.314,95%CI:0.149~0.660,P=0.002)、CEA2(OR=0.330,95%CI:0.112~0.972,P=0.044)和 CYFRA21-12(OR=0.410,95%CI:0.189~0.887,P=0.024)为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PD-L1表达水平的升高,晚期NSCLC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呈增加趋势.结论 年龄<65岁,鳞癌的晚期NSCLC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多.低水平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的晚期NSCLC患者更容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在预测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疗效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五个指标(NLR2、PLR2、CEA2、NSE2和CYFRA21-12)串联联合预测的效能更好.年龄、PLR2和CYFRA21 12为晚期 NSCLC患者免疫治疗两周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LR2、CEA2和CYFRA21 12为晚期 NSCLC患者免疫治疗最佳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效外周血两周期疗效最佳疗效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潘记光吴民民刘佳玉宋文婧...
    426-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性地评估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电子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2月29日发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评分、10米步行速度评分以及临床有效率,由2名评价者依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结果 检索到文献3 434篇,最终纳入16篇.共1 420例患者,试验组710例,对照组710例.Meta分析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OR=4.20,95%CI:3.03~5.84,Z=8.58,P<0.001)、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评分(MD=16.41,95%CI:13.62~19.21,Z=11.52,P<0.001)、直腿抬高角度评分(MD=6.90,95%CI:5.40~8.40,P<0.001)、美国脊髓损伤协会运动功能评分(MD=7.22,95%CI:5.43~9.01,Z=7.91,P<0.001)、10 米步行速度评分(MD=0.08,95%CI:0.05~0.11,Z=4.50,P<0.001)、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MD=12.90,95%CI:10.71~15.10,Z=11.5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疗法可明显改善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显著可靠,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针刺康复脊髓损伤运动障碍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4年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