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东方诗韵"(钢琴与乐队)的创作手法和文化内涵

    曹盈盈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方诗韵》是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一首钢琴与交响乐队协奏曲,作品以民族音乐元素为叙事性的核心素材,通过钢琴与乐队之间的协奏形式,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展现了崭新中国的精神面貌.本文从创作手法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探索作曲家独特的创作理念,为我国当代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发展提供借鉴.

    《东方诗韵》创作手法音响特征文化内涵

    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晋南民间舞课程中的应用

    肖瑞芬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音乐专业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都逐渐意识到,音乐基础课程在整体学生专业水平的奠定上存在着的重量和意义.因此,视唱练耳教学综合类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在当今音乐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和训练中,逐渐开始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加快实现训练的目标进程,尝试不同种类的训练和实验方法,调整视唱练耳课程的丰富程度,避免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单一和脱节,也需要更多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创新.

    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晋南民间舞课程

    他观与自述:舞评对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影响探赜

    唐晓烽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评在当代舞蹈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介绍了舞蹈评论的基本概念和当代舞蹈评论的发展概况,包括大众的评论活动和专业性评论活动,探讨了舞蹈评论的现状,以及批判性思维对舞者的重要性.舞蹈评论不仅推动了舞蹈专业理论与创作的进步,还促进了业余舞蹈活动与欣赏的繁荣.批判性思维在舞者中的应用强调了舞蹈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舞评在当代舞蹈艺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舞蹈的繁荣和创新.

    舞蹈评论当代舞蹈舞蹈发展

    丑角之美——浅谈戏曲丑角的间离效果

    赵晨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丑角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属四大行当之一,这个名目从宋元南戏时期发展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且贯穿于全国范围内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之间,正可谓是"无丑不成戏".20 世纪著名戏剧家,表现派代表人物布莱希特曾观看戏曲,赞叹了戏曲写意虚拟的审美艺术特征,而戏曲艺术与他追求的"间离"之间亦有所共通,脸抹豆腐块的丑角即是打破"第四堵墙"的一枚顽石丑角的出现使戏曲表演中参与的观众,在沉浸和间离中进行切换,这让戏剧的呈现愈加精彩.

    丑角间离效果戏曲

    高音区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李慧琴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歌唱者具备良好的音准、节奏、音色和表达力,还要求歌唱者能够灵活地控制和运用自己的声带,尤其是高音区.高音区是声乐表演中最具挑战和魅力的部分,它可以展现歌唱者的技巧、情感和个性.本文旨在探讨高音区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在阐述高音区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了高音区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最后提出了高音区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的培养和训练建议.希望本文能为声乐学习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声乐表演高音区演唱技巧发声方法培养训练

    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组织分析法的演变——以伯格与施特劳斯的分析方法为例

    孙雨直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组织分析方法的历史演变,特别是亚瑟·伯格和约瑟夫·施特劳斯的理论贡献.通过分析伯格的《关于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组织问题》一中对于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组织的分析方法,以及施特劳斯在《斯特拉文斯基的调性轴》中对这一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揭示了斯特拉文斯基作品中音高组织原则的独特性,并展示了他如何超越传统调性和声的界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理论家对斯特拉文斯基音高组织的分析方式,尝试说明这些理论在 20 世纪音乐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为理解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斯特拉文斯基伯格施特劳斯音高组织调性轴

    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以"木耳音乐"为例

    钱琨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学软件被开发使用,其中视唱练耳类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程序的队伍也日益壮大.这类技术以基本乐理、视唱和听音为主,内容不尽相同.视唱练耳类应用程序的使用者主要以业余音乐爱好者和艺考生为主,在专业音乐院校中使用的范围不甚广泛.本文以"木耳音乐"为例,阐述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优势及不足,供广大视唱练耳教师及音乐学习者参考借鉴.

    视唱练耳人工智能

    浅析音乐教育的作用

    王慧慧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大功用就是塑造我们的秩序感、培养内在的协调感以及激发我们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教育,人们的人格得以健全,审美理想得以实现.这种教育方式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音乐音乐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研究

    向谧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各不相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民族音乐文化多不胜数,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和审美情趣,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优秀的音乐专业人才和发掘保护民族音乐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只有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和宣传民族音乐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做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音乐教育效果.

    民族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结合创新

    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红色革命音乐资源的引入价值与措施

    和海霞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院校钢琴教学中引入红色革命音乐资源对于促进学生人格发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明确红色革命音乐资源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引入价值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出合理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大学钢琴教学中红色革命音乐资源引入价值、引入目标和引入措施三个角度展开论述,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吾辈同行提供更多的参考与论争,对大学钢琴教学内容的延伸做出有效优化.

    大学钢琴教学红色精神红色革命音乐资源人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