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时代下少数民族服饰品的创新设计与实践

    安若溪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来提升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少数民族服饰品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制作过程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时代下少数民族服饰品的创新设计与实践,分析数字化技术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服饰品的传承与发展,并从实践角度阐述创新设计方法的应用与成果.

    数字化技术少数民族服饰品创新设计

    美学视角下的广西彩调剧探析

    吴兆玉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彩调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其视觉艺术表现尤为丰富和独特.通过对代表性剧目《山歌情长》的具体案例研究,本文探讨了广西彩调剧在保持传统美学特征的同时,如何融入现代元素以及对现代观众的吸引力.重点分析了彩调剧在服装、音乐和舞台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以及这些改变如何影响了其受众接受度和市场表现.文章提出了关于广西彩调剧在未来发展中继续融合创新与传统的建议,强调了其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中的重要性.

    美学视角广西彩调剧文化传承艺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宋帅龙牛晓锋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体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和传统体育文化的共同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传统体育文化的共同繁荣.

    全面乡村振兴传统体育文化文化传承文化发展现实路径

    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路径

    彭雅婷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也能够在传承创新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及保障乡村生态文明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内涵、特点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了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并结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的合理路径,以期为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路径

    论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红色家风及当代传承

    卢思彤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人才群体相继涌现,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则成就了湖湘文化的星汉灿烂.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红色家风诞生于革命岁月,涵养于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优秀革命家庭.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更加值得学者深入研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红色家风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资源,更是我们传承湖湘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接续传承红色家风,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革命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加强对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伟大事迹和家庭精神,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湖湘文化红色家风革命精神红色基因

    福建省畲族民间体育保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研究

    兰卉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民间体育进行保护,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各民族的传统体育种类繁多,与当地的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等息息相关.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都市的建设,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一些地处偏僻的乡村和山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正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以此为基础,探讨福建省畲族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与保护对策,以期在保护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畲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承保护措施

    基于都市电影的重庆建筑空间特性研究

    万彧吉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与电影是具有相通性的两大艺术.21世纪以来,重庆越来越受到电影人的偏爱,成为热门的电影拍摄取景地.电影通过剪辑等手段展示并加强了重庆建筑空间印象.形式的多样性与典型性、复杂性与矛盾性、灵活性与自由性、混杂性与丰富性以及内涵的丰富性与标识性构成了都市电影中和现实世界里重庆建筑空间的特性.

    重庆建筑空间特性都市电影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食品营养研究

    李辉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交流的加深,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多元文化影响.传统的饮食文化逐渐融合了外来文化元素,形成了新的饮食趋势,这使得研究多元文化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通过深入研究多元文化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人的饮食选择背后的文化动因,促使对传统饮食习惯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有针对性.

    多元文化中华民族饮食文化食品营养学

    民族特色文旅品牌探究——以毕节彝族火把节为例

    彭显明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赋能模式成为我国协同地区文旅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路径,地区内的传统民族文化是打造文旅品牌的核心资产,在新时代下资产转换和创收成为必然选择.毕节作为贵州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拥有双5A级景区的城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打造自己的"文旅品牌"成为毕节转型关键时期和发展机遇.本文旨在挖掘、塑造和传播"独一无二"的毕节文化旅游价值,提炼出毕节文旅品牌,利用毕节特有的民族特色讲好"毕节故事",规划品牌实施路径,借助彝族火把节"引爆"毕节文旅,助力毕节成为"旅游强市",实现文旅赋能和带动产业发展,打造贵州文旅+产业发展的绿色样板.

    毕节民族文旅品牌火把节

    浅谈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以《鲧禹治水》为例

    闫黎檬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源头.神话虽然充满幻想和想象,但其中蕴含的百折不回、自强不息、一心为公、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神话故事的现实意义就在于,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明薪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中国神话故事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弘扬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我们每个人都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从而厚植家国情怀!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必由之路.

    中国神话民族精神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