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区域影像协同发展模式的质控管理对乡镇卫生院影像质量提升的实践探讨

    贺文峰马敏刘一民陈乾...
    22-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区域影像协同发展模式的质量控制管理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影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通过建立基于PACS技术和宽带网络相结合的区域影像远程会诊平台,先将具有DR设备的乡镇卫生院接入会诊平台系统,再使用统一的质控标准对区域影像内各卫生院的摄片质量进行统一考评,统计分析质控缺陷,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改进措施,最后向乡镇卫生院进行相关反馈和督促.结果 2023年7-9月进行区域影像图像质量管理的300份影像资料,图像质量优良率高达97.0%(291/300);而2022年3-6月实施质控管理前的300份影像资料,其图像质量优良率为77.0%(231/300);前者高出后者20个百分点,达到考核目标要求(优良率≥90%).结论 基于区域影像协同发展模式的质控管理,可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像质量、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患者享受更高质量、更为便利的医疗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区域影像协同发展质控管理乡镇卫生院影像质量实践

    乡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助力残疾人精准康复

    解邦慧曹晓楠蒲永瑕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区委区政府支持下,韵家口镇卫生院2022年被城东区残疾人联合会评估纳入社区康复医疗机构.卫生院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全年重点推进任务,集中全院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基层特色的中医康复综合治疗室,同时把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机结合,辖区残疾人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增加"中医康复服务"个性化内容.具体表现在:主动作为强化合作,充分利用国家配备的社区残疾人康复器材,整合卫生院器材与社区器材、共享社区康复室与卫生院康复室,拓宽残疾人康复场所;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中医适宜技术优势,整合针灸室、推拿室、艾灸室、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作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室等,打造中医康复综合治疗区;结合现代医学外科学技术,借鉴青海省藏医药民族特色疗法,开创性应用传统针刺、针刀、火针、动筋针、达日卡(藏医)疗法等多元化康复治疗手段,恢复改善残疾人身体机能;针对因残疾引起的其他身体问题,灵活应用多种中医适宜技术,防治结合固正气,提高其免疫力,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放简易艾灸棒、经络速学手册等教会其自我康复技能,做好残疾人心理干预和疏导,全方位提升残疾人健康水平.

    残疾人精准康复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乡镇卫生院

    全院中医化 打造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

    李金玲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卫生院针对该院中医药特色疗法和中医药医疗服务情况,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基础上形成自己独有的中医药特色,提出"全院中医化"创新发展思路,根据群众对康复的需求,建成泰安市第一家康复临床一体化中心,为患者提供了入院、治疗、康复训练全过程便捷服务,实现中西医协同发展.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先后被评为泰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传承、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2022年被山东省卫健委确定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单位;2023年4月份获市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并成功承办泰安市2023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进会.

    全院中医化中医药特色康复乡镇卫生院

    中医适宜技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开展经验及典型案例分享

    余清华袁雪金刘春燕陆星羽...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苏州高新区横塘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长期致力于家医签约服务工作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并获得江苏省2022年度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单位.该中心自2019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1年初步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签约人数由2019年的397人增加到2021年的1203人,增长了203%,同时开展慢病专病管理.2022年团队开始探索实行医联体双向转诊及中医药特色签约服务,其中四大专病(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COPD)中医药特色签约占12.0%.2023年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拓展中医体检项目"为契机,开设苏州市首个"医养融合"家庭医生工作室,增加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拓展签约对象,稳步推进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等优质中医药服务,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医患服务关系,有益于提升中医药服务知晓率、就诊率及认可度.

    中医适宜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热敏灸经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浅谈中药临方炮制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

    方前进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临方炮制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减轻药物的毒性和刺激性,满足临床个性化的用药需求.本文从当前新安医学在中药临方炮制方面的现状,分析中药临方炮制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中三个方面的重要性:现在使用的饮片品种无法满足临床全部需要;新安医家处方用药有特殊要求,现在的饮片远不能满足临床辨证用药的需求;中药临方炮制的开展有利于保存、传承、发扬新安医学中药炮制的特色技术.最后,借鉴其他中医学派成功经验,笔者建议加强黄山市新安医学特色中药炮制技艺基地建设、中药特色炮制传承人才队伍培养,以及中药临方炮制非遗推广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利用,让新安医学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中药临方炮制新安医学传承创新

    聊城市2020年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性评价及策略分析

    杜桂英尹晓丽杜甫宁吉沪...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聊城市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和均衡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加强和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聊城市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专业技术人员数(执业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全科医师)等,对照省、市规划和方案要求进行评价,使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等配置均衡性.结果 该市建立了布局较完善的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数为0.67个;每千名常住人口配置医疗卫生机构数、床位数,乡镇卫生院每千常住人口配备编制人员数均已达标;专业技术人员、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均达不到要求;仅有19.1%(792人/4157家)的村卫生室配有执业(助理)医师,仅有40.0%(2 842/7 099)的乡村医生为专科及以上学历,远达不到要求;全科医师的配置公平性最佳,其次为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机构配置,执业护士配置的公平性曲线距离绝对公平线最远;聊城市执业(助理)医师资源配置平均;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全科医师配置比较平均,执业护士配置基本合理.结论 聊城市县级以下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丰富,基于人口分布的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和公平,专业人员配置仍有欠缺.建议应进一步加强配置基层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优化布局,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相应支撑体系,稳定和发展基层卫生队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均衡公平性

    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于"三环管理"模式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管理探讨

    李冰冰王孟欣黄菲陈竞玮...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苏州市中医医生转岗培训现状,探讨"三环管理"模式在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应用的效果,以期提高培训质量,培养满足基层需要的中医全科医生人才.方法 以2021、2022年在苏州市中医医院参加培训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学员对课程内容、实时工作和时间安排的看法及满意度,比较学员培训前摸底考试成绩与培训后考核成绩的变化.结果 参与并完成调查的学员共23名,87.0%的学员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很好,课程时间安排合理,培训效果较好.60.9%(14/23)的学员对国家关于全科医生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一般.培训前摸底考试平均成绩为(63.8±8.4)分,培训后结业考试平均成绩为(85.4±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医生转岗培训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管理模式,提高中医全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助力基层医疗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三环管理"模式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新冠疫情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服务意愿的影响调查分析

    邵小娇丰翔陶嫄关欣颖...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新冠疫情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到基层服务的意愿,了解其影响因素,为下得去、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8~2021级四个年级临床医学部农村订单定向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要用在线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对新冠防控知识了解程度、基层执业意愿三方面,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①378名学生中,有74.3%阅读国家发布的新冠疫情防控指南,35.7%主动报名参与抗疫.②54.5%愿意到基层长期执业,其中临近毕业的2018级学生和刚入校的 2021级学生愿意在基层长期执业的比例远高于2019与2020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工作稳定是愿意到基层长期执业的主要原因,占88.8%;学习及教育培训机会少是不愿意到基层长期执业的主要原因,占55.9%.④在愿意到基层长期执业的学生中,受疫情影响意愿增加的占64.6%;在不愿意到基层长期执业的学生中,受疫情影响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学生占44.8%.结论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长期执业意愿受国家优惠政策、基层收入是否满足生活需求、学习及教育培训机会少等因素的影响.因新冠疫情影响,农村订单定向专业医学生到基层长期工作意愿增加.这一结果启发我们,一是学习及教育培训机会和激励措施的改善有助于吸引更多医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二是加强医学生对基层卫生工作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基层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三是提高社会对农村订单定向医生职业的认可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新冠肺炎基层服务意愿问卷调查

    深化岗位聘任机制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陈昂谢君
    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荣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关于开展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通知》(苏卫人[2021]31号)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岗位聘任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公平有效的聘任机制、逐步完善的聘后考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的做法,具有实践价值的推广意义.

    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才队伍建设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调查及教学干预策略

    万丛芳钟娅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高职护生)社区护理的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在教学上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方法 2023年 8 月,选取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386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往届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实际,以及在校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学习情况设计并发放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职护生就业意愿的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回收386 份有效问卷,65.5%(253/386)的高职护生有意愿在毕业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34.5%(133/386)毕业后没有从事社区护理的意愿.20岁的高职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最高,以20岁为分界,年龄越大或越小的高职护生就业意愿都越低;通过本专业的分类招考入学、是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已取得护士证等的高职护生从事社区护理意愿的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高职护生均部分熟悉社区护理的相关知识;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社区护理的学习兴趣越低的护生,越不愿意从事社区护理的工作;对社区护理就业前景越不熟悉的护生,越不愿从事社区护理的工作.结论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社区护理教育及就业指导,培养高职护生正确的就业观,以提升护生对社区护理的就业意愿.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问卷调查教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