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道周在近现代行草创作中的影响分析

    胡智深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研究了黄道周对我国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的影响。包括黄道周及其书法成就概述,以及黄道周对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的主要影响。经研究发现,黄道周对我国近现代行草书法创作中的用笔、结字以及章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黄道周书法的传承与近现代行草书法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黄道周书法成就近现代书法行草书法创作

    新形势下文物考古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

    马强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国内各行业均带来直接影响。文物考古发掘是保护国家文化的关键工作,与数字化技术结合后,产生了巨大改变,不仅有效保留了发掘过程中的图文资料,还可在其基础上提升传播便捷性。为确保新形势下文物考古发掘实现有效数字化建设,要在未来发展趋势基础上,了解工作要点,从而使相关信息系统价值得到全面展现。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文物考古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趋势、关键内容,同时,细致阐述了数字化建设要点、效果强化策略,供参考。

    文物考古信息资源数字化

    现代文明下民族文化的困境隐喻——《气球》的一种符号化解读

    王韫涵黄永杰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气球》中将目光聚焦于新时代浪潮下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变革,通过描绘藏民在面对生活时的挣扎与冲突,构建了一个丰富的影像世界。影片运用一系列符号化叙事,一方面展现了导演对藏地人民自我身份的找寻,另一方面也呈现了藏族民族文化在时代变革下的传承与发展。因此从影视符号学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得解码影片呈现背后的底蕴,从而实现导演对少数民族形象解构与反思。

    电影符号学《气球》隐喻探析

    冰山理论中"渴望"层级视域下的人物关系研究——以电影《叫我第一名》为例

    许嘉欣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山理论模型显示了冰山上下的不同属性,浮在水面上的表象,是事件、语言与行为,呈现出来"可见"的状态。是冰山上层的"事件",是他面对世界的"行为"。驱动人做某事,是水面下未被看见的部分,冰山内在的各个层次。本文旨在探究冰山理论中察觉"渴望"之于生命力量的重要性。本文采用冰山理论,以"渴望"体验层次为主要基石,对电影人物间的关系与主人公的个人成长进行解读。本文站在一个新颖细致的视角看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心理学中冰山理论间的关系,分析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研究的过程中体验个体走进生命的渴望的重要性,通过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了解了个体的高自我价值。

    冰山理论渴望层级《叫我第一名》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三全育人"模式下高校钢琴室内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崔晓珂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琴室内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深入挖掘高校钢琴室内乐课程的育人特点,将其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才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文章结合高校钢琴室内乐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营造良好氛围关注过程性学习成长、优化高校钢琴室内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高校钢琴室内课程的教学方法、深挖高校钢琴室内乐课程育人元素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音乐人才。

    高校三全育人钢琴室内乐课程育人

    新时代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的发展与传承

    赵子瑞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音乐文化是中国近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民族文化底蕴的一种特殊艺术文化。在历经百年的传承发展中为民族独立、抵御外敌、国家富强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也是指引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新时代高校作为培养祖国未来、民族希望的重要场所,在发展与传承红色音乐文化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推动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生群体里的普及和深入了解,实现红色音乐文化发展传承的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也得到有效提升和进步。

    高校红色音乐文化传承艺术

    浅析齐尔品钢琴练习曲和声技法

    孙瑞琪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齐尔品作为首次提出钢琴作品的"中国风格"的作曲家,在和声创作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本文将从和声的五声性结构和和声横向进行特点两个方面分析齐尔品"中国风格"和声的创作特点。

    齐尔品钢琴练习曲调式和声

    广西壮族民歌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表现技法探究

    张微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项研究专注于探索广西壮族民歌如何经过精心改编成钢琴作品的表现技法,其旨在为音乐领域的相关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分析比较和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和剖析了已有的广西壮族民歌钢琴作品。研究的成果清晰地展示,广西壮族民歌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彰显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在钢琴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通过将西方钢琴作曲技术与广西壮族民歌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状态。这一过程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交流与融合,更是文化上的融汇。总的来说,广西壮族民歌与钢琴的融合在音乐创作领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不仅彰显了广西壮族音乐的独特之处,还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对广西壮族民歌改编为钢琴作品的表现技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音乐创作和文化交流提供启发和指导。

    广西壮族民歌改编钢琴作品表现技法

    民族声乐艺术与声乐技巧融合研究

    张敏楠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族声乐艺术作品演绎过程中,演唱者需要实现声乐艺术与声乐技巧的有机融合,才能够完美展现声乐艺术,给听众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也要求演唱者能够把握好声乐艺术与声乐技巧的关联点,切实提高融合效果。本文以山西民歌为研究对象,接着综合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中声乐技巧的具体体现,并阐述了《桃花红杏花白》中声乐技巧的运用方式,最后从进行声乐作品的深入分析、做好演唱过程中的调整与控制、使用丰富的腔体突出声乐艺术魅力、开展民族声乐艺术的二次创作等五个方面,探究了有效展现声乐技巧的方式。

    民族声乐声乐艺术声乐技巧二次创作

    大数据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机制及策略研究

    龙姝帆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机制对于促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民间音乐传播机制构建要素的基础上,针对内容创作、受众定位、传播渠道建设等方向,对应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播策略,综合总结出融合大众主流音乐元素,创新民族民间音乐传播内容、强化宣传音乐艺术文化价值,打造具有民族辨识度的音乐品牌形象等实践传播路径,旨在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大数据技术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播受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