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蔡水珍

双月刊

1672-4445

0791-6396511

330003

南昌市罗家塘58号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有一定学术水准的期刊杂志,具有CN和ISSN刊号,杂志期刊刊号可以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查询。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社编辑部对投稿的稿子质量要求严格,其编辑出版的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刊物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三维逻辑

    刘纯明余慧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在逻辑,显著体现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基于理论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筑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根";基于历史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萌生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之"脉";基于实践逻辑,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轫于中国城镇化实践之"中".全面把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把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所体现的逻辑意蕴.

    新型城镇化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返乡农民工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作用及其实现

    李永洪易仕玲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关键在人.具有独特优势的返乡农民工,近年来掀起返乡创业热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返乡农民工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关系紧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乡村环境优化和交易成本减少,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新的发展机会.返乡农民工在更新治理理念、优化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方式、改善治理环境五个方面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然而,返乡农民工作用发挥也面临政策供给脱嵌、激励措施不够、参与机制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在未来,需要从加强政策保障、完善激励措施、重视机制建构、激发内生动力四个方面让农民工"回得来""留得下""能作为""做得好".

    返乡农民工乡村治理基层治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

    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探究

    高山青李波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孕育形成并留下了形态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农业文化遗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下,同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生存空间不断压缩、农民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度不高、体制机制不健全、宣传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当针对以上难题,充分发挥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多重优势,既要让农业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又能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动力.

    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多重困境实践路径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

    罗师
    81-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严谨的体系结构和深邃的逻辑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符合中国的法治现状、立法客观规律要求,开创了我国立法法治新局面,直接推动了立法理论和立法实践的发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对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地方立法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处理好党领导立法与人大主导立法、人大与人大常委会、人大与政府等关系;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应当对坚持科学立法、推进民主立法和恪守依法立法有更为具体的作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实践,则需要打破"部门法思维"的禁锢,引入"领域法思维",更为全面地审视立法需求.

    习近平法治思想地方立法理论实践创新

    市县巡察融入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优化路径

    朱静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县巡察和基层治理作为巡视和治理的末梢路径,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治理体系的"压舱石",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者目标指向一致、主客体间对接、内在特征可融、外在手段匹配,具备相融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二者相融,可以有效利用相互间的制度优势,产生叠加效应和聚合效应.当前,二者在融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强化巡察角色定位、抓实基层党组织、加大民主因素嵌入、提升监督整改治理贯通等方面加以优化.

    市县巡察基层治理巡察制度巡视巡察国家治理

    美好精神生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许备赵庆杰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方位需要愈发凸显出精神生活的重要地位.建设美好精神生活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内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指向,同样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美好精神生活的建设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领主流文化价值、输送强劲精神动力、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的重要时代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存在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如:内容层次单一、功能发挥受制、教育方式生硬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然要求深入探讨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的现实掣肘,从创新教育内容、焕发功能优势、健全教育方式等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而促进美好精神生活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美好精神生活美好生活时代新人

    构建数字营商环境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以江西为例

    付颖群万佳佳邓赟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营商环境建设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的重要方面,也是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途径.构建数字营商环境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技术驱动、组织变革、社会生态三个层面.实践中,构建数字营商环境面临诸多困境,如数字政府"技术官僚"倾向、增加企业"数字负担"、有关制度体系滞后等问题.基于江西建设数字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需要从多元共治理念、数字政府以及治理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加快构建数字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数字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数字政府

    推进河湖水环境治理的路径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匡丹邓强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昌市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水生态"是南昌市的一块金字招牌.作为全国河湖水环境治理研究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取得治理新成效,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治理水平与发展需求尚不匹配等困境.南昌市可借鉴参考国内外其他城市治水经验,从促进产业生态转型、强化科研技术支撑、推进统筹协同治理、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几方面来破解这些难题.

    河湖水水环境治理生态环境南昌市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学术规范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