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杨贵贞

月刊

1000-484X

zhmizazh@126.com

0431-88925027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免疫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在不良预后中的价值

    唐宁健刘佳雨吴忠俊刘纪宁...
    1102-1107,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严重创伤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潜在类别分析不同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后24 h内大量输血或死亡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36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采用聚类分析和潜在类别分析探讨不同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患者不良预后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D二聚体(D-D)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淋巴细胞水平降低是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不良预后风险呈明显聚集性,可将患者分为不良预后高风险组(淋巴细胞水平≤0.90×109 L-1,72例)和低风险组(淋巴细胞水平>0.90×109 L-1,102例),高风险组不良预后发生率[33.33%(24/72)]明显高于低风险组[13.73%(14/102)](P<0.05);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不良预后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存在3种潜在类别分布模式,高风险组"低GCS评分患者D-D未升高型分布"比例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危险因素较少型分布"比例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两组"低GCS评分患者D-D升高型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评分降低、APTT延长、D-D升高等均与严重创伤患者不良预后相关,淋巴细胞水平≤0.90×109 L-1患者不良预后风险较高,影响因素主要为"低GCS评分患者D-D未升高型分布".

    严重创伤不良预后影响因素淋巴细胞潜在类别分析

    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宿利清王立红高俊珍徐磊...
    1108-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KL-6水平对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的预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70例,依据其是否合并间质性肺病(ILD)分为RA-ILD组(34例)和RA组(3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重点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KL-6表达水平及实验室指标、肺功能、影像学等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I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年龄及发病年龄、病程、DAS28、KL-6、WBC、UA、RF、抗CCP抗体、TLC%Pred、DLCO%Pr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患者临床症状占比关节痛较为突出,HRCT表现胸膜粘连增厚较为突出;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与TLC%Pred、VC%Pred、DLCO%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RF、抗CCP抗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P>0.05);RA-ILD组患者治疗前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RA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RA-ILD组有6例患者死亡,经分析死亡组K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高龄、男性、吸烟、抗CCP抗体升高及KL-6升高是影响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KL-6预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为0.743~0.86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53、0.827,联合检测ROC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854,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结论:RA-ILD组患者血清KL-6水平显著升高,KL-6可作为早期发现ILD的血清学指标,联合肺功能检测可更早发现ILD,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KL-6预测预后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梅雪夏金婵冯龙孙颖...
    1114-111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年本课程团队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从课程目标、教师教学能力、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其中,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人才.

    混合式教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思政

    免疫治疗药物主体间性"双线"教学探索

    秦玮王敬彦王光辉郑公朴...
    1117-1120,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治疗药物是一类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治疗疾病的药物,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其在缓解疾病症状,改善重度炎症带来的不良预后方面尤为重要.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科技产业不断掀起创新浪潮,国家出台多项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加强线上教学,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区域的影响,促进了资源共享,激发了学生兴趣.然而,经过实践性检验,单一线上教学或线下教学模式均存在诸多弊端.本文以重度炎症免疫用药为例,融合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进行免疫治疗药物的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探索.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个体学习的重要性,解决了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主体间性"双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免疫治疗药物互联网时代"双线"教学主体间性重度炎症免疫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