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朱敖荣

月刊

1005-5916

nwbjb@ahmu.edu.cn

0551-65165913,65111474

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内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卫生事业管理分会承办,是目前国内重点研究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权威性刊物,为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的科技期刊。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针对不同时期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依靠发动全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科研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先进、试点单位,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初级卫生保健分会面向全国,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并以专集、专栏、专论等不同形式,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政策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研究论文,对我国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调整和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振发展信心 增强发展活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编辑部
    1页

    我国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形势与任务

    张慧范明宽刘玉舒伊赫亚...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结核病疫情依然严重,是健康乡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在阐述农村地区结核病疫情现状,梳理当前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困难与挑战的基础上,在乡村振兴和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村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农村地区乡村振兴健康乡村建设基层卫生结核病对策

    安徽省公共健康治理能力的评价与比较

    周庆誉皇甫慧慧魏今昕何忠惠...
    7-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适宜公共健康体系的系统评价与比较分析,安徽省公共健康治理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8位(评分为683.7分),排名高于其人均GDP排名,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但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相比仍有差距.安徽省已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评分685.7分)、组织架构基本形成体系(评分866.5分)等优势,但日常工作协调乏力(评分343.2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评分257.9分)等短板仍需弥补.若能以明确各方职责并确保落实为突破口,全面改善与突破,安徽省将可以实现"巩固中部领先位置、缩小与长三角地区差距"的发展目标.

    安徽省公共健康体系治理能力政策环境组织体系评价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楚男李洁马艺文杜吉佩...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现状,探索口腔健康对主、客观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通过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x2检验和分层分析法探讨口腔健康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最终纳入的2689例老年人中,86.20%报告有主观认知功能障碍,23.69%存在客观认知功能障碍.口腔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出现主观认知功能障碍(OR=1.678,95%CI:1.228~2.292)和客观认知功能障碍(OR=1.528,95%CI:1.238~1.885)的风险更高.结论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存在较普遍的主观认知功能障碍和一定程度的客观认知功能障碍,较差的口腔健康与老年人较差的认知功能有关.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筛查并重点关注口腔健康较差的老年人.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主观认知功能客观认知功能

    桂林市养老机构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研究

    黄雨薇赵文静郭惠杰汤琳琳...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情况现状,分析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的因素,进而不断提升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方法 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访谈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EpiData 3.1和SPSS 25.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15家养老机构的421名老年人.被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两周患病率为28.57%,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2.09%,慢性病中患病率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高血压、尘肺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两周患病就诊比例为76.36%,两周应就诊未就诊的比例为23.64%.慢性病住院率为42.21%,调查前一年内出现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15.00%,应就诊未就诊或应住院而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原因、无有效措施、自感病轻.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就诊住院选择综合性的二、三级医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性别、经济来源、受教育程度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相对较低,卫生服务利用程度偏低,且利用的医疗机构流向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养老机构应加强重点老年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健康管理,不断完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并将养老机构纳入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体系中.此外,养老机构还应加强相关职业病的治疗和健康管理.

    养老机构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体质健康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

    曾庆松
    26-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健康老龄化的历史任务逐渐提上日程.文章在深入洞悉学术界关于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重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在宏观上从老年人体质健康的政策保障出发、中观上从老年人体质健康的配套设施考量、微观上从老年人体质健康的个体需求探讨;并进一步剖析了我国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突破路径,即加强老年人体质健康政策保障力度、改善体育锻炼条件,加强老年人体质健康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兼顾老年人体质健康个体需求等对策,旨在不断提升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为全面推进健康老龄化贡献微薄之力.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体质健康困境突破设施需求政策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石龙覃灵艳徐义海黎赵...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患纠纷事件频发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急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文章从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形象和声誉、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四个方面分析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现实意义;从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失衡、医保付费引导失灵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等方面深入分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加快医生培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立激励相容的医保付费机制以及完善医疗服务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应对策略.

    医患纠纷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医患矛盾医疗资源配置医保付费机制

    分级诊疗视角下糖尿病患者就诊机构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霞张玉陈存川吕玉玉...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就诊机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糖尿病管理和分级诊疗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东、中、西部地区选择900名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共876份,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过去半年糖尿病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占比为65.2%,未绕过基层到非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占比为6.5%,绕过基层直接到非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占比为7.9%.影响患者到基层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地区(OR=1.53,P=0.03)、(OR=2.80,P<0.01),城市(OR=0.68,P=0.03);影响患者未绕过基层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婚姻状况(OR=0.40,P=0.02),地区(OR=0.27,P<0.01)、(OR=0.46,P=0.02),城市(OR=2.39,P=0.02);影响患者绕过基层就诊的主要因素为性别(OR=0.49,P=0.02)、医疗保险(OR=0.44,P=0.02)、并发症(OR=4.06,P<0.01)、其他慢性病(OR=2.15,P=0.04)o结论 糖尿病患者就诊机构选择仍然存在改善空间,急需采取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医保支付等措施来引导患者合理选择就诊机构.

    分级诊疗糖尿病患者就诊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基层就诊山东

    2012-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空间特征研究

    刘松林郭逸婧王玉龙杨艾茜...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四川省新医改以来医疗资源利用率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促进四川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方法 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2021年各市(州)间医疗资源利用率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较大,遂宁市和广安市相对发展状况比较优秀(UL1、UL2、UK1均>1);LISA图显示,2012-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整体上呈现空间差异分布,分为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相对发展水平高.结论 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呈现东、西地区差异化分布,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有待改善.

    医疗资源利用率相对发展率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聚集性医疗资源配置

    基于全科医疗的多重慢病创新管理对策研究

    孙若琳顾怀聪张波胡益...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重慢病(Multi-Morbidity,MMD)现状及相关因素,指导互联网时代实现全科医疗MMD管理中患患互助、医医互动及医患共享决策.方法 以2019年安徽省埇桥区开展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中的调查人群6 3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及多重对应分析研究MMD的相关因素,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半结构式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 366例社区人群11种慢性病中检出率36.6%,高血压(54.7%)占比最高,MMD患病率24.4%,高血压+糖尿病(63.0%)、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24.7%)占比最高.不同高血压知晓率、血脂异常知晓率、糖尿病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糖尿病控制率、血脂异常控制率的社区人群MMD患病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知晓率、糖尿病知晓率、血脂异常知晓率较高人群患MMD风险较低(P均<0.05).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提示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心绞痛、脑卒中、高血压、癌症、糖尿病、慢阻肺疾病之间相关性较强.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进行访谈,提炼出四个主要问题:患者健康信念不高、医患和患患信任不够、基层医生和三甲医院医生精力不足、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结论 当地应将年龄大、男性、文化程度低以及吸烟、生活不规律、酗酒、缺乏锻炼的人群列为MMD筛查和预防的重点对象,全科医疗在互联网时代推动患患互助、医医互动、医患共享共享决策,可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实现慢病的积极防控.

    全科医疗多重慢病多重对应分析创新管理半结构式访谈互联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