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代四川"大竹探花文化"考

    黎竞飞宋荻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竹探花文化始于清代嘉庆年间,以四川达州大竹籍探花江国霖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为源流,是一种凝结竹城人民价值取向并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优秀意识形态.大竹探花文化考,立足其生平所处时代特征与中晚清至现当代历史流变,以《民国<续修大竹县志>》与《探花江国霖》所载为江国霖生平为考释基础,结合其自赋诗词,佐以相关历史研究文献,关联文化的群体、环境、生存属性,旨在呈示大竹探花文化的具体精神内涵,开拓文化传承与弘扬的理论契机,发掘其多元价值的现当代启示.

    清代大竹县江国霖探花文化考释

    辽宁北票岩画调查与研究

    姜洪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画是刻画的岩石上的史书,是最朴素的艺术语言,以前北票市对岩画没有记载.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近年文博工作者多年的工作中,在北票市三宝营乡、北四家乡、三宝乡和东官营镇共计发现六处岩画.经调查发现在岩画的周边分布有新石器时代遗址、青铜时代聚落址和辽金时期遗址.岩画的发现是我市一项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为北票市的文明史增加了新的实物证明.本文将以首次发现的岩画为主予以介绍.

    北票岩画三普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桂北地区合院式古民居现状及传承保护对策

    吕玉莲吕志翔潘苑苑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北地区的合院式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然而,目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桂北地区合院式古民居现状的深入分析,包括建筑物老化、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现代化压力、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才短缺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综合的保护和传承对策.这些对策包括综合保护规划的制定、科技应用的推广、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开展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有望有效保护和传承桂北地区合院式古民居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实现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存.

    桂北地区合院式古居民传统建筑文化

    鄂西土家族食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邓圆媛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跨省、跨国游的增加使得文化大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演变,我国本土文化特别是民族性文化受到强烈冲击,其中部分文化因子在交流中幸存下来进而野蛮生长,更多的却湮灭在文化融合的浪潮之中.本文通过食俗这一切入点,探讨地理条件对鄂西土家族饮食习惯的塑造、传统饮食习惯在当代的保留现状,并根据当地发展情况尝试提出相应的文化保护和传播方案.

    鄂西土家族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播

    俗文学语境下《隋唐演义》萧后形象的流变与开新

    郑植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隋唐演义》是一部脱胎于历史而衍生出的演义文本谱系,累次被解构、重建演绎为小说、戏曲、评书等体裁,形成多文体互动的态势,一跃成为了中国古代民间通俗文学的通用代名.俗文学作为最贴近大众的文学形式,以行动为线索串联各情节,人物的塑造首当其冲.史实中,萧美娘作为隋炀帝的皇后,在落魄境地中投奔多个政权.但是在宋明理学社会语境中,其被视做亡国祸水.而民间,受程式化手法抒写、口头表演的形式以及作者、受众立场影响,萧后的反面形象立体、多维起来,迭代为非典型的"圆形人物".同时,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样态发端,女性价值尺度再次衡量,因而俗文学中女性形象流变、开新,具有初步的人文关怀.

    俗文学女性主义《隋唐演义》互文性

    《颜氏家训》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李娜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大儒颜之推给子孙所写的家训,是他记述个人经历、思想用来教导子女的著作,通过对《颜氏家训》中家风思想的内容和特征的梳理,分析《颜氏家训》家风建设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以及对社会的价值和启示,为当代文化事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通过文献研究法,将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颜氏家训》的产生条件、主要内容和当代影响都做了全面的探究.阐述了《颜氏家训》家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注重道德修养、强调家庭氛围、倡导勤俭持家等.分析了《颜氏家训》家风建设思想对当代家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启示,如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等,都进行了研究,还提出了《颜氏家训》家风建设思想在当代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融入家庭、社会等领域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颜氏家训》家风建设当代价值

    歌剧《木兰诗篇》中花母花父的角色分析与演绎

    孙悦然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民族歌剧《木兰诗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主角"花木兰"的舞台演绎,对于花母和花父的舞台角色分析与演绎相对甚少,是目前学界研究比较忽视的方面.本文针对花母和花父的舞台角色进行研析,总结概括角色特点及唱段分析,探讨青年演员跨年龄角色演绎,以及花母花父的艺术形象作为花木兰心理转变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探究其对主角形象的侧面呈现可以弥补歌剧的整体研究.从花母花父人物形象分析和演绎两方面着手,以便深入理解歌剧的全貌.

    《木兰诗篇》花母花父角色分析与演绎

    生态文明视野下贵州特色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冯静静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的民族文化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地区身份和历史的载体,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的多样性为生态保护提供丰富的知识实践,反映了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的联系.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文化特征面临着消失的风险.通过强调生态文明的原则,制定有效的策略,可以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免受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同时增强地区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旅游.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并传承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

    生态文明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书法艺术的意境美探究

    张聪明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究了书法艺术的意境美,着重研究了形态之美、庄严气魄、潇洒浪漫和神韵之美等方面.书法艺术的形态之美是其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艺术特征.书法艺术的庄严气魄是其内在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创作中的崇高情怀的集中体现.书法艺术的潇洒浪漫是其独特的书写风格和情感表达的自由展现.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是指作品所蕴含的灵动、超越凡俗的艺术气质.最后,本文也对书法意境美的传承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书法家也需传承书法艺术中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书法艺术意境传承

    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文化传播解读

    赵娜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于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在文化传播中的关键角色和影响.通过对影视作品在红色题材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文化符号与意义解析、意识形态传播与话语权掌握,以及文化认同与价值观传播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旨在探讨这些影视作品在传播历史、传承文化、塑造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化传播策略的解析,为理解红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传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洞察.

    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文化传播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