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蜜柚果实养分分配规律及与汁胞品质的关系

    赖长鸿胡逸宸李培杰许艺嘉...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蜜柚果实中养分分配规律及与汁胞品质的关系,可为改善蜜柚品质及柚园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于 2022 年 9 月 20 日在福建平和县一个树龄 13 年的盛产期"三红蜜柚"园,取54 个 0.60~1.50 kg柚果,将果实分为黄皮层(外果皮)、白皮层、囊衣和汁胞等 4 个部位取样,分析各部位氮(N)、磷(P)、钾(K)、可溶性氮[包括 NH4+-N、NO-3-N和氨基酸态氮(AA-N)]和可溶性磷的含量及汁胞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果实中氮∶磷∶钾约为8.61∶1.00∶8.55;其中,氮主要分配在黄皮层,磷主要分配在汁胞,钾在各部位分配相近.果实可溶性氮占氮的 19.35%±2.67%,以 AA-N 为主,AA-N 占 15.45%±0.70%,NO-3-N 占2.55%±0.08%,NH4+-N占 1.35%±1.89%,NO-3-N主要分配在白皮层,NH4+-N 主要分配在汁胞,AA-N在各部位分配相近.果实可溶性磷占磷的 10.63%±0.09%,且主要分配在汁胞.汁胞固酸比(TSS/TA)与汁胞可溶性磷极显著正相关,与汁胞 NH4+-N 含量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汁胞可溶性磷是影响汁胞固酸比的主要因素.果实氮磷钾及其可溶性形态在各部位分配的规律不同,建议"三红蜜柚"施肥遵循"高氮、低磷、高钾"的原则.

    三红蜜柚养分分配果实品质

    盆栽柠檬微生物菌剂—化肥互作效应研究

    闫素云周先艳王自然杜玉霞...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等量化肥条件下配施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柠檬苗树体生长、土壤矿质、酶活性的影响,为柠檬的绿色高效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以"云柠 1 号"为试验材料,在云南瑞丽进行了 1 年的盆栽试验.设置丛枝菌根-化肥、拜赖青霉-化肥、枯草芽孢杆菌-化肥、酵母菌-化肥处理,每种微生物菌剂均设置 4 个浓度梯度,以单施化肥(柠檬专用复合肥)作为对照.在 12 次施肥结束后,测量植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取土样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较,微生物菌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调节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并较好地保持柠檬植株生长.综合效果来看,拜赖青霉-化肥的效果最佳,各浓度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含量以及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其中,拜赖青霉菌剂 41.7 mL/株+化肥 20g/株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拜赖青霉菌剂 62.5 mL/株+化肥 20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 83.3 mL/株+化肥 20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拜赖青霉菌剂 125.0 mL/株+化肥 20g/株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铜和交换性镁含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微生物菌配施化肥来提高柠檬植株生长和改善土壤养分提供理论依据.

    柠檬微生物菌剂化肥生长状况土壤养分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耐热性调查与分析

    万继锋曾辉邹明宏宋喜梅...
    80-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夏季持续高温干燥天气下,我国广东、广西澳洲坚果产区不耐热的澳洲坚果种质新梢叶片出现黄化现象,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为了筛选耐热种质应对气候变化,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的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澳洲坚果)圃内的 145份种质资源为试材,调查不同种质的耐热性,分析比较不同程度热敏感种质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湛江地区 6-7 月下半昼(12:00-18:00)和上半夜(18:00-24:00)经历了 6 次较长时间的气温高峰和湿度低谷,导致热敏感种质新梢叶片黄化.不同种质新梢叶片黄化程度因其热敏感程度不同而异,供试 145 份种质可划分为耐热、轻度热敏感、中度热敏感、重度热敏感种质 4 类.随着种质热敏感程度的加剧,叶片的叶绿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 a、叶绿素 b)含量均显著下降而呈现褪绿黄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大量积累,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增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由活性氧积累引发的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与耐热种质相比,轻度热敏感种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增强;随着热敏感程度加剧,中度热敏感种质和重度热敏感种质的 SOD活性均显著低于耐热种质,POD活性仍显著增强,而中度热敏感种质和重度热敏感种质的CAT 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细胞抗氧化代谢失调.

    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耐热性热敏感生理特性叶绿素

    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提取澳洲坚果青皮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郭刚军胡小静付镓榕马尚玄...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澳洲坚果青皮多糖产品,促进澳洲坚果青皮的综合利用,我们以澳洲坚果青皮为试材,比较澳洲坚果果实不同部位的多糖提取率,并采用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法,运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比较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 4 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其最优提取条件.以维生素 C 为对照,测定澳洲坚果青皮多糖清除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不同部位中,青皮多糖提取率最高.青皮多糖超声波-微波联合辅助提取工艺中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温度>微波功率,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 90 min、超声温度 65℃、料液比(1∶25)g/mL、微波功率 400 W,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 1.96%.澳洲坚果青皮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 0.970 7、0.981 3、0.991 2,具有较强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较高的还原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38.55、20.38、41.51 μg/mL,相同浓度下略低于维生素C.

    澳洲坚果青皮多糖提取超声波微波抗氧化

    澳洲坚果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李穆黄思婕谭秦亮黄锦媛...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澳洲坚果早期生理落果机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澳洲坚果早期生理落果期间正常果和脱落果果柄中赤霉素(GA3)、生长素(吲哚-3-乙酸 IA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油菜素内酯(BR)含量以及乙烯(ETH)释放量,并记录落果情况.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早期生理落果期间(盛花后 30~50 d),落果率为 73.76%,落果率与正常果果柄中AB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 IA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正常果果柄中 GA3、IAA 和 BR 平均含量整体高于脱落果,而CTK、ABA平均含量和ETH 平均释放量整体低于脱落果;正常果果柄中促进生长激素与抑制生长激素含量比率[IAA/ABA、GA3/ABA、CTK/ABA、(IAA+GA3+CTK)/ABA]整体大于脱落果.推测澳洲坚果果柄中低浓度 IAA和高浓度 ABA是其早期生理落果的主要原因,促进生长激素与抑制生长激素含量比对澳洲坚果早期生理落果有调控作用.

    澳洲坚果果柄内源激素生理落果吲哚-3-乙酸脱落酸

    荔枝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营养变化与萌发的关系

    刘耀婷李芳高兆银王果...
    102-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分析"妃子笑"和"紫娘喜"2 个荔枝品种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种子萌发规律,研究其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探讨种子萌发与这些有机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妃子笑"荔枝种子萌发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紫娘喜"荔枝种子萌发率持续上升;盛花后 45d开始,"紫娘喜"荔枝种子萌发率持续高于"妃子笑".果实发育过程中,"妃子笑"和"紫娘喜"荔枝种子中总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N"和"W"形变化,两者的淀粉含量均逐渐升高;果实完全成熟时,"紫娘喜"荔枝种子中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妃子笑";两者种子中总有机酸含量均持续下降,但组分不同,"妃子笑"荔枝种子中含有 8 种有机酸,"紫娘喜"荔枝种子多了乳酸和琥珀酸.两个品种种子均含 21 种氨基酸,"妃子笑"荔枝种子总氨基酸含量呈先降低后上升至稳定水平的趋势;而"紫娘喜"种子中总氨基酸含量呈先短时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两个荔枝品种的种子萌发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淀粉和有机酸可能是影响种子发育与萌发的主要有机营养物质.

    荔枝种子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萌发率

    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在南宁的引种观察

    邱宏业侯延杰秦献泉李鸿莉...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南宁龙眼品种,调整当地龙眼品种结构,以 7 份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为试材,南亚热带生态型龙眼"石硖"做为对照,在南宁进行引种试验观察,从物候期、植物学特性和果实性状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热带生态型龙眼花芽萌动 3 月下旬至 5 月,果实成熟期 8 月下旬至 9 月下旬;而"石硖"7 月中旬成熟,热带生态型龙眼鲜果上市时间比"石峡"晚 1~2 个月.供试种质单果质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 51.22%,其中"同奈 2 号"平均单果质量 27.1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纵径、横径、侧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8.26%、11.78%、11.26%、18.24%、16.70%.果实果形指数 0.90~1.13,变异系数 8.00%,其中"泰国温带""石硖"果形指数均为 0.90,果实圆形或近圆形;其他种质果形指数均大于 1.0,长圆形.综合来看,"同奈 2 号"成熟期晚,果实大,果皮较光滑,果肉黄白色且香气浓,与其他龙眼种质存在显著差异,是优质晚熟龙眼种质资源.

    龙眼热带生态型南亚热带生态型种质资源物候期可溶性固形物

    基于田间表型性状的火龙果优异种质资源评价研究

    黄凤珠陆贵锋韦蒴曈武志江...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确定火龙果优异种质资源评价标准,以农业农村部南宁火龙果种质资源圃内保存的种质资源为试材,从植物学特征、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性状、抗性等方面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筛选确定 18 项优良、特异种质资源评价性状,其中优良种质的性状包括生长势、柱头与花药相对位置、单果质量、果肉质地、果肉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花结果批次、着果率、商品果率、产量、溃疡病抗性、抗寒性、抗热性共 13 项,特异种质的性状包括花瓣颜色、茎蔓上刺量、果皮颜色、果肉颜色、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开花结果批次、产量、溃疡病抗性共 9 项.筛选出丰产性高的种质 69 份,大果种质 5 份,高糖度种质 22 份,果皮颜色优异的种质 5 份,果肉颜色特异的种质 14 份,无草腥味且风味较好的白肉种质 4 份,高抗溃疡病种质 1 份.

    火龙果优异种质表型性状评价指标抗病性

    云南杧果种质资源矮化相关形态指标的鉴定及综合评价

    连文斌姚全胜马武强柳凤...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杧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研发有效的矮化鉴定评价方法对于挖掘和利用杧果矮化种质资源,加速矮化品种选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云南华坪县杧果种质资源圃 180 份杧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秋梢长度、秋梢直径、节间长度、叶柄长度、叶柄宽度、叶长、叶宽等 7 个可能与矮化相关的形态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检验、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 180 份杧果资源进行矮化等级评级并鉴定,筛选适合杧果矮化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秋梢长度等 7 个相关形态指标均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样性,符合或近似符合正态分布特点;主成分分析获得 3 个主成分可解释相关指标 71.84%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初步明确了秋梢长度等 7 个相关性状作为杧果矮化综合评价的主要形态指标,可用于有效评价杧果种质的矮化性状.综合评价将 180 份杧果种质划分为 5 个矮乔化等级,即Ⅰ级,矮化,8 份种质;Ⅱ级,半矮化,12 份种质;Ⅲ级,亚乔化,66 份种质;Ⅳ级,乔化,60 份种质;Ⅴ级,极乔化,34 份种质,筛选出桂热杧 71 号、红光 3 号、Bangchpalli(板迟黎)、爱文、高州吕宋、凌水大杧、龙井大杧、墨西哥杧、巴西红杧、陈皮杧、翠云、桂热杧 3 号、凯豪杧、凯特、南豆杧 4 号、热研 16 号、Appee(苹果杧)、krs(凯瑞斯)、肯特、热农 2 号等一批矮化或半矮化的种质资源.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秋梢长度等 7 个主要形态指标为测定参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杧果矮化性状的鉴定评价是准确可靠的,为杧果矮化资源的深入发掘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云南杧果种质资源矮化形态指标主成分分析正态分布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台农一号"杧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的影响

    董龙蔡昭艳王葫青黄章保...
    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培养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时间对其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 15%蔗糖+25%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 1、2、3、4、5、6 h培养,不同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钙、镁、钾浓度梯度单因素及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 3 个因素正交试验,统计比较不同处理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钙、镁、钾影响不显著.培养 2~3 h即可统计花粉萌发率及测量花粉管长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浓度的 3 个组分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3 个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蔗糖与聚乙二醇-4000 的互作效应突出.说明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是花粉体外萌发的必需成分,钙、镁、钾为非必需成分."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 15%蔗糖+20%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适宜培养时间为 3h,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到 83.40%.

    "台农一号"杧果离体花粉培养基组分萌发率花粉管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