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苏根元

月刊

1006-6810

ZGMZYYZZ@126.com

0471-6920167

010020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Chinese Minor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内蒙古卫生厅主办、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承办的我国唯一一份国家级综合性的民族医药学术期刊。本刊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医文摘核心期刊,被国家认定为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应用媒体。主要刊登有关我国民族医药的理论探讨、临床报道、方药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实验报告、教学经验、科研总结、历史文献、名医介绍、疗法介绍、文献综述及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用药规律分析

    韦明婵林江秦祖杰李凯风...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壮医学》《壮医方剂学》《中国壮医内科学》《中国壮医病症诊疗规范》《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新编》等书籍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到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方剂93首,涉及药物269味,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莲、甘草、田基黄等.关联规则发现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核心组合为田基黄-虎杖,多与通气道、谷道、水道,清热毒,除湿毒,解蛊毒,通龙路火路,补益气血的药物进行配伍.熵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组合,分别为:黄芪-鳖甲-白术、鳖甲-香附-白术、郁金-陈皮-太子参、郁金-陈皮-金钱草;新方2首,分别为:黄芪-鳖甲-白术-香附、郁金-陈皮-太子参-金钱草.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的核心药对以及配伍规律,也揭示"达啱"(肝癌)在壮医的病因病机符合"毒虚致病论"理论,组方配伍上体现了壮医"调气、解毒、补虚、祛瘀"的治疗原则,而壮医药治疗"达啱"(肝癌)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壮药肝癌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蒙药嘎古拉-4汤方剂解读及临床应用现状

    萨仁娜包红梅
    70-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药嘎古拉-4汤出自《医方封集》,为蒙药复方制剂,由草果、木香、丁香小茴香组成,剂型为汤散剂.根据临床应用变迁,蒙药嘎古拉-4汤具有调节赫依、止痛、健脾胃之效,主治上行赫依、持命赫依等引起的头部刺痛、腹胀肠鸣,尤其对脾脏赫依具有显著疗效,并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质量特征,可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文献材料,结合临床应用现状,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蒙古族验方嘎古拉-4进行基原考证、方解分析,并综述其临床应用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蒙药嘎古拉-4汤草果四味汤方剂解读临床应用

    蒙医舌脉放血治疗萨病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

    萨仁格日乐哈斯高娃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萨病后大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运动性失语是众多后遗症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日常交流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在临床上,很多医者使用蒙医舌脉放血疗法治疗此症颇有心得,现就目前临床上治疗萨病后运动性失语的方式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对蒙医舌脉放血疗法治疗此症的临床研究进行简单分析,为以后研究提供些许资料.

    萨病运动性失语舌脉放血蒙医学

    基于数据挖掘的蒙医治疗胃热证用药规律研究

    萨出仁贵包哈申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蒙医古籍中治疗胃热证用药规律,为胃热证的现代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所用蒙药进行频数、药味、药性及药物功效统计分析,应用例数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使用Apriori算法、SPSS 24.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蒙医古籍胃热用方23首,使用蒙药82味,用药频次198次,占比≥2%的共26味.使用频次最高的是红花,其次为白豆蔻,再次为五灵脂;药味以苦、辛、甘居多;药性以凉、温为主;以"祛巴达干"药、清脏腑热药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常用两味蒙药配对为红花→竺黄;红花→查干泵阿;常用三味蒙药配对为竺黄→红花、牛黄;竺黄→牛黄、查干泵阿.结论:蒙医治疗胃热证时以凉性药"清脏腑热",以温性药"祛巴达干",而不是一味地以寒性药物治疗胃热证,而是以"寒"治"热",以"凉、温性蒙药,治胃热证"的治疗原则被体现.这也与传统蒙医理论相吻合,体现出以疾病本质和病因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

    蒙医古籍胃热证用药规律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