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免疫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杨贵贞

月刊

1000-484X

zhmizazh@126.com

0431-88925027

130061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中国免疫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mmu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免疫学会会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国免疫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本刊宗旨是为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医药单位的免疫学工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报道我国免疫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各分支学科间工作经验,介绍国内外免疫学科发展动态,推动我国免疫学科研、教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设置有分子与细胞免疫学、遗传免疫学、肿瘤免疫学、抗感染免疫学、中医中药与免疫、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兽医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免疫学技术与方法、教学园地、述评、专题综述等,跟踪国内外免疫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前沿等课题,组织专题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虎杖苷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皮炎症反应

    张志勇田辉
    1228-1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虎杖苷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AS斑块和内皮炎症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虎杖苷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用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与维生素D3腹腔注射联合的方法制备AS大鼠模型.虎杖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灌胃虎杖苷40、80、160 mg/kg,阳性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辛伐他汀5 mg/kg,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AS斑块形成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IL-8、C反应蛋白(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同型半胱氨酸(Hcy)、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TGF-β1、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主动脉内壁出现大量AS斑块,血清中TG、TC、LDL-C水平及TNF-α、IL-6、IL-8、CRP、MCP-1、Hcy、ICAM、ET-1含量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主动脉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p-Smad2/3/Smad2/3显著升高(P<0.05).虎杖苷干预后AS大鼠主动脉内壁斑块面积明显减小,血清中TG、TC、LDL-C水平及TNF-α、IL-6、IL-8、CRP、MCP-1、Hcy、ICAM、ET-1含量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主动脉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p-Smad2/3/Smad2/3明显减小(P<0.05),以上指标变化均呈剂量依赖性(P<0.05).阳性对照组TC、LDL-C、HDL-C水平与虎杖苷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比虎杖苷高剂量组更低(P<0.05).结论:虎杖苷通过调节血脂、降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AS斑块的形成,改善AS大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虎杖苷TGF-β/Smad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皮炎症

    《中国免疫学杂志》版权声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
    1233页

    针灸通过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内脏疼痛

    杨敏辛欢邹燃王琼...
    1234-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是否通过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下游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的肠道屏障和内脏疼痛产生影响,探究BDNF/TrkB信号通路作为针灸治疗新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IBS组、针灸组、阳性对照组、针灸+TrkB激活组,每组12只.建立IBS大鼠模型,腹部撤回反射(AWR)检测各组大鼠内脏疼痛;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NF-α、IL-1β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结肠黏膜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组相比,IBS组大鼠结肠黏膜出现破损,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与IBS组相比,针灸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逐渐恢复,ZO-1、occludin表达显著升高,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P<0.05);与针灸组相比,针灸+TrkB激活组大鼠结肠黏膜仍有病变,ZO-1、occludin表达显著降低,大鼠AWR评分、粪便含水量、TNF-α、IL-1β含量、结肠BDNF、TrkB mRNA及BDNF蛋白表达量、TrkB磷酸化程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可通过调控BDNF/TrkB通路,抑制相关蛋白表达,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内脏疼痛及炎症反应,缓解IBS.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针灸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屏障内脏疼痛

    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雷啸阳陈青许时来张茜...
    1240-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免疫细胞动态变化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简易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为肺部感染组(94例,>6分)和未感染组(141例,≤6分).另选多发伤并发ARDS患者(78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淋巴细胞的动态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联合模型,利用Cox回归分析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构建简易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结果:随患者病程进展,CD4+、CD8+先下降后上升,发病3~15 d是最低阶段;CD19+逐渐上升;CD16+逐渐下降,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联合模型显示,CD4+、CD8+、CD19+和CD16+每纵向下降1个/µl,肺部感染的风险分别增加5.6%、4.1%、3.4%和1.3%(P<0.05).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胸部损伤为主、急诊手术、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水平以及发病15 d CD4+、CD8+、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简易风险评分模型的评分在0~36.7分,可划分为低(<16分)、中(16~22分)和高危(>22分)3个风险等级;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价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免疫细胞波动将增加多发伤ARDS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基线CD4+、CD8+以及CD19+水平,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控制高水平免疫细胞并维持平稳对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多发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免疫细胞肺部感染相关性

    帕金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Th9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与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

    曹利红张哲傅天
    1248-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10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Th9亚群水平,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免疫球蛋白、Th9亚群、IGF-1和S-100B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免疫球蛋白、Th9亚群和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疾病程度和所有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gM水平较对照组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研究组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GF-1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IgM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负相关;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均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疾病程度与IgM、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D患者IgM水平降低,IgG、IgA、Th9亚群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IGF-1、S-100B明显相关,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帕金森病免疫球蛋白辅助性T细胞亚群胰岛素生长因子-1S-100B蛋白

    儿童川崎病标准初始治疗方案中使用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的适宜时机探讨

    廖景文
    1253-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标准初始治疗方案中使用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IVIG)的适宜时机.方法:查询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资料.研究期间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病例163例,其中初次IVIG治疗时间在发病后1~4 d者设为早期组,共53例;初次IVIG治疗时间在发病后5~7 d者设为中期组,共54例;初次IVIG治疗时间在发病后8~10 d者设为晚期组,共56例.对比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超声心动图、初次IVIG无反应情况、住院天数和主要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有改善,其中CD4+T、CD4+T/CD8+T和CD19+T水平降低,而CD3+T、CD8+T和NK水平升高;生物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后三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物标志物、IVIG无反应川崎病发生率、冠状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组与中期组和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期组和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有最优的主要临床表现改善及最短的住院天数.结论:儿童川崎病标准初始治疗方案中,发病后5 d内使用 IVIG免疫功能恢复最佳,降低炎症和蛋白标志物水平最优,还能较快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且有最低的IVIG无反应川崎病发生率、最少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瘤并发症,可能是适宜使用时机.

    川崎病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适宜时机

    新型抗KPC-2型碳青霉烯酶纳米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张鑫王辉许剑锋
    1259-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抗KPC-2纳米抗体文库中筛选与KPC-2特异性结合的纳米抗体,为产KPC-2型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检测和诊断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重组KPC-2免疫双峰骆驼,从骆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为cDNA,通过两轮嵌套式PCR扩增出纳米抗体片段,构建抗体文库,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纳米抗体.通过HPLC和OCTET分别进行表位分析和亲和力测定.结果:构建了一个库容为5.47×108 cfu/ml且插入有效片段不低于81.25%的纳米抗体文库;并建立抗KPC-2纳米抗体的免疫淘选方法;获得了2个不同CDR3区的纳米抗体K2和K5,亲和力分别为6.0 nmol/L和4.8 nmol/L.且在KPC-2上具有2个非竞争性结合表位.结论:成功淘选出2个不同表位的特异性纳米抗体,有望替代传统抗体用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疾病的检测和诊断.

    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KPC-2型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

    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SWOT分析

    郝广萍任云青车昌燕游荷花...
    1265-1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思想政治素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进行规模试点,且智慧树线上平台同步精品课已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一流精品课程,目前选择该精品课程的院校已达30所.本文从当前"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际开展情况出发,运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化地分析当前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的内部优势、劣势,课程外部竞争环境的机会、威胁,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与改进方向,为医学免疫学"1233"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续的优化与完善提供重要支撑.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SWOT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张会择赖宇
    1271-1275,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免疫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医学生基础医学理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医学免疫学实验可将基础知识进行系统串联,并融入学生实际操作、主动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免疫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已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至2021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以及关键词突现图谱6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近10年发文量较为平稳;已初步形成内部合作关系紧密的代表性研究团队;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具有较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包括实验教学、免疫学、教学改革、实验课及医学生.同时,该领域研究内容已较为成熟,涵盖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整体研究,具体包括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究、教学实践中特定学生及教师群体的研究3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中得到各类医学高校专业教师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正日趋成型.本研究将有助于广大教师把握该领域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开展后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CD96分子研究进展

    周棋杭孙昊昱
    1276-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CD96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单次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NK细胞和T细胞表面.研究表明,CD96-CD155轴可抑制Th9细胞的促炎效应,维持免疫平衡.小鼠肿瘤模型中,CD96-CD155轴抑制NK细胞和CD8+T细胞的抗肿瘤效应,CD96缺失或阻断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因此CD96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分子(即免疫检查点).然而,关于人CD96功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尤其是阐明人CD96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十分缺乏,亟需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CD96的发现与沿革、分子结构、对炎症反应和肿瘤免疫的调节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CD96癌症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