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苏根元

月刊

1006-6810

ZGMZYYZZ@126.com

0471-6920167

010020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Chinese Minor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内蒙古卫生厅主办、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承办的我国唯一一份国家级综合性的民族医药学术期刊。本刊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医文摘核心期刊,被国家认定为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应用媒体。主要刊登有关我国民族医药的理论探讨、临床报道、方药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实验报告、教学经验、科研总结、历史文献、名医介绍、疗法介绍、文献综述及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QT校正离散度的影响

    刘宇刘振玉
    27-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伴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疗效及对QT校正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3月收治的94例MI伴A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心排血量、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QT离散度(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PH氧化酶(NOX)、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45/4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36/47)(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心排血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Tcd、QTd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NOX、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8%(3/47),与对照组的12.77%(6/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汤辅助常规疗法治疗MI伴AF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心功能、QT离散度改善,并能保障安全,利于预后病情转归.

    活血化瘀汤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心功能QT校正离散度氧化应激不良反应

    黄彦德导师应用苓术汤合升明汤加减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杜文周黄彦德彭邦金
    31-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黄彦德导师应用苓术汤合升明汤加减治疗"痞满"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痞满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苓术汤合升明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病理评分(肠上皮化生、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对照组(82.00%,41/5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胃脘隐痛、胃脘痞满、胃脘部喜按、乏力、食少纳呆)、胃黏膜病理评分(肠上皮化生、黏膜炎症、腺体萎缩)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Ⅰ、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2/50)与对照组(8.00%,4/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00%,1/50)与对照组(14.00%,7/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苓术汤合升明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痞满",可增强疗效,改善胃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并保障安全.

    苓术汤合升明汤痞满疗效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经验

    张桐李继安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脑卒中后发生肢体痉挛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临床当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多是现代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疗法.石学敏教授开创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临床疗效明显.本文主要通过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起源、病因病机及疾病的治疗进行介绍,结合笔者在临床中治疗经验的总结,全面讨论了 目前医学界对本病的认识,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对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

    脑卒中痉挛醒脑开窍针刺法康复验案

    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研究

    孙红丽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玉溪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2021年10月—2023年5月的门诊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对照组(常规针刺),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组当 日签署知情同意书,针刺治疗从入组后第二日实施.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疗程结束3个月后)的月经周期,治疗前后月经量、各症状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随访时月经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色质、腰膝酸软、带下清稀、耳鸣头晕、面部暗斑、舌脉象的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18/30)(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针刺能有效改善肾虚型月经后期患者的月经周期、中医证候,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

    针灸子午流注纳子法月经后期临床研究

    基于"子母补泻理论"取穴法针刺治疗"腰-盆-髋"力学失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杨飞杨慧娟闫恩丽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以"子母补泻理论"为取穴原则对"腰-盆-髋"力学失衡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抽签法将我科126例"腰-盆-髋"力学失衡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各63例.复位组行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针灸组增加基于"子母补泻理论"的取穴法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腰椎活动度、血清因子和不良事件.结果:针灸组4周末日本骨科学会(JOA)腰功能评分和miR-233-5p水平较复位组高,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miR-204较复位组低,腰椎左侧屈、右侧屈、右旋、左旋、后伸和前屈角度均较复位组大(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腰-盆-髋"力学失衡型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同时联合基于"子母补泻理论"取穴法针刺治疗,可安全、有效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并显著改善腰腿疼症状和腰椎活动度.

    子母补泻理论"腰-盆-髋"力学失衡L4~5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因子

    蒙药光明盐四味汤散HPLC指纹图谱及2个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于智远田向阳何春龙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光明盐四味汤散HPLC指纹图谱,测定没食子酸和胡椒碱含量,提高光明盐四味汤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4.6 mm×250 mm);流动相为0.1%磷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0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mL.结果:10批样品的HPLC图确定11个共有峰,计算相似度为0.995以上,3号峰为没食子酸,10号峰为胡椒碱.没食子酸在21.76~130.5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胡椒碱在105.1~420.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3%和99.26%,RSD小于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光明盐四味汤散的质量控制,提高该药质量标准.

    光明盐四味汤散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含量测定

    红石膏生品与炮制品质量评价分析

    王利清斯琴巴特尔党建华陈慧芝...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红石膏炮制前后的主成分、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定性分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滴定法测定钙离子含量和钙溶出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定量分析.结果:红石膏炮制后主成分钙离子含量由77.8%增加到96.3%,钙溶出率9.73%~10.01%,所含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发生改变.结论:炮制使红石膏钙离子含量增加,不同炮制方法钙离子含量增加程度不同,钙溶出率提高,而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变化没有显著规律.

    红石膏炮制含量测定重金属元素微量元素

    民间药莨菪叶的性状及显微鉴别

    周晓明王素巍王晓琴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莨菪叶Hyoscyami Folium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莨菪叶的性状、组织构造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结果:莨菪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均有气孔,毛茸易观察;叶肉的栅栏组织为1列细胞;海绵组织为3~4列细胞.主脉扁长,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位于主脉中央部,呈横条状,导管散在;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上下两侧;维管束的四周,有细胞壁稍厚的细胞环.粉末灰绿色至暗绿色,主要由表皮细胞、腺毛、非腺毛、草酸钙方晶和簇晶组成.结论:研究结果为莨菪叶药材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莨菪叶天仙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组织构造

    蒙成药那如-3味丸方源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

    张爱弟其格沁韩志强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蒙药那如-3味丸的方源考证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复方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蒙医文献考证、文献综述方法,从方源、方解、单味药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蒙药那如-3味丸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蒙药那如-3最早收载于《至高要方》,属于蒙药、藏药传统验方,由诃子、荜茇、草乌(制)配伍组成,其他文献记载的处方皆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临床应用演变而来,具有杀黏、止痛、消肿、燥协日乌素功效.蒙医临床用于治疗关节黄水病、虫病、白喉,炭疽等黏性疾病及腰胯疼痛等疾病,疗效显著.结论:蒙药那如-3方出自《至高要方》,对黄水病、黏虫病、黏性刺痛等黏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蒙药那如-3方源考证

    胃癌的病因病机及蒙医学研究现状

    苏日巴音乌日图那顺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胃癌的病因病机进行综述,了解胃癌的研究现状,结合蒙医学理论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点从而为研究制定胃癌蒙医学预防、治疗、康复方案,实现胃癌的蒙医学防治养一体化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知网、维普、万方等学术期刊进行搜索,阅读蒙医学古籍文献当中关于"胃纳里病"的内容,以及蒙医学对胃癌的现代科学研究文献,对胃癌的病因病机、蒙医学认识、蒙医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胃癌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环境、遗传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而蒙医学将疾病的原因分为外缘和内因,内因可导致机体内环境平衡紊乱从而引发疾病,外缘即指饮食、起居、气候、特殊因素.结论:无论是从现代医学角度还是蒙医学理论角度看,胃癌的发病与饮食、起居、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有望通过对胃癌的蒙医外缘调查研究,揭示引起胃癌的蒙医学病因,从而制定预防方案、治疗方案、康复方案,发挥蒙医学在治疗胃癌中的特色优势.

    胃癌病因病机蒙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