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杨贵贞

月刊

1000-484X

zhmizazh@126.com

0431-88925027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免疫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衰老细胞比例及衰老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刘琳琳陶千山王会平张青...
    2141-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不同疾病状态下外周血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诊的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组17例、缓解组16例、复发组12例),瑞吉和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形态和衰老细胞比例,流式微球分析技术(CB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复发组外周血涂片瑞吉染色显示白血病细胞形态明显增大且SA-β-gal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复发组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患者血清衰老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无相关性(P>0.05);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呈再诱导缓解率低趋势且复发后总生存差(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L-8是复发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L患者外周血中衰老细胞比例和衰老相关细胞因子IL-8、IL-1β、IL-6、IL-10水平显著升高,与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且IL-8水平较高的复发患者预后差.

    急性髓系白血病衰老细胞衰老相关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的关系

    徐震王昭张海生帖永新...
    2146-2149,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IL-6及淋巴细胞亚群与病毒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进入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98例,分析NLR、IL-6及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中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测NLR、IL-6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的相关性,Logistc回归分析检测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着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病情程度加重,NLR、IL-6水平明显上升(P<0.05),CD3+T、CD4+T及CD19+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IL-6与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呈正相关(P<0.05),CD3+T、CD4+T、CD19+T及CD8+T细胞与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LR、IL-6、CD3+T及CD19+T细胞为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LR、IL-6、CD3+T及CD19+T细胞与病毒性肺炎合并ARDS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IL-6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相关性

    MIF、MMPs基因交互作用与强直性脊柱炎及免疫相关性研究

    朱辉徐永申
    2150-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MIF和MMPs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AS发病的相关性,发现AS的高危因素并筛选AS高危人群.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80例AS患者和345例对照者.选择MIF和MMPs家族基因的标签SNP(MIF rs2070767、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2 rs243866、MMP3 rs591058、MMP8 rs11225395),提取DNA后进行基因分型,并进一步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遗传模型与AS发病的关系及高危因素.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目的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与AS的相关性.对MIF、MMPs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及免疫相关性分析.结果:AS组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8 rs11225395最小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MIF rs1007888的GG基因型、MMP1 rs498186的GG基因型、MMP3 rs591058的CT/TT基因型、MMP8 rs11225395 的TT基因型与AS的发病风险相关.GMDR基因交互分析发现MMP3 rs591058,MMP8 rs11225395 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基因环境交互分析发现MIF rs2070767、MIF rs1007888、MMP1 rs498186、MMP2 rs243866、MMP3 rs591058、MMP8 rs11225395、吸烟、饮酒、肥胖相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MIF、MMPs相关基因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巨噬细胞迁移通路及免疫系统调节过程富集.MMPs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呈正相关.结论:MIF和MMP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S的易感性相关,且MIF和MMPs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可通过多个生物学过程引起AS,并可能通过免疫浸润影响AS的进程.

    MIFMMPGMDR强直性脊柱炎免疫

    CaMK4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功能的影响

    王钟毓王洋彬雷飞飞李刚...
    2158-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4)对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比较LN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比例,磁珠分选L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的γδT细胞,RNA-SEQ分析两组中γδT细胞的差异基因.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差异基因CaMK4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aMK4抑制剂处理后γδT细胞表面CD80,CD86和CD40L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CaMK4抑制剂处理后γδT细胞分泌IL-17的水平.结果: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NA-SEQ测序共筛选出28个与LN有关的差异基因,其中CaMK4在LN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差异显著.LN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经过CaMK4阻断剂KN-93处理后,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0L的表达下降、分泌的IL-17水平也下降(P<0.01).结论:CaMK4通过调控γδT细胞分泌IL-17和共刺激分子表达参与LN发病,抑制CaMK4或可成为治疗LN的新靶点.

    γδT细胞狼疮性肾炎CaMK4IL-17

    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

    刘帅伊梦楠焦博王燚灿...
    2163-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弱酸处理后细胞表面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并评估其实用性.方法:采用不同pH的柠檬酸缓冲液处理高表达HLA-B*1301的C1R细胞不同时间,中和pH后用含β2m蛋白、布雷非德菌素A的培养液重悬细胞,加入多肽(多肽组)或不加多肽(空白对照)37℃孵育,加入抗HLA抗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多肽组与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的比值作为衡量HLA分子重构水平强弱的指标,进而代表多肽与HLA-B*1301分子的结合力.结果:pH3.0的缓冲液处理1 min的条件下,HLA-多肽复合物变性解离,细胞表面只保留HLA重链分子,添加具有结合力的多肽可显著提升HLA分子重构水平,可以此评价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结论:HLA分子重构法检测多肽与HLA-B*1301的结合力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也可为研究其他低频HLA分子抗原递呈模式提供参考.

    HLA多肽分子重构结合力

    重组粉尘螨变应原rDer f 27制备及其活性鉴定

    任雅宁周冬梅廖媛芬周鹰...
    2168-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粉尘螨变应原第27组分(Der f 27)重组蛋白,鉴定其免疫活性.方法:构建pET-28a(+)-Der f 27质粒,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诱导表达和纯化后,获得重组变应原rDer f 27.IgE-ELISA和IgE-Western blot检测rDer f 27与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结合率,分别将变应性鼻炎患者PBMC、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SA-2B与rDer f 27共孵育24 h后测定细胞因子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Der f 27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结果:成功构建pET-28a(+)-Der f 27质粒并转化至BL21(DE3)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后,SDS-PAGE和Western blot在约48 kD处见特异性条带;IgE-ELISA和IgE-Western blot检测rDer f 27与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gE结合率分别为39.5%和45.5%;与对照组相比,变应性鼻炎患者PBMC与rDer f 27共孵育后,IL-6和IL-8表达升高(P<0.05);BESA-2B细胞与rDer f 27共孵育后,IL-10和TGF-β表达降低,IL-17A和IL-23A表达升高(P<0.05);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Der f 27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具有此家族通用结构及功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42.62%)和无规则卷曲(35.60%).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较好免疫反应性和免疫原性的重组变应原rDer f 27,并揭示其为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变应原之一.

    粉尘螨变应原Derf27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以提升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尝试

    孙汭郑晓东孙昊昱田志刚...
    2174-2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课程"免疫学技术原理与应用"摒弃了传统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科研道德和科研作风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突出课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专业文献介绍不同实验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迅速适应科研氛围,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和道德标准,教授规范的科研方法,培养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科研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研究生素质和能力教学改革

    基于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的肿瘤综合实验课程的设计及思考

    杨明陈多多房明丽王弘瑞...
    2180-2183,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生命科学及医学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本科生实验课程的连贯性和交叉性,需打破常规单一课程实验的教学内容,开展肿瘤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是与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两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获得技能训练与形成完善科学思维的重要助力来源.本研究将以肿瘤相关基因的分析及干预为切入点,尝试以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技术为主体进行实验课程整合,初步探索建立新的肿瘤综合实验课程.课程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开发,通过数据库筛选、实验操作、实验汇报及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模拟科研过程,以期望显著提高本科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及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研究生阶段相关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储备的师资力量,通过教学促进科研的协调发展.

    实验课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整合肿瘤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通识课程"免疫力与健康"教学模式探析

    韩秋菊赵华俊郝国祥张建...
    2184-2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学生肩负着时代重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对高校通识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力与健康是山东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在课堂上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知识背后的情感价值,提高免疫力智慧,从而实现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培养人才的使命担当.本文通过探讨"免疫力与健康"教学模式的发展过程,对提升高校通识教育及践行我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律健康行为"的宗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健康中国免疫力教学模式课程思政通识课程

    狼疮性肾炎中相关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王佳丽崔安凤韩伟霞祁国烨...
    218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是SLE诱发死亡及终末期肾脏病(ESKD)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减少复发是延缓LN进入ESKD的重要手段.肾活检是确诊和判断LN分型及活动性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性操作,不易重复.因此,尚需一些能早期正确监测肾脏受损程度、有效反映组织学分型、疾病活动性、判断疗效和预后的临床指标.本文就LN相关尿液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LN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生物标志物狼疮性肾炎肾活检肾脏损伤疾病活动性组织学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