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刘喜发

双月刊

1672-1071

njdxxb@vip.sina.com

025-84408132

210001

南京市白下路257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Party Institute of CPC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六重辩证阐释

    蒋博李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从辩证视域进行整体把握.在"本"与"流"的相继、"统"与"分"的结合、"前"与"后"的承接、"守"与"变"的互动、"党"与"群"的一致、"时"与"势"的交汇中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探究其理论根基、层次结构、实践基础、创新特质、价值取向、世界意义,能够从整体上回答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是什么""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进而彰显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逻辑出场的历史必然性和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的中国智慧.

    习近平文化思想辩证视域文明叙事

    金融系统党建:历史渊源、体制保障与完善路径

    李少杰康婷婷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系统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在金融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等金融活动参与主体内实现组织覆盖,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并开展政治、组织、思想领导的工作总称.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重大任务,迫切要求加强金融系统党建工作.在金融系统内建立严密的党的组织体系、创设常态化活动机制、落实党的全过程领导,是党在百余年来特别是新时代探索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新形势下全面深化金融系统党建,必须持续推进金融系统党的组织与领导体制建设,加强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决策能力建设,加快完善金融工作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高质量的全面从严治党推动金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党的领导金融系统党建党内法规

    组织行为学视域下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研究

    于江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却出现了"躺平""侧卧""摆烂"的行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社会科学,能够基于组织行为学视域,为激励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主观、客观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因素,提出通过合理设置多重激励目标、平衡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培育健康党内政治文化等路径,不断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组织行为学激励

    本刊中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25页

    新时代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的审视与建构

    张金金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思想共识的有力法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善于对国内外形势及时进行审视,推进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破除非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思想的侵扰.同时,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过程是系统的有机整体,呈现着双向互动关系,既是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也是人民群众不断从各种社会思潮中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价值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会议、主题教育、宣传报道、群众活动等建构逻辑,形成挖掘历史资源建构集体记忆、传播政治符号强化共识基础、发表仪式演说筑牢政治信仰、举行群众活动提升政治参与等实践策略,为增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治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

    党代会报告中的"道德"话语:语义向度及价值意蕴

    张自永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具有特定内涵和实践指向.历届党代会报告对"道德"话语的塑造,包含公民道德、革命道德、传统道德和政治道德等多重语义向度.在百余年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了"道德"话语塑造的价值意蕴,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提高人民道德水准的基本价值追求,以及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奠定道德基础的高远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所塑造的"道德"话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符号.

    "道德"党代会政治话语公民道德政德

    数字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四重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孙全胜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资本主义是由数字技术和资本增殖逻辑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模式.在数字资本主义背景下,空间生产面临着四重困境:其一,数字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得空间生产的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或城市,而是与全球网络和市场相联系,这使得空间生产面临着全球化下的困境.其二,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空间生产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数字鸿沟和空间僵化等问题,让空间生产面临着技术发展下的困境.其三,资本主义的逻辑要求空间生产在市场竞争中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带来了资本主义逻辑下的困境.其四,数字资本主义让社会关系的重构对空间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关系重构下的困境也是空间生产需要面对的.针对数字资本主义空间生产面临的这些困境,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首先,在空间规划与设计上,需要注重整体性、可持续性、群众参与性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空间生产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技术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其次,在技术创新与应用上,需要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空间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以提高空间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在社会关系重构上,需要建立公平的空间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空间生产的相关法规,推动多元空间治理模式,为空间生产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

    数字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四重困境克服路径

    无限剥削:算法资本主义的剥削机制及其主体悖论

    杨又
    5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资本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态.算法的资本主义应用驱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表现为算法的资本化和资本的算法化,算法的生产力化和生产关系的算法化,进而引发劳动的多重化变革.算法资本主义仍然是以生产剩余价值作为直接目标和决定性动机,只不过它以平台为依托利用算法极端化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即极端化了绝对剩余价值剥削和相对剩余价值剥削,实现了资本的的幂数式积累和无限剥削.算法代表着迄今为止人类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水平,但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所宣扬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反而引发了一系列主体悖论.算法社会主义则利用算法构建了正义的制度机制,是人类技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算法资本主义无限剥削主体悖论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突破路径

    栗晓宏张健纪长伟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振兴,必须协调推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在物质层面,绿色发展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前提;在精神层面,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相同的价值诉求;在制度层面,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具有相同的制度支撑.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是绿色发展驱动共同富裕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以及社会支持的作用,以形成绿色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体制保障、基本途径及友好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人与自然

    金岳霖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吴丽楠阴海燕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问题是西方现代哲学面对的重要问题,更是贯穿于 20 世纪整个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核心.金岳霖是近代中国运用西方哲学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精神的代表人物,他有关语言哲学的思考和研究是中国现代哲学在转型时期进行有益探索的一个时代缩影.他对语言与所与、语言与思想、语言与知识的关系的哲辨分析,对"意念"的摹状与规律双重作用的深入探析,对"译意"和"译味"翻译理论的创见阐释,都为探寻中国现代哲学的语言表达作出了不懈努力.尽管学界对这种探索的结果褒贬不一,但中国现代哲学对西方的语言哲学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立足中国传统哲学做到了既批判又借鉴,对塑造中国现代哲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金岳霖语言哲学语言研究逻辑