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医生情感及治理研究现状与思考

    蒋喜秀刘栩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医生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备受关注的人才对象,其在农村居民健康和基础医疗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乡村医生认同感低、满意感低,严重影响着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发展.为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应当关注乡村医生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和呼吁情感治理,它是一种关乎人本体性的多元柔性治理,有顺化摩擦、凝心聚魂的优势.本文就乡村医生情感及情感治理进行梳理,借助对乡村医生情感分析,引入其他领域的情感治理,推动农村医疗卫生公共行政对情感层面的关注和治理.

    乡村医生情感情感治理现状

    卫生监督协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鲍泽远王建伟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追溯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模式的起源,为解决乡村卫生监督执法不到位的问题,弥补县级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力量不足,赋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协助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责.分析当前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不具备接受行政机关委托执法的资格,其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卫生监督协管模式难以落实等问题.结合当前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笔者建议在当前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充分考虑将卫生监督执法职责交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此取代现行的卫生监督协管模式.在将监督执法权限下放过程中要制定卫生行政执法权下放事项清单,建立综合执法和宣传、培训机制.

    卫生监督协管卫生监督执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甘肃省2023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吴小英田广芳王振华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服务能力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方法 2023年9-12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86个县(市、区)级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甘肃省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中医药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改革稳步推进.但是,甘肃省基层仍存在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基础设施设备有待改善、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明显、诊疗技术推广运用不够广泛等问题.结论 建议: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对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医共体、医联体建设统筹中医药人才,制定基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基层中医药专科群;加强县级骨干师资的培训和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业务能力培训;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以电子病历和信息化医院管理建设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让基层群众就医更方便、更高效.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甘肃省调查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基层推广与应用现状

    张梅松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社区的推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基层存在中医适宜技术人才缺乏,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不足、服务网络不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适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本文从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和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基层服务网络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中医适宜技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现状综述

    分级诊疗视角下广西G市"5+3"全科医生发展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梁瑞阳姚海燕农紫菀杨梓一...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科医生制度与分级诊疗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全科医生是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医疗卫生人才基础.本文通过对广西G市"5+3"全科医生的发展困境进行阐述,结合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背景和"英、澳、德、美"四国全科医生的发展经验,对该地区"5+3"全科医生的优化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同时也为相似欠发达地区"5+3"全科医生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分级诊疗"5+3"全科医生发展困境优化策略

    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及认知情况调查——以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为例

    杨若琳张凌锋王玲
    45-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乡村振兴战略下,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及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2023年大连医科大学本科1~5年级在校学生531人为调查对象,根据项目研究内容自行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大学期间学生自主参加过基层服务的接近60%,在学校或相关单位组织下参与过基层服务的仅42.0%.②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参与基层服务实践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③认为到大城市、大医院锻炼对个人专业发展更有利的学生占据主流.④对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的认知,都以一般了解为主;超过1/3的学生认为自己可通过人才振兴的方式助推"乡村振兴".⑤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医护人员是基层医院人才需求缺口最大的群体,有1/4的人选择心理疏导人员.⑥当有机会参与基层服务实践时,绝大多数医学生都参与了其力所能及的基础医疗工作.⑦建立健全对基层人才的激励、关怀、帮扶等长效机制是绝大多数医学生的期待.结论 医学生服务基层的主观意愿有待提升,服务基层的意愿既为学生的主观态度选择,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医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有待加强,但对个人助推"乡村振兴"方式的认知比较清晰,对未来扎根基层在政策支持和待遇保障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诉求.

    乡村振兴战略医学生基层服务实践人才需求就业意愿扎根基层调查

    谈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万钦兰丽娜孙涛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基尼系数分析社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采用DEA-BCC模型分析运行效率.结果 ①2018-2022年,全市常住人口总体呈增长趋势,各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均逐年增长;其他卫技人员与护士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较高;②从人口配置方面来看,门头沟区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最高,平谷区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最高;从地理配置角度看,东城区和西城区每平方公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与卫技人员数较高,海淀区每平方公里编制床位数最多;③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逐步增加,各区卫生资源配置配置不均衡,2022年北京市各项社区医疗卫生资源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3,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均>0.5,其中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最高;④DEA-BCC模型分析显示,除外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和经开区,其余各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效率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结论 北京各社区之间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运行效率依然存在差异,应从资源配置薄弱点入手,提高地区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均衡性.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

    社会交往对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江一帆杜启霞董琬月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就社会交往对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从"社会"和"心理"角度入手,探究社会交往对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际影响,并探讨提高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的方式.方法 根据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横截面数据,体检血样分析一项中,血糖值达到糖尿病确诊标准的2 506名居民为研究对象.是否知晓患有糖尿病的判断标准,根据CHARLS问卷中的"是否有医生曾经告诉过您有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包括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升高)?"项目结果,根据研究对象社交活动情况,分为有社交活动组与无社交活动组.结果 2506名研究对象中,30.7%(770/2 506)日常无任何社交活动,有社交活动的人中40.3%(699/1 736)不经常进行社交活动,"串门、与朋友交往"为最常见的社交活动方式.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扮演好活动"组织者"的角色,支持老年慢性病患者自发创建社区自助组织等,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搭起交流互助的平台,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

    老年糖尿病管理慢性病社会交往老年人

    公共卫生服务积分制 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以淄博市淄川区杨寨卫生院2型糖尿病管理为例

    李莉敏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寨卫生院于2022年9月将积分制管理模式引入辖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借助卫生院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试点,以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积分制实施突破口进行实践.成立由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和公卫医师组成的糖尿病管理小组,坚持自愿,落实签约服务与积分兑换,提高患者依从性;实行流程再造,实现医防融合.积分制明显提高患者依从性,卫生院创新性在辖区开展"控糖之星"评选活动,得到辖区群众的认可.实行积分制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有较大的推动效应和推广价值,作为改变基层慢性病管理现状提升管理氛围的一个过渡环节,对其他慢性疾病管理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积分制2型糖尿病慢性病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山东省德州市2014-2023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控策略思考

    段圣平张媛媛张京京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德州市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山东省德州市2014-2023年布病病例资料及人口学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情况规律.结果 山东省德州市2014-2023年共报告布病1 912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0万,无死亡病例,分别在 2015年和2021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发病率分别为4.37/10万和4.15/10万.3-8月报告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7.80%.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分别为庆云县、陵城区和宁津县.病例以男性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61%(1656例).结论 德州市布病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春夏季,以男性、中老年、农民发病为主,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总体呈下降趋势.建议加大对重点人群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强化联防联控,以遏制布病的传播.

    德州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发病率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