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
中国农村卫生

月刊

1674-361X

zgncws@163.com

010-67155381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1

中国农村卫生/Journal China rural healt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血液透析站运营实践思考——以两河口镇卫生院血液透析为例

    李晓松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湖北省秭归县启动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回家工程",在县域内的4家乡镇卫生院开设了血液透析站,在做好"家门口"血液透析运营的同时,也存在颇多难点.该文以两河口镇卫生院血液透析站为例,对近两年的运行情况进行剖析,认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血液透析站,要关注后期的维护及政策的支持,多维度发力,让患者放心满意,才能让"家门口"的血液透析站释放出健康红利,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

    乡镇卫生院血液透析站现状

    上海市金山区农村癫痫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调查

    杨亚峰侯佳男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上海市金山区部分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焦虑和抑郁现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后续更好地开展癫痫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12月,随机选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乡镇内,已经纳入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并定期随访的18岁及以上癫痫疾病患者25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与焦虑量表两大部分.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56名调查对象中,患有抑郁症的68例(26.6%),处于焦虑状态的51例(19.9%),共同出现焦虑状态和抑郁症的42例(16.4%).是否处于焦虑状态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是否患有抑郁症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病程、文化程度、过去1年癫痫发作次数的调查对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7.21、6.82、12.80,P<0.05).结论 农村癫痫患者较易出现焦虑状态或患抑郁症,文化程度越低、未处于婚姻存续状态、病程越长、过去1年癫痫发作次数越多的调查对象,更易处于焦虑状态或患抑郁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农村癫痫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同时探索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模式,通过定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面对生活.

    农村癫痫焦虑状态抑郁症现状调查

    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云县模式"

    尹一青陈艳红李明仙孙冬梅...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云县模式",旨在为医共体模式下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医共体总医院成立中医适宜技术管理委员会,并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心,2022年通过"下派上研""分层次教学"等方式组织医共体13家成员单位加强培训,于2023年1月开始在临床科室推行,观察各成员单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的种类和数量.结果 医共体内共培训一线临床护士495人,共推广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达15项,总开展例次增长率为52.3%,直接业务总收入增长率为71.5%.结论"云县模式"医共体下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为偏远乡村群众提供便利,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收入.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云县模式推广应用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县域中医医共体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肖英杨燕苟志林蒲毅...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为框架,梳理从结构维度健全架构,即县域中医医共体药事管理组织委员会,提升医共体合理用药管理;通过县域中医医共体药师"上转下沉"机制,优化药师队伍,提升成员单位药学服务能力.从过程维度保障落实,强化药事管理绩效考核,丰富药学服务内容,坚持医共体内处方点评.从结果维度,基于实践推动持续改进.SPO理论模型从中医医共体药学服务的全局视角构建了SPO模式,既丰富了县域中医医共体药学服务的案例研究,又为县域中医医共体药学服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SPO模型县域中医医共体中医药药学服务模式

    基于史密斯模型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蒙锶雨杨风林家锋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乡镇全科医生稀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政策.实施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在缓解卫生人力资源不均衡的同时,也更好地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的方向.然而,该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较为突出.作者基于史密斯模型,从政策目标本身、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外部环境等4个角度分析当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疗卫生人才提供可行性建议.

    史密斯模型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现状调查研究

    薛维娜杨星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现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为完善贵州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贵州省2023年乡村两级卫生人员的工作量、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培训机会、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情况.结果 本次共调查2 927人,来自乡镇卫生院占88.0%,以大专及本科学历、初级及无职称,年收入5万以内、工作10年及以下、正式在编为主;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大;调查对象所在机构多数进行了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的调整;有2/3的人认为所在机构提供了足够的培训机会;48.1%(1407/2 927)的人认为职称晋升机会增加,打算在现有单位做长期职业规划的高达 76.7%(2 245/2 927);超过7成的人认为整体工作环境、医患关系有改善及患者认可度有提升.结论 贵州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相应成效,尤其在工作环境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进、培训机会提供等方面在"十四五"规划以来有了较大提升,但仍需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积极性,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贵州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人才队伍管理现状调查

    山东省某市2017-2022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调查研究

    巩存涛巩海洋解伟
    49-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山东枣庄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为今后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提供发展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7-2022年在枣庄市立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认知与评价.结果 调查对象均愿意参加转岗培训,对培训政策知晓率超过90%,近 90.0%完成全科执业范围加注;在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中,单位人员缺乏占比最高,其次是培训影响收入;大部分人认为转岗培训收获大、对培训满意.结论 我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已在全科医师队伍建设中得到认可,但仍面临着单位人员缺乏,不能脱产参加培训等诸多困难和制约,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全科医生转岗工作,从重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保障全科医生待遇,探索培训内容和方式、加强培训过程督导管理,取消部分相关减免政策、保障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质量和效率.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枣庄市认知评价影响因素满意度调查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2022年家庭病床服务情况调查

    袁根娣顾艳霞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2017-2022年家庭病床服务的开展情况,为社区家庭病床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该中心下设的2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服务的家庭病床患者546例,描述性方法回顾分析54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分布等)、建床第一诊断疾病、建床数目等,并计算各年建床数目的增长率.结果 接受家庭病床服务的患者数量从2017年的33例逐年上升至2022年的139例,其中2020年增长最明显.由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下转的患者61人(11.2%),主要为脑卒中、肿瘤及骨折术后等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建床的患者485例(88.8%).患者年龄集中在55~<85岁(78.9%,431/546),尤其65~75岁之间.第一诊断为慢性病而建床为主,其中高血压最多,有177例(32.4%),其次为糖尿病92例(16.9%).结论 家庭病床的建立,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医疗护理需求,帮助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未来需更好满足人口老龄化和居家护理需求,加大医保和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扩大家庭病床服务内容,提高家庭病床服务质量,提高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认知度.

    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查

    2020-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王炎炎刘晗刘雅婧夏惠...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淮安市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20-2023年淮安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报告系统"监测到的毒蘑菇中毒事件,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淮安市2020-2023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毒蘑菇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20-2023年,淮安市共报告毒蘑菇中毒事件20起,发病人数47人,其中2023年毒蘑菇中毒事件数(6/10)、发病人数(41.17%)占比最高,2022年毒蘑菇中毒事件住院人数及重症人数占比最高(3/3),毒蘑菇中毒的住院率(36.2%)和重症发生率(12.8%)明显高于其他食源性疾病(12.0%、0.2%).事件主要集中在6-9月,高发地区为农村和城郊,事件发生场所均为家庭,病人主要以50~<70岁人群为主(63.8%).中毒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和肝肾功能损伤,不同类型毒蘑菇潜伏期、症状、病程不同.结论 毒蘑菇中毒严重威胁淮安市居民健康的食品安全,应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的建设,及时对毒蘑菇中毒风险进行预警.

    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淮安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2019-2023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任美玲许祥子占明刘舒艺...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第八师2019-2023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掌握本地布病流行现状,为调整优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9-2023年兵团第八师布病监测相关登记表、实验室检测记录、个案调查表等资料,分析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描述病例职业、地区分布等.结果 2019-2023年重点职业人群监测共2619人,确诊阳性率为4.5%,新发病例占50.0%(59/118),隐性感染病例占33.1%(39/11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牧民患病率高于农民;45~55岁病例占60.2%(71/118),发病时间集中在3-8月;职业人群中屠宰工、收购及贩运人员染病风险最大;职业年限15年及以上者患病率最高;第八师布病血清学确诊阳性率最高的三个团场依次是石总场、143团、136团.结论 兵团第八师2019-2023年布病疫情总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随着新发病例的增加,各部门应加强重点区域布病防控的干预、宣传,重视病例随访,提高就诊率、治愈率,防止布病慢性化.

    布鲁氏菌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