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朱敖荣

月刊

1005-5916

nwbjb@ahmu.edu.cn

0551-65165913,65111474

230032

安徽医科大学内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ournal Chinese Rural Health Service Administr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卫生事业管理分会承办,是目前国内重点研究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权威性刊物,为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的科技期刊。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保障农民健康、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针对不同时期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和依靠发动全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科研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先进、试点单位,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初级卫生保健分会面向全国,每年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并以专集、专栏、专论等不同形式,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政策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术研究论文,对我国卫生事业,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调整和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受到国内外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老年人群抑郁特征与政策启示

    吴政宇王德文
    209-21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特征与变化趋势,为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2018与2020年三波次调查数据,应用8题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 8)对老年人抑郁特征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共得到3 020例有效样本,其中男性1 568(51.92%)人,女性1 452(48.08%)人.分析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间老年人群抑郁评分呈逐年增长趋势(F=4.98,P<0.01).女性老人抑郁评分均高于男性(t2016=9.31,P<0.001;t2018=9.36,P<0.001;t2020=8.82,P<0.001),农村老人抑郁评分高于城市老人(t2016=7.25,P<0.001;t2018=7.93,P<0.001;t2020=7.84,P<0.001),文盲老人抑郁评分高于非文盲老人(t2016=-9.68,P<0.001;t2018=-10.97,P<0.001;t202o=-7.71,P<0.001),患慢性病老人抑郁评分高于未患慢性病老人(t2016=-10.95,P<0.001;t2018=-6.75,P<0.001;t2020=-5.84,P<0.001),独居老人抑郁评分高于非独居老人(t2016=-6.10,P<0.001;t2018=-6.59,P<0.001;t2020=-6.73,P<0.001).结论 我国老年人群抑郁问题逐年加重,女性、农村、文盲、患慢性病与独居老年人抑郁问题更为明显.降低老年人群抑郁风险,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需重点关注女性、文盲、患慢性疾病等老年弱势人群.

    老年人抑郁CES-D8心理健康城乡差异政策启示

    云南省不同民族中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小菊张亚访李戎陈杰...
    214-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身体、心理和社会维度,了解云南省不同民族中老年人健康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维护促进中老年人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在云南省6个县(市)抽取2 750名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云南省中老年人中日常生活活动失能率、抑郁检出率和中低社会支持率分别为40.55%、20.22%和60.8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中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有民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亲属照顾;影响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民族、性别、慢性病患病情况;影响中老年人社会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居住地、年龄、婚姻状况、孩子数量及亲属照顾.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云南省中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性别和民族身份是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未来宜继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对少数民族女性健康的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服务或干预措施.

    中老年人健康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社会支持

    老年人群共病风险因素与预测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张瑜潘华峰陈楚杰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患共病的风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多层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广州市1 1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共病情况.采用单因素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决策树CHAID模型探讨老年群体共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城乡、腰臀比、睡眠时长、每天慢走时间、每天小强度家务劳动时间是老年人群患共病的相关因素,其中中心型肥胖(OR=1.502,95%CI:1.368-1.685),城区(OR=1.298,95%CI:1.228-1.392),睡眠时长少于7小时(OR=1.367,95%CI:1.232-1.471)是老年人群患共病的危险因素,男性(OR=0.870,95%CI:0.820-0.961)、平均每天慢走时间大于30分钟(OR=0.623,95%CI:0.470-0.824)、小强度家务劳动大于30分钟(OR=0.638,95%CI:0.485-0.839)以及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是老年人群患共病的保护因素.CHAID决策树模型显示中心型肥胖、有抽烟习惯、睡眠时长过短是老年人群患共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群体共病与中心型肥胖、有抽烟习惯、睡眠时间过短关系密切,决策树和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在分析老年群体患共病影响因素时可互为补充.

    共病老年人群决策树慢性病模型肥胖

    健康治理:从构想到实现——评《健康治理学导论》

    舒萍
    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