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郑进

半月刊

1007-8517

zgyy1992@163.com

0871-5349183、5339255

650228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路709号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献分析道家踵息养生方法

    黄文胡耀魏亦威林惠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踵息是一种道家服气法,通过修炼呼吸吐纳对人体形气神均有所养,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文章以道家踵息养生为研究对象,在古今文献中查找相关资料,归纳总结踵息的词源、内涵、修炼方法、养生原理.

    踵息调息服气法道家养生

    朝医古籍《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版本及学术思想研究

    李根培徐玉锦崔昊震车红花...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民族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介绍朝医古籍 《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着手,收集查阅《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国内外版本,重点研究《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的学术思想.

    《东武遗稿·四象金匮秘方全》版本学术思想

    基于《内经》理论浅析乌梅丸证

    许洁夏郭明章
    7-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为千古经典,即便偶尔会有医家提出质疑,但更多的是历代医家对其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而《内经》作为中医理论最早、最坚实的根基,是从理论上探寻《伤寒论》最强有力的证据.肝虚为乌梅丸证的首要病机,而乌梅丸证同时伴有脾胃虚寒、痰饮阻胃,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文章通过引用《内经》中部分理论来讨论以肝虚作为乌梅丸证首要病机的观点.

    乌梅丸内经肝虚

    浅议《伤寒论》扶阳思想及对儿科临床的意义

    祝海莹翁端怡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寒论》扶阳思想渊源于 《内经》重阳之旨,强调临证时顾护扶助阳气.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特殊,阳气稚嫩而易伤难复,顾护阳气对于儿科临床值得重视,文章尝试探讨《伤寒论》扶阳思想对儿科临床的深刻意义.

    伤寒论扶阳思想小儿

    基于卵圆孔未闭相关性偏头痛的中医心脑关系探讨

    李欣雅王恩龙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头痛作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流行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有研究发现,偏头痛的发病与卵圆孔未闭(PFO)具有显著关联性.因此从心脑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偏头痛发病的内在中医机理,以期为偏头痛等脑病的中医认识和治疗开拓新思路.

    偏头痛卵圆孔未闭心脑同治心-脑轴中医基础理论

    基于攻逐胃家结邪理论探讨宣白承气汤治疗AECOPD伴胃肠功能紊乱

    吴红梅于白莉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在临床中常伴有腹胀、腹痛、便秘、纳呆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中医认为此期病因为在久病肺虚的基础上加之六淫外邪侵袭,致肺气壅滞,痰浊、水饮、瘀血郁久化热、化火,痰热或湿热等实邪侵犯肺脏,肺金为脾土之子,子病及母,肺热致湿热蕴结于胃肠,最终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肺为娇脏,肺脏受邪则宣降失常,肺气不能敛降于大肠,致传导失常,糟粕内停,不得下行,秘结于内,气机失调,与肺胃、大肠关系密切.治疗上以清泄肺热、化痰定喘、泻热攻逐胃家结邪为主,采用宣白承气汤收上下同治、脏腑合治之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攻逐胃家结邪宣白承气汤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虚、瘀、浊"理论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陈子琪吴姿莹彭璘宋卫国...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预后不良.中医学治疗DKD有着丰富的经验,在预防、阻滞DKD发生发展,延缓最终结局的发生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文章基于从"虚、瘀、浊"论治DKD的有效性,进一步探讨其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分子学机制的相关性,旨在从生物信号转导层面探讨中医药防治DKD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DKD提供更丰富的科学依据以及新思路.

    糖尿病肾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医理论

    苗药黑骨藤种子育苗萌发因素筛选及优化

    龙金兰吴之坤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苗药黑骨藤进行种子萌发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优选出黑骨藤种子最佳的萌发条件,为后期黑骨藤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黑骨藤种子进行种子萌发消毒条件、萌发基质、温度和光照等各因素水平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筛选出最佳萌发条件.结果:5%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更好且种子萌发效果好,萌发率为97.78%,显著高于其他消毒处理组;脱脂棉为萌发床,种子萌发后长势更好且根茎粗壮;相较于其他光照处理组,光照16 h处理组的发芽势、萌发率高,发霉率低且幼苗粗壮健康;在25℃温度下对黑骨藤种子萌发的促进能力较好.结论:在各单因素筛选的前提下,黑骨藤种子萌发最佳条件为:5%次氯酸钠消毒,脱脂棉为萌发基质,萌发温度25℃,光照16 h/黑暗8 h.

    黑骨藤温度光照萌发

    藏药大花龙胆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与鉴定

    张国英耿丹丹迟晓峰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大花龙胆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筛选、鉴定.方法:采用HPLC-DPPH-MS/MS在线抗氧化活性筛选体系开展活性化合物筛选,利用制备色谱分离活性产物并进行结构鉴定,运用DPPH测定5个主要活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大花龙胆中筛选出5个抗氧化活性物质;质谱数据鉴定化合物1为异荭草素、化合物2为异金雀花素;制备色谱制备分离出化合物3~5,1 H-NMR和13 C-NMR数据鉴定化合物3为乌奴龙胆苷E、化合物4为大花龙胆苷B、化合物5为乌奴龙胆苷A;5个化合物中,乌奴龙胆苷E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大花龙胆苷B最弱.结论:快速筛选出大花龙胆中5个抗氧化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抗氧化能力测试,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大花龙胆的活性物质基础提供基础数据.

    大花龙胆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构鉴定

    金丝苦楝的本草考证

    陈玉燕许文徐伟黄泽豪...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丝苦楝是泉州民间常用中草药,然未有学者对金丝苦楝药材历史演变的系统梳理和深入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考证.文章从名称、基原、入药部位、功效主治等进行系统考证,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金丝苦楝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金丝苦楝的别名有倒地铃、小果倒地铃、三角泡、假苦瓜等;基原物种是无患子科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 L.),全草入药.本草古籍记载金丝苦楝具有凉血、消疮之效,用于黄疸、蛇伤.现代则在凉血消疮的基础上又多了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之效,泉州地区还用于治疗糖尿病.该考证结果可为金丝苦楝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金丝苦楝本草考证名称基原入药部位功效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